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凉山大地上的傈僳族故事

刻在凉山大地上的傈僳族故事

00:00
05:14

傈僳族属氐羌的一支,明清时期活动于雅砻江流域;后大部分向西和西南边疆转移,居住于今天的怒江流域;还有一部分向北迁徙,定居在今天四川的德昌、盐边、米易、会东等县。

近日,在凉山德昌县纪委监委的协助下,封面新闻记者见到了熊国秀,她是凉山德昌国绣傈僳火草麻布专业合作社创始人,也是傈僳族非遗技艺的传承人。

傈僳族的故事,由此展开。

德昌傈僳族族人合影,中排左四为熊国秀。

传承——多方尝试挽救濒危技艺

“火草布,傈僳语称‘扎咩闷’,由火麻与火草混纺而成,我们习惯直接称作麻布。”熊国秀介绍道,自古以来,傈僳人穿衣用布以自织麻布为主,这种麻布制作工序多、费时长,从割麻、制麻线再到织布包含着几十道工序,做一件衣服往往需要几个月时间。傈僳妇女担负生产麻布的全部劳动,十分繁重辛苦,所以在傈僳族中流传着“傈僳女儿不勤快,傈僳男儿无衣穿”的说法。

“我们的火草麻布在婚嫁和丧葬中有着特殊用途,然而因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德昌的种麻织布技艺曾一度濒临失传。”熊国秀回忆起10年前的事,那时傈僳族同胞们基本没有穿着傈僳族传统服饰,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习传统技艺。熊国秀心急如焚,满脑子都在想,一定要做点什么,不能让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技艺和劳作品格就这样失传了。

2016年初,熊国秀牵头策划成立的“德昌县国绣傈僳火草麻布专业合作社”得到审批,吸纳130余户傈僳族农户加入,其中不乏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社组织傈僳族群众,利用山区丰富的火草、火麻资源,采用传统纺织工具和技艺,批量生产火草麻布衣裙、头帕、挎包等服饰,并制作口弦、葫芦笙等民族乐器。产品通过各类展览会和电商平台销售,逐渐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火草麻布技艺得到复苏与传承。加入合作社的社员年收入能达到3千元至3万元不等,大大提高了傈僳族妇女的收入水平和劳作信心。

如今,德昌傈僳妇女们唱着传统歌谣欢快地织布,重新穿上了火草麻布缝制的新衣裙,在熊国秀的带领下走遍全国参加展演,为傈僳族火草麻布走出国门积蓄力量。

熊国秀与傈僳族妇女交流麻布技术。

记录——填补民族无文字记载的空白

“德昌傈僳族因脱离主体民族四百多年,生存方式和文化形态等诸多方面都与云南傈僳族有较大差异,在历史上和学术界一直无任何文字记载。”熊国秀说,德昌傈僳族民族文化、家规家训仅仅糅合在口口相传的傈僳谚语和傈僳故事中,不利于长期的留存和传播。

为打破这一困境,熊国秀到云南学习傈僳文字,归来后开办夜校分片区培训族人。之后,熊国秀与丈夫李文华耗费3年时间,走遍德昌所有傈僳族村寨,搜集整理了德昌傈僳族民间故事、歌谣297篇,编写了《德昌县傈僳族民间文学资料集》。这部作品,填补了德昌傈僳族民间文学无文字记载的空白。

多年来,熊国秀夫妇发掘、整理各类傈僳族文化遗产,选编参与出版了傈僳族文学作品集《苏醒的大山》、歌谣谚语集《金花结果亮晶晶》等口头文学作品选,丰富了德昌傈僳族口头文学资料。

夫妇俩还先后参与编写了《凉山州民间文学集成》《四川省民间文学集成》《凉山民俗》《德昌傈僳族民俗故事》《傈僳族文学简史》《德昌县傈僳族服饰与文化图案》等十余部书籍,无私地用傈僳族文字忠实记录并翻译大量傈僳族文学作品。

熊国秀的大女儿李波是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党委书记,自小就喜欢听母亲讲述张万顺和傈僳族的故事,一心向党想为民族做点事。她主持申报的“全国第三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获批500万元项目资金,这笔钱部分用于修建“傈僳族文化交流交易中心”,填补了四川省傈僳族地区无民族交易市场的空白;另一部分用于修建观音堂村“金希兔场”,2023年产值预计90万元,纯利润约14万元,积极探索少数民族乡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二女儿李燕是德昌县傈僳族健弥香包制作艺人,默默地为本民族文化传承尽一份力。

熊国秀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荣获凉山州三八红旗手、凉山卓越工匠奖等奖励;李文华被誉为“填补傈僳族谚语空白的人”,获“民间文学先进个人”“民族文化发展先进个人”等称号;李波是2022年度凉山州三八红旗手,获四川省第八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在岁月长河中逝去的德昌傈僳族文化被一点点找回来,全家人先后共计获得国家、省州、县级奖励50余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