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那一年,顾延锋的人生中发生了一次最重要的转变,从打工的建筑工地回到太行山深处的村庄里,他面临着一次新的选择。30多年前,他走出大山,30多年后,他回到村庄,名义上在建筑工地“退休”了,但没有退休金,100多元的农村养老金,不足以支撑“退休生活”。他需要找到新的就业机会,只是,留给他的选择并不多。
在中国,和顾延锋一样,需要选择的乡村老人,还有很多。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村老年人达到1.21亿,农村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比城市高7.99个百分点。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大部分农村老人还不能悠闲地度过晚年,他们有人和顾延锋一样,在外务工多年,年老之后回到村庄,有人在家种了一辈子地,最终成为乡村产业的雇工,等待着干不动的那一天。这些“退而不休”的乡村老人们,他们的养老问题需要更多人关注。
就业是乡村老人的第一选择
30多年前,顾延锋背着一卷铺盖,步行了大半天,从山村走到公路上,搭车进城,进入了建筑工地。那时候,干一天能赚30块钱,比大山里务农赚得更多。30多年中,他去过广州、北京、上海,走过许许多多城市,盖过许许多多楼。一直到60岁的这一年,建筑工地不再要他了,才回到村里。
顾延锋会盖房子,老家的房子虽然不大,但盖得很漂亮,黄墙青瓦,符合古朴的太行山民居风格,屋里却窗明几净,放置了各种现代化的家具。这处新房子,耗尽了顾延锋不多的积蓄,他面临着新的选择,找一个就近的、不那么辛苦的工作,获得一份收入,维系他和妻子的老年生活。
在江苏水乡的一个小村庄里,65岁的顾春恩,每天早晨五六点起床,做好一天的饭,装在饭盒里,然后带出家门,和村里的其他老人一起,到附近的农田中,开始为流转土地的老板工作。十多年前,她家的地就流转了,她则在流转土地的老板那里打工,现在每天可以赚100块钱左右,76岁的丈夫,则在邻村一家养殖场打工,工作忙的时候就住在养殖场。
在乡村,60岁以上的农民就开始领养老金了,但除了少数经济发达的地区,大部分地方,老人们每个月只有100多块钱,远不足维系他们的日常生活。即便有子女供养,但大多数老人仍然会选择再次就业,或者依然在土地上耕作。
在江西吉安,72岁的罗玩山和妻子两个人,种着10多亩地,他的儿女都在城市打工,收入不高,很难给这对老人太多帮助。夫妻俩不但要自己生活,还要照顾90多岁的老父亲,以及一个正在上学的孙子。
罗玩山家10多亩地中,有一小半是水田,种着水稻,分成零散的小块,最小的只有两三分地。夫妻俩都种了水稻,但这个位于江西的丘陵小山村,机器很难下地。靠着一双赤脚,一架板车,镰刀、锄头,他们用这些最传统的农具,在土地上年复一年地耕耘。即使年过七旬,依然如此,几十年的劳动生活几乎没有变化。
老人最关心的还是养老金
为了解更多乡村老人的真实老年生活,2021年5月,40多位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在全国5省开启了一场特殊的调研。他们用两年的时间,了解乡村发展的真实情况,而老人,是他们接触最多的群体。
在东部一个乡村,调研的学生们遇到了一对80岁的老夫妻,第一次见面时,两个老人刚刚从地里回来,他们种着三四亩地,妻子还会接一些计件付酬的加工活儿。
常年在乡村调研的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张艳霞,见过许许多多乡村里劳作的老人。她告诉记者,乡村的养老金普遍比较低,所以,老年人从事农业或非农工作,是他们自我养老非常重要的一环。
即便那些没有养老压力的老人,也不会完全放弃工作的机会。尽管许多人呼吁让乡村的老人也能够真正退休,但乡村老人自身,大多没有退休的概念,“但凡能多赚一点儿,还是会去工作和劳动。”张艳霞说,“其实这也是中国老人普遍的观念,他们对家庭、子女的责任是无限的,为孩子买房、成家,照料孙辈,绝大部分老人都会觉得义不容辞。”
对有些人来说,工作本身就是“刚需”。城市的人们,往往会认为,空心化的乡村中,照料可能是养老最难的问题。但在乡村,老人们更关心的,仍然是到手的养老金。
在我国,不同地区的乡村养老金差距巨大,在北京,乡村养老金大约在700-800元,而在西南大山的乡村里,老人们则只能拿到100多元。
但尽管很少,有和没有还是有本质的差异。在乡村,这笔数额不等的养老金,多数在老人自己手中,这使得他们有一笔可以自由支配的钱,尤其在失去劳动能力后。“在养老金比较高的地方,比如北京,这笔钱可以保障老人们的基本生活。”张艳霞说。2023年,张艳霞在北京房山、平谷调研时,发现这里的老人生活会惬意许多,一笔能归他们自由支配且保障基本生活的钱,带给他们的,不止是物质保障,更是体面和尊严,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必向子女张嘴要钱。
医疗是绕不过去的难题
但即便是养老金较高的北京、上海,乡村老人们仍然要面对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疾病。
去年9月,57岁的张荣贵突发脑梗,随后被村委会的干部送到医院,住了两个多月,回到位于北京平谷的家里后,瘫痪在床。
在村里,张荣贵勤劳众人皆知,他种树、种玉米,养羊,养鸡,养猪,收入不错,足以保障夫妻二人的生活,儿子一家人在城里上班。
这场突发的疾病,打破了张荣贵夫妻的生活,积蓄花尽,人却没治好。妻子变卖了猪羊,只留了几只鸡,既为筹钱,也为照顾丈夫,她实在没有精力再去管这些曾经支撑着家庭收入的牲畜。
猪羊卖了,树上的果子没人收,地里的庄稼还是靠村里人帮忙收回来,但她无力再种下一季。生活好像陷入了死循环,村里给了他们许多帮助,但很难扭转这个家庭的困境。有时候,躺在床上的张荣贵会突然大哭,甚至一度拒绝吃饭。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因病返贫、因病致贫,一直都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但面对众多的老年人,如何救助,依然是一项艰难的工作。
“困难老人,始终都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张艳霞说。在我国各地,已经有了许多探索,比如家庭病房、巡诊,但老伴及子女的照料,依然是最主要的解决途径之一。
这和乡村日渐薄弱的医疗服务有关。乡村医疗服务,主要由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承担,但基层的乡村医疗服务人员,同样面临着严重老龄化的局面。而这些老年的乡村医生,还承担着沉重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我国确定的14个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有12项需要最基层的医生参与,这使得他们很难有精力为乡村老人提供足够的医疗卫生服务。老人们生病了,依然要依靠县城以上的医疗机构。但分散的居住状况和遥远的空间距离,再加上独居的空巢生活,让他们并不能总是及时就医。在山东沂蒙山的一个村庄里,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就在3月份,一位独居的老人在家里去世,第二天才被邻居发现,而他的孩子们,离他最近的也有三百多公里。
一老一小的矛盾和困境
在空心化的乡村里,年轻人外出,空巢的老人很难得到子女的照顾。然而事实上,许多老人还要承担原本子女承担的责任,抚养和照顾孙子孙女。
在湘西凤凰县的大山里,吴成和妻子两个人,最多的时候同时照顾着9个孩子,最大的刚上初中,最小的还在学走路。吴成有5个儿子,都在外打工,12个孙子孙女,都是他们夫妻抚养照顾的。他甚至叫不全这些孩子的名字,却把他们一个个养大,送到学校。
在中国农业大学于2016年进行的一项调研中,乡村老人,尤其是偏远乡村的老人,照料孙辈是普遍现象,即便他们自身的精力和体力都已经无法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但责任并没有从他们身上卸下。“我们的调查中,最多的一位老人,累计照顾了16个孙子辈。”另一项来自民政部的调查显示,乡村老人最多的照顾过11个孙子孙女,6岁以下孩子最多的同时要抚养4个。
当年轻人进入城市,将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儿童留在乡村,对乡村来说,就会产生巨大的照料缺口。
“一老一小,是乡村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位乡镇干部说,在乡村治理中,老人和孩子的工作,往往优先于经济、产业等工作。
但这也会造成另外一个矛盾,缺乏产业、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庄,往往缺乏照顾老人孩子的能力,而老人和孩子居多的乡村,同时也很难发展起像样的乡村产业。
2021年,打工多年的郭义生回到河北老家,想找一份附近的工作。但是,他发现,乡村里可以找到的工作极其有限。除了较少的公益岗外,其他大多和农业有关。一些种植大户会雇一些人管理农作物,但需要的人并不多。接受雇佣的,基本上也都是老人。
在连绵的太行山里,郭晓明所在的小山村原本主要种玉米,后来种过果树、中药材,但都不算成功。村民们把土地流转出去,可以得到一些收入,但并不多,村集体则几乎没有产业。这也使得村集体很难为老人们做点儿什么,在外的子女可能会提供一部分钱,但日常的养老照料还是鞭长莫及。
照料是需要长期维护的工作
10月13日,上午10点多,57岁的孙夕钦拉动墙上的一个呼叫器。随后,不远处的社区里,响起了铃声,一位接线的工作人员接通电话,询问孙夕钦的需求。
这是一套名为“一呼百应”的乡村公共服务系统,在山东诸城相州镇的一个农村社区中刚刚安装不久。村民通过呼叫器呼叫社区工作人员,而社区工作人员提供送医、购物等各种服务。
孙夕钦腿不方便,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沙发上,呼叫器就安在沙发附近,伸手就能够到。安装一个多月中,他用过两次,一次买药,一次买水,都是拜托社区的服务人员代办的。
在北京平谷,类似的服务也在推动和探索,和山东不同的是,平谷的入户服务,并不由基层组织承担,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组织进行。承担服务的社会组织,原本就有家政等市场化的服务功能,因此能更好地实现“一键呼叫”式的照料。
即便如此,这样的服务是否真的能够解决照料问题,也依然需要时间的验证。在乡村,老人越来越多,年纪越来越大,需要的服务也会越来越多,“仅仅一段时间的服务容易实现,但这是一项持续的工作,由谁承担,经费何来……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张艳霞说。
医疗、护理、卫生、陪伴……众多的照料需求中,乡村老人的吃饭问题,尤其是失能老人的吃饭问题,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山东沂蒙山,86岁的张成礼今年2月份做了一次手术,回家后长期卧床,82岁的妻子照顾他的起居。夫妻俩没有孩子,侄女有时候会过来帮忙,但侄女自己也已经60多岁了,还要照顾自己的孙子,精力和时间都极为有限。
张成礼夫妻已经不种地很多年,家里的支出,主要靠两个人的养老金和低保。对他们来说,生活上的难题比平常人更多,比如做饭,自来水没有通到厨房,而是在院子里。仅仅打水一项,就成了一道难关,侄女每次来,都会把水缸打满,但侄女并不是每次都能及时过来。
养老的城乡差距仍然存在
随老龄化的加剧,养老越来越成为当前社会中难以回避的问题,而公共服务相对薄弱的乡村,老龄化带来的种种困境,正在成为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必须面对的难题。
“在养老服务更薄弱的乡村,老龄人群的比例却更高,这种城乡倒置的现象,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重视乡村养老的问题。”张艳霞说,“应该看到,尽管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但还没有真正实现城乡一体,而且,城乡不同的特点,也使得城乡之间,可能并不会完全一样。所以在公共服务中,政策、资金、人力等,应该更进一步向乡村倾斜。这是一个大的方向和趋势,要不然,差距可能永远存在。”
和城市的养老金相比,许多地区的乡村养老金,还远不足保证老人的正常生活。张艳霞说,“我国乡村养老金起步晚,起点低,保障水平低,政策调整的及时性也不如城市。比如,养老金的上涨频率和幅度,都远低于城市。而且,区域之间的差距也非常大,这就要求政府在乡村的投入方面应该有更大的力度,让乡村的老人获得足以保障基本生活和尊严的社会保障性收入。”
在医疗、照料等养老服务中,分散居住的乡村老人,获得服务的机会同样远低于城市,“养老服务建设方面,政府应该是主力,需要更多偏重农村养老服务的建设。”张艳霞说,“我们其实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包括公共服务的加强、社会力量的培育等,未来还要加大推广和普及的力度。”
养老并非一项孤立的工作,乡村养老事业是乡村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张艳霞认为,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许多新的经验和现象正在不断涌现,而这些现象,其实也在不断改变着乡村养老的现状,“在调研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位驻村干部或返乡创业农民,可能会给村里老人带来更多的养老服务,他们可能给村庄带来新的发展思路,甚至可以对接城市的各种养老资源。类似的现象看似是个案,但各种各样不同的个案出现,其实本身也是为乡村发展提供新的经验和模式。”
我也是一位老年人了,前些年患病也差点花光了所有,而且医保卡也是刷的精光
1580788xjok 回复 @1580788xjok: 15年被中医药治愈,(请评友勿搞什么中西医之争双方都有优劣)从此自学《伤寒论》使自己小病自治,不再慌乱。若是感冒发烧之类,用伤寒论的方子,一般是一剂知,两剂愈。花费更是少,挂个号的钱就差不多,还用走医保?都不够浪费时间的。比如这次阳了,首先嗓子痛痒,发烧,有怕冷的,有不怕冷的还大汗烦躁。怕冷的用柴胡桂枝汤加银花连翘牛子。不怕冷大汉烦躁的是表里同病,用表里双解的方子。也有先怕冷后恶热的情况,怕冷时用前方,恶热后用表里双解方。主要的是身体还不会留下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