微信自称“老黄牛”,却被备注“李钞伟”

微信自称“老黄牛”,却被备注“李钞伟”

00:00
06:11

11月3日晚,四川电视台《廉洁四川》栏目播出“打虎拍蝇记”之《靠农吃农的园区办主任》,广安华蓥市自然资源和林业局原党委副书记,市林业发展中心原党组书记、主任李朝伟的案件详情被披露。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李朝伟常年靠“演技”树立勤政廉洁的“人设”,骗组织、骗群众,连家人都骗。其微信自称“老黄牛”,但深受其害的合作社业主却把他的电话备注为“李钞伟”。

李朝伟生于1970年2月,广安市岳池县人,曾任华蓥市市委市政府督查办副主任等职。2022年7月,李朝伟被查,2023年1月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通报指出,李朝伟理想信念丧失,纪法意识淡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款旅游;违规从事营利活动;通过虚报公益性岗位补贴、大学生创业补助和项目实施面积等方式套取资金,用于单位开支和发放职工“福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伙同他人骗取财政资金并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巨大;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项目申报等方面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数额较大;私分国有资产,数额巨大。

李朝伟怎样走上了违法乱纪的歪路?据他本人回忆,他第一次收受红包,是在“紧张、不安和惊喜”中度过的。

在一次外出检查时,对方一边寒暄“李主任您辛苦了”,一边热情塞给他一个信封,里边是1000元现金。

“当时一方面想把钱退给人家,一方面又觉得能给改善家庭生活带来很大帮助,就在紧张、不安和惊喜当中,度过了第一次。”李朝伟说。

从此,李朝伟开始一次次收下“辛苦费”。短短4年间,收受的红包礼金就达82万余元。广安华蓥市永兴镇纪委书记张敏介绍,在当时人均月工资仅有一两千的时候,李朝伟却平均每天都能多“挣”到五六百。

2011年8月,李朝伟调任华蓥市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表面给人的印象是,这个“一把手”对工作很上心,经常在工作日晚上或节假日出入园区,和业主谈业务,但时间一长,他的行径就暴露了。

2016年下半年,省财政厅下达了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财政补助项目申报任务,原农业园区办成功争取到补助资金112万元。李朝伟对这笔钱动起了歪脑筋。

对组织,李朝伟谎称,该笔资金已全部用于解决华蓥市某养殖专业合作社占地补偿等历史遗留问题;对下则向该合作社业主声称,只能拿出41万元,剩余的71万元要用于处理其他费用。

如果业主不配合,李朝伟有的是“法子”:“有些地方不会那么方便,像有些资金拨付时间会拖长……”最终,李朝伟将其中11万元入账单位“小金库”,剩余的60万元全部占为己有。

多年来,李朝伟在帮助业主申报项目的过程中,都以需要处理其他费用等借口克扣项目补助,一些深受其害的合作社业主,给他的电话署名备注为“李钞伟”。

然而,李朝伟却认为:“套取项目资金的钱是从业主那里过路的钱,我当时认为不属于他的钱,是属于我们的钱,所以当时我收这些钱的时候泰然处之。”

据介绍,2014年至2019年,李朝伟在担任华蓥市原农业园区办主任、市林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期间,通过虚报项目内容、虚增项目面积、虚报项目实施主体等方式,先后骗取国家财政资金共计208万余元,其中个人非法占有199万余元。

在单位,李朝伟专权擅势,“一把手”变“一霸手”。甚至,他将下属当作随意调遣的“家臣”,为给父亲祝寿,竟在单位会议上安排职工搞服务保障。

华蓥市原工业园区办职工回忆说:“如果我们不听他的话,他就在大会小会上批评我们,乃至吃饭聚餐的时候,他都会挖苦你、讽刺你,对你进行各种打压。”

李朝伟长期伪装,试图靠“演技”树立勤政廉洁的“人设”,甚至连家人都骗。今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披露的案情显示,李朝伟欺骗了组织、诓骗了群众、蒙骗了家人——

民主生活会上大谈坚决杜绝“一言堂”,工作中却向来说一不二,屡次“违法越界”;自诩“经常自掏腰包到处奔波”,实际上常年以需要“资料费”为借口,克扣项目补助;对年过七旬的父母谎称家庭经济“紧张”,诱导父母从其新居搬到旧居,背地里早已用赃款在外地购置3套豪宅、商铺……

讽刺的是,业主们将李朝伟备注为“李钞伟”,李朝伟自己的微信署名竟是“老黄牛”。被留置前一天,他还大言不惭地向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谈论自己的业绩。

然而,伪装不是贪腐的消声器,李朝伟的精湛“演技”终究只是自欺欺人。2023年7月,李朝伟因犯受贿罪、私分国有资产罪、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庭审中,李朝伟掉下眼泪:“现在我家中债台高筑,我恳请组织从轻从宽处理。我希望大家以我为诫,永远把法纪挺在最前面。”

参考资料:《廉洁四川》栏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