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两部古籍899元,图书馆收费不妨更人性化 | 新京报快评

复制两部古籍899元,图书馆收费不妨更人性化 | 新京报快评

00:00
03:35

高昂的古籍资料复制费,正成为不少学子学术研究道路上的“拦路虎”。

据红星新闻近日报道,一名研究生在国家图书馆复制2部古籍被收899元。袁筱旻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一名在读研究生,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他需要查阅国家图书馆的两种古代文献,于是向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普通古籍阅览室申请了古籍复制。根据图书馆要求,袁筱旻先后向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普通古籍阅览室缴纳了两笔资料复制费,共计899元。这个过程被袁筱旻发到网上后,引发讨论。

在公共图书馆复制文献动辄花费几百元,对普通学生群体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此收费即便有依据,也显然折损了图书馆的公益性。

根据我国《公共图书馆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以及《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处置管理办法》等法规规定,图书馆对古籍复制收取一定费用,具有一定合理性。通过收费可减少部分读者对古籍的翻阅量,起到更好保护古籍的作用。同时,古籍在复印过程中本身就有人工成本付出及设备损耗,收费也可补充这部分消耗。

但是,公共图书馆收藏的包括古籍在内的各种图书,一般都是国家的公共资源和财富,具有较高程度的公益性。因此,公共图书馆收费必须拿捏得当,最大限度做好古籍保护与公益性的平衡。

针对网友质疑,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古籍复制的价格是从折旧程度和用途等方面定的,具体价格要根据书目和索书号来核算。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统一收费,目前没有针对学生群体的优惠政策。

公开资料也显示,目前国内很多图书馆都对古籍复制收取费用,按照古籍稀缺度、年代远近等制定收费标准。在现行标准下,同一古籍不管是谁复制,支付能力如何,也不论复制数量,实行的都是单一收费模式。比如,除国家图书馆外,南京图书馆也执行相似的收费标准。

收费标准太高,对大学生等特殊群体无疑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压力。为给这些群体“减负”,不如在推动公共图书馆古籍电子化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地收取古籍复制费。

各类图书馆可根据古籍申请人的目的、使用范围、复制数量等制定基准收费价,并依照公益性使用优先、复制数量越多越优惠的原则进行调整。比如,相比有项目经费支持的研究机构,可对没有任何经费支持的在校研究生给予优惠;依照复制数量进行累进递减收费,复制20页以下一个标准,21至100页一个标准,100页以上一个标准……

总之,既然图书馆是公共的,其中的古籍也是公有的,图书馆就应立足公共利益最大化目标,通过人性化方式对复制古籍收费,如此,才能回归公共图书馆的本来功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无我非你

    图书馆都这样可见 ‘ 文化了

  • anu7ikx5lgmb3xgy5awg

    简单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