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在历史上的形象,一向以爱工作、不爱生活著称,平时生活节俭,衣服饮食都很朴素,还一再告诫手下官员要节俭,呈送的东西千万不要求多,导致浪费,也不能太过华丽,以免在官场和民间开启竞相奢华的不良风气。不过,也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证明,简朴只是雍正表面上为自己所打造的一种形象而已,实际上他的生活也很讲究而奢华,喜欢收藏和制作各种文玩和奢侈品,那这一集,我们就来谈谈雍正皇帝的文玩嗜好。
清代,内务府之下有一个机构叫造办处,就是给皇帝生产制作各种手工艺品的。学者杨启樵先生通过对内务府造办处档案的考察指出,雍正极喜欢珍玩,让造办处为他制作各种所需要的宝贝,而且制作工艺要求极高。比如有一次造办处做了一个灵璧石磬,声音通透,是为上品,但雍正却表示不满意,说这磬的声音虽甚好,但上面所刻的“太古之音”四个字书法不行,还有磬上系的丝绦也太长了,应当短一些,磬的架子做得也不行,都拿回去重做,体现出雍正皇帝对于细节的在意。又有一次,造办处雕刻了一些物件,雍正表示,那只黑红玛瑙兔,兔子耳朵太大了,显得很蠢,拿回去返工,荆州石雕刻的仙人,则是仙人旁边的猫刻得不好,干脆改刻成狗吧!
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次,是雍正十二年,雍正皇帝要为关帝庙塑造神像,我们之前讲过清朝皇室对于关羽的崇拜哈,因此雍正把给关羽塑像看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他先是下令按照景山东门庙里供奉的关夫子像来塑造,先塑一座蜡像,拿给自己过目合格之后再正式塑像。一个月后,内务府将塑好的关羽、周仓等六尊蜡像呈给皇帝过目,雍正看了当即表示不满意,说关夫子的脸塑得不好,按照圆明园佛楼内供奉的那尊关夫子的脸重塑,其他几人的站姿也塑造得不好,令南府的教习,就是宫廷里戏班子的教习,去指点一下跟随关羽之人都应当怎么站。可见雍正是对戏曲中关羽身边人的站姿比较满意。过了十天,内务府把修改后的蜡像再呈上,雍正还是不满意,说:关夫子的脸太低了,让他仰起来一些,腿也太粗了,收细一点,他骑的马鬃毛太少了,再添一些,他身边人当中廖化的盔甲不好,重做好的盔甲样式。六天后,内务府再度修改完毕,第三次呈给皇帝审阅。雍正还上不满意,说关夫子的硬带勒得太紧了,放松一些,他身后怎么没有衣折?做出一些衣折才自然嘛,还有他的鞋子做得太大了,马镫子做得太蠢了,都要收得小巧一些。于是内务府遵旨再去修改,之后第四次进呈,而雍正仍旧不满意,说帅旗的位置应该再做得靠后一些,旗上的火焰做得不好,要重新修改,马的胸部和腿部亦做得不好,也重新修改。内务府只好再修改之后第五次进呈,雍正皇帝才终于表示满意,下令说:甚好!准造像。就是可以根据蜡像进行正式的塑造了。
我觉得,以上记载相较于体现出雍正生活的奢靡,更加体现出雍正是个极力追求完美的人。他希望将一切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包括在艺术品的打造方面,这和他的性格特点是紧密相关的,就是凡事喜欢亲力亲为,不怕麻烦,务必达到自己的高要求,我们之前讲雍正批阅奏折,动辄写下成千上万字的朱批,而且喜欢和大臣们就一件事情进行反复的讨论,甚至争论,就是希望手下人都能完全理解自己的意思,与自己的思想有着高度的认同,并精确地执行。当然,在艺术品的打造方面,雍正无疑是利用了自己皇帝的身份特权,不断消耗人力、物力,要求工匠们返工重做、精工细作,直到达到他所认为的完美标准。有学者表示,在中国历史上,的确很少有见一位皇帝跟一件艺术品如此较劲儿多,要求这么严格、返工这么多次、掺入了这么多的个人意见。大概雍正希望在每一件事情上都留下自己鲜明的痕迹吧!历史上把喜欢追求珍奇玩好之物的皇帝,都称为奢靡堕落的君主,从这个角度而言,雍正的行为也算的上奢靡了。
雍正还收藏了不少精致的钟表,甚至亲自主持设计钟表。西洋的自鸣钟从明朝开始就由传教士带入了中国,成为贵族阶级计时的用具,由于稀少珍贵也成为当时的一种奢侈品。雍正喜欢钟表,也觉得单依赖进口是不行的,应该让内务府设法制造更符合自己需求的钟表,他本人也参与了制造与设计。而中国历史上皇帝亲自参与钟表的设计,就是从雍正开始的。比如雍正三年,雍正就谕令内务府造办处的官员说,自鸣钟内的轮子,具体做法要按照朕的指示去做,就是指示了钟表齿轮的样式。不过,从多数雍正对于制作钟表的指示来看,主要是涉及钟表的样式,特别是表架、表座、表的安放位置等,而不是核的技术方面的问题。具体的技术细节还是需要靠西洋工匠与中国工匠的共同合作完成。雍正对于钟表的热爱,应该是比较好理解的。一方面钟表作为一种奢侈品,是皇室贵族的一种身份象征;另一方面作为工作狂皇帝,他需要更精准地掌控和安排时间,才能完成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因此,雍正希望自己所在之处,都能随时看到钟表、得知时间,让自己的一天过得更为紧凑充实。
除了制作钟表之外,我们之前讲过,雍正皇帝还喜欢配眼镜,甚至一度到了痴迷的程度。根据内务府档案的记载,雍正动辄下令配置上百副的眼镜,从史料记载和至今所留存的实物来看,当时眼镜的度数是按照年龄来配置的,比如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分别对应不同的度数,应该是依照人眼的老花程度来计算的。雍正皇帝即位比较晚,四十五岁才即位,又常年在灯下批阅奏折,眼睛应该是比较早就老花了,所以他特别重视眼镜的功能,自己所到之处都要备有眼镜,比如京中大殿、乾清宫、弘德殿,四宜堂的如意床上,外出的车当中,都要放置一两幅眼镜,以供皇帝随时取用。还有记载说,雍正的眼镜是按照时辰来分的,就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都用不同的眼镜,可能是根据不同时间的光线变化来使用不同的眼镜。
当时,眼镜的镜片多用水晶石磨制,一般是选用上好的水晶才能磨出清透的镜片。每当宫中得到水晶时,雍正都下令挑出其中好的留着做眼镜用。镜框也是用各种好的材质制成,比如骨质镜框、铜质镜框,玳瑁镜框等等。有一次雍正下令工匠在镜框上雕上一个寿字,作为一种装饰,也是一种祝福吧。此外,眼镜盒的制作也是很讲究的,有皮质的,也有锦缎面的,有一次雍正下令眼镜盒要做成“寿字锦盒”,上面还要雕刻寿桃。
当然,配这么多的眼镜,雍正皇帝自己是用不完的,他常常将其用来作为一种赏赐品,比如雍正曾一次赏给最亲爱的十三弟胤祥四副玳瑁圈水晶眼镜,其他的亲贵大臣也常收到雍正赏赐的眼镜,赏赐完了还要追问:朕赏你的眼镜可对眼否?若不合适,就送回来,另外赏你一副对眼的。大臣们哪里敢说皇帝赏赐的眼镜不对眼啊,纷纷表示:戴上皇上赏赐的宝贝之后,顿时耳聪目明,纤毫可辨,特别合适,真是神器!雍正得听后自然很高兴。当然,他赏赐眼镜这一举动背后的含义是,朕让你们的眼睛都看能清楚了,你们就要多亲自给朕写奏报、多为朝廷效力才对!
除了以上物品之外,雍正还喜欢制作望远镜、鼻烟壶、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品,都讲求细致精美,也因此被后世指斥为他也有穷奢极欲的一面。我觉得,作为一个皇帝,无论再怎么俭朴,其实都是相对的,天下财富和权力皆归于皇帝,奢华的生活才是他们不可避免的主题。
雍正是个很有品味的帝王,哈哈
戴上眼镜“耳聪目明”,眼镜能耳聪?哈哈😊
自己上
所以留下来的都是精品
工匠:本来上班就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