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和我女儿在地球上一起准备的花朵折纸,现在我把它放到水膜上,同学们看到了吗?花朵正在慢慢地开,我们得到了一朵正在太空中盛开的花。”2021年12月9日,在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化身“太空教师”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翟志刚、叶光富的辅助下,拿出了一朵和女儿一起完成的折纸花向大家演示了水膜实验。随后,这朵花在太空中“绽放”。
空间站里能像在地面一样走路吗?失重条件下细胞是如何生长发育的?乒乓球在太空中能停留在水中?泡腾片放入太空水球会怎样?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大家看到的“天宫”课堂时间虽然只有一小时,但实际上准备过程很长,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参与了“天宫课堂”备课。“天宫课堂”开课前,航天员需要反复测试保证实验效果,把测试结果反馈给地面的专家组,对内容进行反复确认和沟通,以保证为广大青少年带来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天宫课堂”是如何备课的?
“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目前的神舟飞船和天宫空间站,无论是从它的安全性还是它的舒适程度来说,都是今非昔比的。”作为第一届“天宫课堂”的专家组成员之一,庞之浩曾与其他组员设计了20多种实验,但根据实验的安全性、可视性、趣味性、易操作性等要求进行了筛选。“当时把一些化学实验都取消了,因为化学试验比较慢,还有一些实验可能对航天器产生影响,比如说1个人拿一块磁铁把另一个身上有磁铁的人吸起来,但又怕磁铁可能干扰其他的仪器设备,所以就没有进行这个实验。”
中国空间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
“我们的天宫课堂做得是比较好的,不像美国第一次太空授课,都是一些关于生活方面的知识,太空生活的内容。”庞之浩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在天宫课堂中信号十分流畅,是中继卫星发挥的功劳。“因为载人航天器在近地轨道飞到地面的时候,跟地面站的联系时间只有5分钟,但是如果把空间站上的通信信号先传到地球静止轨道的中继卫星,再传回地面,由于中继卫星可覆盖地球的1/3,所以用1颗中继卫星,空间站至少能与地面连续通信50分钟。现在我们发射三颗中继卫星,它们相隔120度,因此地面能近24小时地跟航天员进行连续通信。”
如何让青少年喜欢科学?
激发兴趣是关键
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与创造和探索密不可分,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显性基因,是科学精神的外显表达。根据《“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15%”这一目标,在培养科学兴趣、形成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青少年阶段的科普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中国空间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在科普工作上也有自己的一套秘诀。
“首先是通过各种方式介绍我们航天的意义,航天的成果和奥秘,航天的技术及应用,以此来激发受众的兴趣,这是最重要的。”在庞之浩看来,只要受众对科普的内容感兴趣,就会自主深入地去了解这件事情。“现在科普的形式很多,不一定要强行灌输,比如可以通过电影、图书、讲座、参观、研学等多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再传达航天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这些对青少年而言都是有意义的。”
当被问及做科普专家的感受时,庞之浩直言,现在一些人经常跨界做科普,这样不一定能够保证内容的准确,因为隔行如隔山。科普首先要有科学性,科普者传递给公众的内容必须是没有误差的。
“科普和宣传不同,宣传一般只是让公众知其然,科普还要让公众知其之所以然,要讲明白到底为什么是这样,而且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清背后的科学道理,所以我喜欢研究型的科普,讲本领域的最新知识。”庞之浩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为做好科普工作,自己需要经常跟踪研究世界各国航天的最新技术,再将这些内容融入科普材料中,这样无论是写文章还是接受采访,都比较准确,而不是给到受众说不准或者模棱两可的内容。
谈及参加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的感想,庞之浩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这次大会的形式、氛围与内容,还有场馆都很不错。“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世界科幻大会,我认为科幻可能对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更有助益,以后如何把科幻和科技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能够真正解放思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则是关键。”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