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集〈顏渊篇 12.5-12.7〉四海之內皆兄弟

第 112 集〈顏渊篇 12.5-12.7〉四海之內皆兄弟

00:00
10:52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四海之内皆兄弟。


我们要介绍《论语颜渊篇》的第5、第6、第7,这三章。


先看第5章,原文是: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wú)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意思是︰

司马牛很忧愁,说︰别人都有兄弟,就是我没有。子夏说︰我听到的说法是︰『死生各有命运,富贵由天安排。君子态度认真而言行没有差错,对人谦恭而往来合乎礼节,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可以称兄道弟。』君子又何必担心没有兄弟呢?


本章是司马牛第三次上场,前两次他请教老师有关行仁与君子的作为,但是对于老师的回答,他似乎不太了解也不太满意。


本章,是他与同学子夏之间的对话,话题谈到了兄弟。司马牛所担心的是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这句话作为感慨自己的身世是可以的,但作为一般的命题却难以成立。


世界上没有兄弟的,自己是家中的独生子或独生女的人,其实不少。然后,有兄弟而彼此个性不合、志趣有别,以致形同陌路,甚至为了某些利益而反目成仇的,也所在多有。


那么,司马牛的情况呢?据说他有个哥哥,就是曾任宋国司马的桓魋。桓魋多行不义受到孔子批评,因而曾经想加害孔子,使孔子在逃避之后,声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事见《论语述而篇7.23》。


由于司马牛这个兄弟恶名昭彰,所以他的感叹是:别人都有正派的兄弟,只有我没有。这个时候子夏就开导他了,子夏转述他所听到的说法,他所听到的,应该是从孔子这儿听到的。要不然的话,这段话何必记载于《论语》中呢?


这句话显示了儒家的立场,其中有两个重点。


第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死生,不是可以由自己决定的,这是人生的大限。像颜回不幸短命死矣(〈雍也篇6.3);冉伯牛呢?他病重,孔子也说是命矣夫(〈雍也篇6.10)。至于富贵,也不是可以由自己安排的,对于死生与富贵,只能明白道理、尽力保全并坦然接受。


在死生与富贵这样的大问题,要有这样的态度。那么又何必在意有没有兄弟,或有没有好的兄弟呢?


第二个重点是关于兄弟。

血缘上的兄弟不可强求,但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往往更优于亲兄弟啊!一个人先要求自己成为君子,做到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就是态度认真而言行没有差错,对人谦恭而往来合乎礼节。那么四海之内有共同理想的人,彼此之间不是像兄弟一样吗?大家互相鼓励、彼此扶持,一起朝着君子的目标前进。换言之,由于人性向善,所以一个人致力于行善,天下人都会与他并肩而行。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句话早已成为我们中国文化,崇尚道义、推广友爱的名言了,值得我们以此共勉。


其次,看〈颜渊篇〉第6章,原文是: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愬(sù),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意思是︰

子张请教明见的道理。孔子说︰日积月累的谗言与急迫切身的毁谤,在你这里都行不通,你可以说是有明见了。日积月累的谗言与急迫切身的毁谤,在你这里都行不通,你可以说是有远见了。


我们对于周遭的人与事,常常希望自己可以看得明白,不要受到蒙蔽与欺骗,子张所问的正是。孔子的回答是:日积月累的谗言、急迫切身的毁谤,在你这里都行不通,也就是有人长期向你进谗言,说某些人的坏话,或者有人直接说,某些人在背后如何毁谤你,这些你都可以无动于衷,那你真是有火眼金睛,可以明察真相了。


在这里,孔子很少见的重复一次他的说法,然后说,这样还是有远见的。他把一起说,大概是考虑了《尚书太甲中》的一句话视远惟明,也就是只有眼明才可以看得远。一个人能有明见,才可能有远见;做人处事,最怕看不明白也看不长远。


最后,看〈颜渊篇〉第7章,原文是: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意思是︰

子贡请教老师有关政治的做法。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使百姓信赖政府。子贡再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那么要先去掉这三项中的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那么要先去掉这两项中的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难免一死,但是百姓若不信赖政府,国家就无法存在了。


本章,子贡所追问的,真是好问题。

政治与人生一样,由于人的时间有限,力量不够,做任何事都要选择,要排出优先的顺序。在孔子看来,一个国家,如果人民信赖政府,上下一心、团结合作,同时有充足的粮食又有充足的军备,那当然是最好的。


子贡接着问的问题是:三者去掉一个,要先去掉什么?然后再问:剩下的两者,去掉一个,要先去掉什么?像这样的问法实在是很精彩,可以排出一个优先顺序了。


这三者无法兼顾,怎么取舍呢?孔子认为要先去掉军备武力。为什么这样说?一个国家没有军备武力,怎么能够保护自己呢?但是你倒过来看,一个国家有了军备武力,甚至非常强大。像秦始皇后来统一了天下一样,结果15年之后就灭亡了。因为他的国家,百姓没有办法信赖,所以三者要去掉,第一个要去掉军备武力。


其次,这是很难选择的,孔子认为要去掉粮食。你说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百姓怎么活得下去呢?于是,孔子立刻补充一句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也就是自古以来,人生在世,最后总难免一死,但是百姓如果不信赖政府,国家就无法存在了。


换句话说,如果百姓不信赖政府,表示社会动荡不安,就算你有粮食,你能吃得到吗?能吃得安心吗?又能吃多久呢?就算你有军备,难道不会像秦始皇后面的发展一样吗?


所以在本章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孔子认为国家的存在,基础在于百姓。百姓信赖国家,国家照顾百姓;这配合起来,才能够真正的国泰民安。


那么粮食的话呢,它比较有弹性,你说,遇到荒年的时候,大家辛苦一点,但是你有粮食跟军备,两者选一个的话,那当然是粮食为先;如果粮食充足,军备也能充足,可以保护自己,那当然是更理想的。


所以按照优先的顺序,从事政治活动:首先,要让百姓信赖政府;其次,要让百姓有经济上的发展,让他粮食充足;接着,才是有足够的军备,可以保家卫国。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下一集的主题是:情绪冲动的困惑。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雨墨爱怜月

    最后一段孔子的舍弃问题值得商榷。

  • 张文泉zwq

    有个学习心得,在学习时有些字都是关键点,连接起来就有架构,层级的感觉,这些字老师都会说明内容并强调,大多时候都是三点,这样帮助我们理解趋向全面,而夫子经常会说出具体场景,生活中实际的体现,比如这课的明,这样让理解更深入,真挺幸福的!

  • 易道思维

    视远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