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专访梁万年:新冠成为“过去时”了吗?

晚报|专访梁万年:新冠成为“过去时”了吗?

00:00
10:39

今日关注:财政部:此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由中央承担还本付息。新京报专访梁万年:新冠成为“过去时”了吗?如何看待支原体等已知病原体?全国检察机关前三季度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3万人。澳方向中国返还多件珍贵文物,外交部回应。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已有2100多名在以中国公民安全回国或离境。俄联邦委员会通过法案,撤销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批准。加沙地带医院7000名患者因缺少援助面临死亡风险。


更多热点事件及权威回应,来关注今天节目的详细内容。


1. 财政部:此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由中央承担还本付息


据央视新闻消息,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增发的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中央承担还本付息。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增加发行国债的主要目标是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资金安排使用方面,中央承担还本付息。


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介绍,此次增发的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相关部门将针对8个支出方向分领域来细化工作要求,并结合各领域的实际提出财政补助标准或补助政策。


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说,为了减轻地方财政配套压力,将一次性适当提高相关领域中央财政补助标准或补助比例,加大对地方支持力度,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朱忠明表示,为保持预算年度间衔接,将参照以往做法,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单设“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补助资金”项目,与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并列,集中反映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


2.新冠成为过去时了吗?专访梁万年


乙类乙管已落地9月余,新冠疫情似乎逐渐平息,淡出公众视野。新冠之外,关于流感、肺炎支原体等呼吸道病原体的讨论,又在今年频上热搜。经历三年多疫情,新冠是否已成为了过去时?对于支原体等已知病原体,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第三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将于近期在清华大学举行。1025日,新京报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


在回答新冠是否已成为过去时的问题时,梁万年表示:新冠疫情已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不再是大流行,但并不意味着疫情不存在了。从全球来看,新冠疫情仍然存在。判断一种疾病是否构成或解除国际关注,实际上有多个维度,其中三个维度是最核心的。


一个是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早期对新冠的了解很多是模糊的,现在越来越清晰了,虽然对于病毒变异的方向还没有完全明确,但对奥密克戎的毒力、传播力、致病力、重点人群、感染后的临床表现等认识逐渐加深。


第二个是对整个卫生健康系统的抵抗能力进行判断,譬如有没有疫苗,人群免疫水平是否通过自然感染和被动免疫在加深,医疗系统的救治能力是否在加强。第三是要看整个社会、国家政府乃至全球的干预措施。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和防疫能力在增强,各国协同在加强,我们已经掌握了控制疾病流行的必要干预措施,譬如戴口罩,严重的时候可以关闭封锁等。经过这三年,这些措施已经比较得心应手。


这三个要素互相平衡,如果新冠仍然是奥密克戎,我们对它就乙类乙管,这是今年18日进入常态化的原因。当然,新冠的感染可能还会再发生,但从疾病严重程度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来看,都不足以构成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最近肺炎支原体的话题一直挂在热搜上,对于已知的传染性病原体,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梁万年认为,可以导致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种类繁多,不管是细菌、病毒还是支原体、衣原体等,都有可能。对于未知的病原体,我们要进行科学创新和技术储备。对于已知的病原体,我们有经验和抵抗能力,要在药物、疫苗等方面做好应对准备。


3.全国检察机关前三季度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3万人


据新华社消息,记者1025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从前三季度办案数据看,全国检察机关聚焦维护网络安全,依法严惩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犯罪,依法全链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


最高检案件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1月至9月,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持续高发态势,检察机关结合“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依法全链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3万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10.4万人,同比分别上升46.9%12.3%。同时,检察机关严惩利用网络手段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起诉2300余人;充分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能,织牢个人信息安全“防护网”,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200余件。


4.最高检:我国犯罪结构呈现明显轻罪化,社会治理进入新阶段


10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2023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最高检案管办负责人透露,20余年来,刑事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比例从1999年的45.4%降至20231月至9月的17.2%,犯罪结构呈现明显的轻罪化,社会治理进入新阶段。


5.外交部:中澳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又一次成功合作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025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有关澳大利亚方面向中国返还了多件珍贵文物的情况时表示,中国和澳大利亚于2009年签署了关于文物保护的谅解备忘录。此后,澳方于2015年向中方返还1件文物。此次澳方再次向中方返还4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与1件古生物化石,我们对此表示赞赏。这是中澳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又一次成功合作,也是中澳民心相通的生动实例。


6.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已有2100多名在以中国公民安全回国或离境


据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多方了解并向以色列有关部门联系确认,自107日巴以爆发新一轮大规模冲突至1024日,已有2100多名在以中国公民通过搭乘商业航班等方式安全顺利回国或离境。


中国驻以色列使馆重申1018日发布的消息:目前,新一轮大规模巴以冲突愈演愈烈,以色列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当地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建议在以中国公民利用商业航班仍在运营时机尽快回国或离境,以规避风险,确保安全。有条件的人员,也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选择自驾等方式通过有关陆路口岸离境。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将全力做好领事证件服务工作,满足在以中国公民回国或离境需求。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提醒,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使馆取得联系。


7.白俄罗斯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


据国家航天局官网消息,20231023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主席团主席古萨科夫共同签署《中国国家航天局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关于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的联合声明》,标志着白俄罗斯正式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


根据该联合声明,双方将在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和运营领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包括空间技术应用、新材料和电子元器件、科研人员与专家的教育培训等。


中白两国航天合作历史悠久,中方曾为白俄研制并发射白星一号通信卫星、提供科教小卫星搭载发射服务。该联合声明的签署标志着中白航天合作从通信、遥感领域扩展到月球与深空探测,将成为中白航天合作的新起点,是中白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重要体现。


8.俄联邦委员会通过法案 撤销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批准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025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全票通过了撤销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下称《条约》)的法案。


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基斯利亚克在解释性发言中强调,俄罗斯联邦被迫撤销批准该条约的决定,并不意味着俄罗斯联邦退出《条约》,而是为了消除其在《条约》义务方面现有的不平衡。


9.加沙地带医院7000名患者因缺少援助面临死亡风险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据巴勒斯坦《圣城报》当地时间25日援引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言人的消息称,由于缺少援助,目前在加沙地带的医院中接受治疗的7000名患者和伤员正面临着死亡风险。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言人呼吁医疗援助和燃料立即进入该地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