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话 141 彼得人亡策犹在,查理身死争未消

欧洲史话 141 彼得人亡策犹在,查理身死争未消

00:00
19:29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上集我们说到大北方战争之后,俄罗斯彻底取代了瑞典,成为东北欧的强国。


一、彼得大帝的改革和继承人问题


实际上,沙皇彼得对于俄罗斯的改革,是贯穿在整个大北方战争中间的,战争结束之后,依旧没有停止,概括来说,他的改革有两项,第一个是打击贵族阶级,主要是破除当时俄罗斯无处不在的“老子英雄儿好汉”的现象,通过新的“官员等级制度”取代旧有的门第观点。你爹牛掰,你混吃等死可以,但是想谋个一官半职,对不起,必须有真本事,以此为基础,建立文官的官僚系统,同时开始大规模地向贵族们收税,据说连留个大胡子都要交钱,称为胡子税。这项改革在客观上也加强了俄罗斯的君主专制,一把手大权在握这事儿,从彼得大帝开始,它在俄罗斯就没断过传承;


第二个改革内容就是全面西化,向当时的西欧学习,兴办工厂,鼓励商业,振兴教育,要求所有10岁到15岁的俄罗斯贵族子弟必须进学校学习。基层官员不仅要学习,还要考试,数学、几何都要考,甚至还建立了俄罗斯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这个科学院在18世纪上半叶那可不是摆设,因为它有最充足的资金,最现代的图书馆和最完善的设施,吸引了大批学者来到这里,这里面就包括了后来数学界大名鼎鼎的欧拉(Leonhard Euler)。


总而言之,彼得大帝对于俄罗斯的改造看起来是成功的。虽然今天有人抨击他依旧保留了农奴制,以此来否认他的改革,但在我看来,这就属于吹毛求疵,或者说为了黑人家而黑。只要多问一句,大多数欧洲国家是啥时候废除农奴制的,就知道这种指责根本是一点儿道理也没有的。法国在欧洲就属于废除农奴制比较积极的了,但是一直到几十年之后的法国大革命,它依旧有100多万农奴,你又咋评价它呢?


也就是在大北方战争胜利的这一年,俄罗斯贵族们给彼得换了一个称呼,从沙皇变成了“全俄罗斯人的皇帝”(Emperor of Russia),俄罗斯也从沙皇国变成了俄罗斯帝国(Russian Empire)。


我们都知道,“沙皇”来自罗马的“凯撒”,“皇帝”来自古罗马的“英白拉多”,大家都是一个意思,但无论如何,词义这种东西随着时间是有微小变化的,这时候的俄罗斯人,就是觉得“英白拉多”高端大气上档次,比“凯撒”强多了,所以,我们也就跟着叫它帝国好了。


彼得和两任合法妻子一共有15个孩子,可惜的是,只有三个活到了成年,而这其中唯一的一个男孩还被他自己整死了。这事儿是这样的,这名叫做阿列克谢的儿子(Alexei Petrovich),是彼得的第一任妻子尤多西亚(Eudoxia)所生,小时候也是跟着母亲长大,可是他爹就不喜欢他娘,最后老娘被迫离婚,彼得大帝另外娶了一个新媳妇。


很自然地,他老娘就特别痛恨他爹彼得,渐渐地,有很多在彼得改革里面不满的教会官员就聚集在这母子俩周围,年幼的阿列克谢在这种环境长大,对他老爹是充满了仇恨和不屑,父子俩经常闹矛盾,这就导致了1716年,26岁的阿列克谢叛逃到了维也纳。


对于彼得这种自负的人,儿子兼继承人居然叛逃了,那绝对是天大的耻辱,于是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发誓阿列克谢回来绝对不会受到惩罚,最终是把儿子给弄了回来。回来之后,彼得让一群法官开始审讯儿子,在此期间,阿列克谢的很多朋友都被处死,包括他老娘和聚集在他老娘周围的那些官员也都被审讯,大部分人也是脑袋落地。


最后阿列克谢实在是熬不过鞭刑,承认自己就是想干死老爹,于是,126名俄罗斯法官组成的法庭宣判阿列克谢死刑,可是按俄罗斯帝国的法律,死刑判决这事儿必须要彼得签字才能奏效。实际上,我们说无论这事儿是谁操纵的,都比较高明,一方面,叛国罪成立,按照法律必须死刑,但另一方面,皇帝彼得有最后决定权,他有赦免的权利,所以虽然判了,但儿子死不死,那完全是彼得说了算,整个过程也是严丝合缝,符合法律程序。


死刑宣判的两天之后,就在彼得还没签字的时候,阿列克谢突然就死在监狱里。按照现在最流行的说法,他是熬不过酷刑,被活活打死的。可是我仔细查了一下,行刑记录只有两项,19日打了25鞭子,24日被打了15鞭子,26日就死了,如果这些是真的,那只能说明一点,阿列克谢从小体弱多病的记录是真的,他应该是鞭打之后产生的惊吓,导致死亡的。


无论如何,这就导致了一个后果,1725年2月8日,当彼得大帝死的时候,他是没有儿子来继承皇位的。死掉了的太子阿列克谢倒是给他生了一个孙子,但当时也没人敢提让这个孙子来即位,开玩笑,把老爹在监狱里整死了,然后让儿子当皇帝?这事儿想想就不寒而栗,再说了,你知道彼得大帝咋想的,你要是提建议说,您死了,让您孙子,阿列克谢的儿子来即位吧,彼得是不是认为你会在他死后来一场翻案,那还真不一定,到时候,您和彼得大帝谁先去见上帝,那可真不好说了。


所以,俄罗斯帝国在彼得大帝之后,只能先由他媳妇儿叶卡捷琳娜一世即位成了女皇。请注意,这个女人可不是后来的叶卡捷琳娜大帝,那一个叫叶卡捷琳娜二世。这个一世本来是立陶宛一个农民的女儿,长得挺漂亮,能力却很一般,只在位两年就去世了,再接下去,俄罗斯的皇位就在彼得大帝的孙子,侄女,女儿和外孙子之间轮转,像走马灯一样。


但是,我们不得不强调一句的是,在彼得之后,虽然皇室比较乱,但俄罗斯并没有人亡政息,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延续着彼得的开放和向西方学习的政策,甚至可以说,有时候稍微开一下历史的倒车,保守一点,也恰恰是符合俄罗斯实情的一种纠偏,所以,无论谁当俄罗斯的皇帝,这个帝国从此都开始了在政治、外交、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在欧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用《大英百科全书》上的话说就是,“(从此俄罗斯)成为了一个大国,没有他们的同意,此后任何重要的欧洲问题都无法解决。”

二、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和维也纳和平条约


那么,欧洲都有啥重要的问题呢?我们的史话讲到现在,您可能都能猜到答案,当然是各国的继承人问题。


一个国家的老国王死了,谁来继承,这可能是关乎其他国家利益甚至生死的大事件,怎么能不重要?前面我们介绍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接下来,影响欧洲格局的两次王位继承,又紧锣密鼓地登场了。


首先是波兰的国王,刚刚讲过的强者奥古斯都二世在1733年去世,我们说这小子虽然号称强者,据说出了门一拳轰塌一堵墙,关上门有无数的女人,仅仅是私生子女,就有三百多个,但实际上,他的军事水平却着实不咋地,在大北方战争里,被瑞典的那个卡尔十二撵得到处跑,卡尔十二占领了波兰之后,就立了一个叫做斯坦尼斯瓦夫一世(Stanisław I)的家伙上台,当了波兰的国王,后来是靠着彼得大帝打败了瑞典,奥古斯都二世才复辟成功,重新当上了波兰国王的。


在这位强者死之前,奥古斯都二世想把自己的位置传给儿子,但我们都知道,波兰-立陶宛联邦是一个议会有着极大权力的国家,国王是必须要选举的,不能世袭。大家很快地就吵作一团,谁也不服谁,更要命的是,外国势力出手了。


这时候已经23岁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率先站起来,说俺支持斯坦尼斯瓦夫一世,也就是瑞典国王卡尔十二曾经扶植的那个傀儡,为啥俺要支持他?因为这家伙“贤明,正直,善良,大度”,总之,人类的一切优秀品质他都有。


看着一脸正气的路易十五,几乎欧洲所有王室都撇撇嘴,吐了一地,扯什么蛋啊?斯坦尼斯瓦夫一世的小女儿玛丽,难道不是你路易十五的宝贝媳妇吗?那是法国正牌王后,而且已经生了好几个孩子了,你路易十五说的那些废话都可以收回去,一句就行了——我想要老丈人当国王,如此而已。


但也不是没有支持法国的,瑞典马上跟着表态,说我看法兰西很公正,这也是一个笑话,斯坦尼斯瓦夫一世那个国王就是他们瑞典立的,咋能不支持?随后,法国的两个附庸国,西班牙和萨伏伊公国也马上表态,支持法国。


眼瞅着波兰国王的帽子就要落到法国国王老丈人的脑袋上,俄罗斯帝国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坐不住了。


马上,俄罗斯的女王,彼得大帝的侄女安娜,和奥地利大公,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六世联合发表声明,俺们支持葡萄牙的王子曼纽(Manuel)当波兰国王。查理六世就是前面和路易十四孙子竞争西班牙王位的那位,虽然没争过路易十四的孙子,但人家现在也是神罗的皇帝了,说出的话也是很有分量的。


可是葡萄牙的那位王子曼纽却有点蒙圈,俺和波兰离着十万八千里,去那个冰天雪地当国王,这合适吗?俄、奥两国很快也醒悟过来,这事儿有点儿扯,于是马上改口,不好意思,sorry啊,刚才是口误,我俩其实支持奥古斯都二世的儿子,奥古斯都三世。


本来呢,奥地利的查理六世是希望英国和荷兰能加入自己这一方,从而彻底压制住法国,可是英国当时掌权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那个英国的第一位首相,罗伯特·沃波尔,这哥们的执政方针是三个字,“不参合”,也就是英格兰以外的事情,都和我没关系,我就踏踏实实地过自己的小日子,所以,英国和荷兰最后的态度是中立,谁也不帮。


两个阵营的实力差不多,那就只能开战了。战争一开始也打得挺热闹,你给我一记降龙十八掌,我还你一招佛山无影脚,但最终也和以前的那些战争差不多,打着打着就不打了,这也和中国的春秋时代极其相似,反正谁也不想干死谁,谁也干不死谁,那还能咋地,签协议呗。


公元1738年,维也纳和平条约签订(Treaty of Vienna),结束了这场历史上被称为波兰王位继承战争(War of the Polish Succession)的无聊举动。


战争是结束了,但这个维也纳条约挺有意思的,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波兰国王的归属,奥古斯都三世在俄奥的支持下,成功地摘到了桃子,成了新的波兰国王,兼任立陶宛大公和萨克森选帝候。


那么,法国失败了?也没有。路易十五的老丈人斯坦尼斯瓦夫一世虽然没当上波兰国王,但是获得了洛林公国,去那里当公爵了,而且规定这位老岳父死了之后,路易十五有权利决定下一任洛林公爵,等于是法国吞并了洛林。


可是这样一来,奥地利的查理六世又不干了,为啥?因为当时的洛林公爵弗朗茨一世(Francis I)是查理六世的女婿,堂堂神圣罗马帝国的驸马爷,没地儿待了,你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大家又赶紧商量,给驸马爷找一块地,必须滴。恰好这时候,意大利半岛上,由美第奇家族统治的托斯卡纳大公国(Grand Duchy of Tuscany)没有了君主,这个托斯卡纳你听着懵圈,实际上,就是原来的佛罗伦萨,一直都是美第奇家族的传统地盘,现在这个家族绝后了,大家一看,这不就是上帝的旨意吗?于是,弗朗茨一世,这个洛林公爵,摇身一变,就成了托斯卡纳公爵。


这里顺便交代一下,美第奇家族在1737年的绝嗣之后,基本上就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并不是这个家族完全没人了,它有两个很偏远的分支,一直延续到今天,但比起当初他们的辉煌,那真是天壤之别了。


关于新的佛罗伦萨老大,神罗驸马爷托斯卡纳公爵和他那个著名媳妇儿的故事,我们马上就会说到,现在先把维也纳条约讲完。


驸马爷有吃饭的地儿了,可法国的路易十五转念一想,这事儿自己有点吃亏啊,因为托斯卡纳,或者说佛罗伦萨的经济相当发达,就这样让给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他心有不甘。奥地利对这一点也心知肚明,知道法国不满意,说那这样吧,我把意大利半岛上的那不勒斯和西西里两大王国让给西班牙,也就是你们法国波旁家族的人,但你要把北边的帕尔马王国让给我,这样就平衡了。


路易十五打着算盘子一拨拉,觉得还行,没亏,双方就这样,签署了维也纳和约,这一年是1737年。


上面我之所以详细介绍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这个乱成一团麻的事件,只是想说明一点,那就是17世纪到18世纪上半叶的欧洲,虽然欧洲国家看起来相当多,相当乱,但总的来说,就是两大阵营,你或者是法国波旁家族的人马,或者是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小弟,你的利益究竟如何,要看老大是不是高兴。


但是,历史很快就发生了转折,这个阵营的划分被颠覆了,颠覆它的导火索,就是我们下面要介绍的另一场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War of the Austrian Succession)。

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就在维也纳和约签署的第三年,1740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六世也蹬腿去见了上帝,这老小子死不死的没啥,谁还不死呢?但问题在于那个我们一再提及的事情,他没儿子。在遗嘱里,查理六世指定了他的大闺女玛丽亚·特蕾莎(Maria Theresa)为自己的继承人,继承奥地利公国,匈牙利王国,波希米亚王国,米兰公国等等大片领土。


你可能问了,那“罗马人的国王”这个德意志传统头衔,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标配,是不是也由他的大闺女继承呢?这肯定不行,两个原因,也是我们前面说过的,一来“罗马人的国王”这个头衔要德意志的选帝候们来选举;二来,无论是罗马国王还是罗马皇帝,都必须是男性,这个规矩绝对不能被破坏。


可是如果玛丽亚·特蕾莎真的继承了那么多地盘,她老公,那个新任的托斯卡纳公爵,就有了绝对的优势来竞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个位置,而这件事,恰恰是当时德意志地区另外三个大势力万万不想答应的,这三个诸侯就是萨克森公爵,巴伐利亚公爵,还有那个“在”普鲁士的国王。


萨克森公爵奥古斯都三世和巴伐利亚公爵查理七世(Karl VII)不答应的原因是这两人都娶了玛丽亚·特蕾莎的堂姐,也算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毛脚女婿,按着继承法,他俩也有可能当上皇帝,那自然是要反对,而且要很大声地,义正言辞地反对。


而那个“在”普鲁士的国王之所以反对,真实的目的并不是他自己当皇帝,而是想用这件事为整个勃兰登堡-普鲁士王国谋取点儿利益,真正的“为国谋”,而且是深谋远虑的谋,那么如此伟大的国王是谁呢?他就是第一位“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的孙子,同时也是刚刚死了的查理六世的教子,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史称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


腓特烈大帝在1740年登基的时候,才28岁,此前的他,深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经常满嘴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等词汇,外表更是文弱,这就让他爹腓特烈·威廉一世(德语:Friedrich Wilhelm I)相当地不满,因为这个老爹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家伙,为了炫耀普鲁士的武力,他甚至还弄了一个巨人掷弹兵团(Potsdam Giants),满欧洲地招募那些长得高的,就为了阅兵的时候好看。


顺便说一句,这个巨人掷弹兵团要求的身高,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只要1米72 就可以了,换句话说,那时候1米7以上的,在欧洲都算是高个子的巨人。其实这事儿也不奇怪,人类的平均身高,是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肉、蛋、奶管够了,才蹭蹭地往上长的,古代人的个子普遍矮小,秦朝说的“七尺之躯”,换算成现代身高,只不过是1米61,因为那时候一尺只有23厘米。


言归正传,在腓特烈大帝的爷爷和老爹两代“在普鲁士国王”的带领之下,普鲁士那时候已经走上了军国主义的路线,整个国家士兵和百姓的比例,在全欧洲都是遥遥领先的,说一句全民皆兵可能过了,但一家里要是没个当兵的,那还真是很少见。


所以,这个孙子腓特烈上台的时候,普鲁士人就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一个看起来就像是文弱书生的俊俏青年,能行吗?他能领导普鲁士?俗话说的好,是骡子是马,咱拉出来遛遛,走两步,腓特烈二世这两步是咋走的,我们下集再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509025pek

    腓特烈大帝?僭越了吧,应该是在普鲁士的腓特烈大王,b格一下子就没了

  • 疯神演戏

    前排就座

  • 董大ye

    来了

  • yuannannan_7l

    板凳

  • 三丫家的丫

    没人抢沙发?哈哈哈

  • 雪落枫衣

    精彩纷呈

  • 逍遥游_ui

  • 听友195378008

  • 薏德莱希

  • 听友191025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