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巴以冲突:基督教的诞生与发展(9)

154-巴以冲突:基督教的诞生与发展(9)

00:00
07:48

大家好,欢迎收听系列节目《俄乌冲突新视角》。

上一集我们提到,公元前后,在巴勒斯坦地区,罗马人实施高压统治,苛捐杂税不说,还强迫犹太人放弃传统,融入希腊文明,而在犹太人内部,上层贵族安逸骄奢,对外谄媚,对内欺凌,所以犹太人的普通百姓过得很苦。

苦到一定境界,就会有人带头反对,而耶稣,一个穷苦人家出身的犹太人,就决定推翻这一切。犹太人认为自己才是上帝的选民,神权贵族更是选民中的选民,而耶稣则认为人生来有罪,只要信仰上帝就能获得救赎,与佛教用众生平等来反抗印度教的种姓制度,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当然触犯了犹太神权阶层的利益,更不符合罗马人的设想。

耶稣也叫基督,这个名字来自于希伯来文的弥赛亚,即“救世主”的意思,所以耶稣认为自己是救世主。能自认为弥赛亚,则耶稣至少应该享有犹太祭司的地位,所以他代表了当时犹太教中有良心、想改革的那一部分人。

比如给耶稣施洗的约翰也是如此,约翰来自于犹太祭司贵族阶层,是摩西的哥哥亚伦的直系后裔。我们之前提过,摩西的家族历代都是犹太祭司,而他自己大概因为是娶了外族妻子,所以儿子无法继承他的职位,正统应该是落在哥哥亚伦一脉,约翰正是亚伦的直系后裔。而他为耶稣施洗的事情,在犹太人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本来尚有疑虑,现在则是抓紧追杀,耶稣死于受洗后的第三年,约翰被大希律王的孙子所杀,时间不会比耶稣晚太多。

所以,约翰也好,耶稣也好,他们信徒也好,如果你问他们信仰什么宗教,他们肯定说自己是纯正的犹太信徒,想要恢复犹太传统,重现以色列荣光,而不是要立一个让外族人信仰的全新宗教。

后来的基督徒总说耶稣是被犹太人出卖的,这倒也是对的,犹太的贵族祭司们当然嫉恨耶稣,但耶稣和他的信徒们也全部都是犹太人,而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更是罗马人。所以与其说这是民族和宗教仇恨,倒不如说是阶级仇恨。

传统犹太教徒比较有优越感,重视血缘,不屑于传教,但耶稣和他的信徒却不得不传教,传教因此变成基督教的一个重要特色,所以后来殖民时代,基督教的传教士遍布全球,极力宣扬欧美文明,给殖民地的传统文化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举个例子,现在的印度基本以英语为通用语,本土的印地语反倒成为小众。

说回耶稣的传教,为了吸引更多信徒,他们更改了苛刻的犹太教入教要求,比如取消割礼,放开食物限制,强化耶稣的个人崇拜,时日一久,就与传统的犹太教相去甚远。再加上犹太人开始大流散,自身都岌岌可危,所以信徒们干脆另起炉灶,将耶稣的言论也编入《圣经》,即《新约》,新旧约加在一起,成为后世基督徒的经典。为了方便传播,新约是以希腊文撰写的。

但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宗教只要不能服务于政治,那就只有走向消亡,而基督教能在欧洲发扬光大,背后一定有强大的政权支持。

这个政权就是罗马帝国。

罗马一开始接纳的是希腊文明,但希腊的神/实在太有个性,充满了浪漫和自由的气息,显然不适合罗马帝国想要的专制集权政权,于是中东的宗教开始进入罗马人的视野,小亚细亚的大地之母崇拜、叙利亚的太阳神崇拜、埃及的伊西斯崇拜,以及犹太教和基督教纷纷在罗马帝国各显神通。

其中,一神教的犹太教和基督教最具有团结民心的作用,但犹太教又太过排外,门槛太高,而且罗马人对犹太人有灭国之仇,相比较而言,基督教就要柔和多了,虽然罗马人钉死了耶稣,但耶稣仍然爱他的敌人。在这种教义下,罗马人越是镇压,基督徒越是前仆后继地以身殉道。

罗马帝国江河日下,越来越无力镇压日渐庞大的基督教会,上层贵族甚至依赖于教会来麻木民众。公元四世纪初,君士坦丁皇帝终于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性,并接受洗礼,成为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罗马皇帝。又过了半世纪,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扬眉吐气,被称为是“在朱庇特神庙的废墟上竖起了十字架”。

四世纪末,罗马帝国彻底分为东西,西罗马又很快被日耳曼人征服。罗马人都能接受基督教,日耳曼人就更能接受了,因为日耳曼人和犹太人及后来基督徒一样,曾同为罗马人眼中的外族人,是次等公民,所以他们对基督教徒没什么歧视。而且日耳曼当时还是野蛮的氏族社会,很想吃下罗马的文化遗产,但又不可能一下子学会哲学和艺术这种高深的东西,于是就从宗教开始,而且事实证明宗教最好用,以往部落首领出门打仗时,老是被手下的部将掣肘,这下好了,君权神授,部将还有什么理由反对呢?所以日耳曼人很快就接受了基督教。

日耳曼人认为自己是罗马继承人,以罗马为宗教中心,使用拉丁文,被称为天主教。日耳曼人因为一直要借助宗教的力量来加强中央集权,公元8世纪,查理曼大帝更是成为第一个由罗马教皇所加冕的皇帝,所以天主教对世俗政权一直有强大的影响力。

东罗马抗住了外族入侵,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宗教也最正统,所以这里的基督教自称“正统大教会”,被后世称为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宗教中心,使用希腊文,直到千年后被莫斯科大公国继承。

各自独立演化数百年后,东正教和天主教虽然还互相承认,但差异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大,而东边的阿拉伯帝国崛起后,频频挑衅拜占庭,地中海沿岸的宗教斗争,变得越发残酷和复杂了。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艺哥_6c

    用印度人说英语举例不合适

  • 听友195378008

  • 浅水_深蓝

  • cy萤火虫

    请问也门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