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从大规模应用到成为主力能源还有多远

可再生能源从大规模应用到成为主力能源还有多远

00:00
08:50

10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指出,要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跃居第一的背景下,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水平、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已成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

可再生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发展不仅可以缓解电网接受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的压力,还可以提升新能源电力的就地消纳水平,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体系。尤其在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的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是保障能源供给、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

“双碳”目标和传统能源市场动荡下,可再生能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日益严峻,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做出净零排放的承诺,我国也于2020年9月提出“双碳”目标。根据《全球年度能源统计评论》数据,2022年全球化石燃料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保持了82%的份额,化石能源消耗仍是当前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最为重要的一项举措便是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在此背景下,逐步消减化石能源使用比例已成为全球气候谈判的主要议题。虽各国在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比例和强度上有所不同,但整体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资和建设力度的方向基本确立。尤其是在俄乌冲突后,全球能源市场持续动荡,欧洲等多国为实现能源供应安全和多样化,进一步加快能源转型步伐,大力推进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

在以上多种因素作用下,全球可再生能源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2020年以来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快速增长,自2015年来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增加了近两倍。今年上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猛增22%,高达3580亿美元,创下六个月以来的历史新高,也创造了历史纪录。其中,今年上半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高达1770亿美元,占到全球的近一半。

在巨大的投资带动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得到快速发展。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力。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发电装机总量达到27.1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10年增长约3倍,成为我国第一大电源。其中,光伏累计装机规模超过4.7亿千瓦,超过水电装机总规模,成为我国装机规模仅次于煤电的第二大电源。

提高消纳水平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关键

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等特征,可再生能源发电入网会对电网稳定性产生较大冲击。因此,在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电网稳定和绿电消纳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源转型的关键因素。

数据显示,2018年之前我国新能源发电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2015 年,甘肃、吉林、新疆三省份的弃风率分别高达39%/32%/32%。2018 年《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出台后,我国新能源消纳问题得到明显缓解,2021年,我国整体弃风/弃光率已分别下降至3.1%/2.0%。

虽然整体弃风/弃光率下降至较低水平,但可再生能源电力波动性的特征对电网的不稳定性仍有较大威胁。因此提高电力系统消纳水平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当务之急。

“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新型能源体系的支撑,而打造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之一便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绿色电力。由于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与电力需求存在地理位置错配的问题,以及适应新能源电力特点的智慧电网建设不足。因此,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大规模应用新能源电力就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面向用能终端,发展微电网、风光氢储耦合等新技术新模式,促进新能源就地或近地消纳使用。二是建设智慧电网和特高压网络,提高新能源电力的深度调峰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在全国范围内的利用和消纳。

2022年6月出台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便指出,通过提升存储能力、就地和外送消纳能力、多元化利用和规模化制氢利用能力等,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此次,《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中也特别提到,一方面要加强新能源加储能构网型技术示范,提高新能源接入弱电网的电压、频率等稳定支撑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在园区、企业、公共建筑业主等用能主体,以及开发区、产业园区等领域,推动新能源开发、输送与终端消费的一体化融合,打造发供用高比例新能源示范。

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力能源还有多远

如期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的目标需要更为激进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计划。根据国际能源署报告,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需要在203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产能增加两倍,并在2030年代初期将全球绿色投资增加至每年4.5万亿美元。

我国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 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 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其中,风光发电量超1万亿千瓦时。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累计达到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其中,光伏累计装机规模超过4.7亿千瓦、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3.9亿千瓦,风光装机合计达8.6亿千瓦。

按照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行业平均20%左右的增长率计算,我国在2025年左右即可完成2030年设定的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的目标。国家能源局也预计,到2025年,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将在202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在全社会新增用电量中,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将超过80%,超过各类政策中设定的目标值,这为加快推动我国能源转型提供了信心。

虽然我国化石能源占比较大的现状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但考虑到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和产业电气化普及率,再叠加能源技术进步的因素,我国可再生能源规模预计将得到快速提升,基本可以提前实现双碳“1+N”政策体系中明确的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80%以上的目标。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估算,2050年世界能源结构中将有三分之二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50%是风能和太阳能。到2050年,欧洲电力87%来自可再生能源应用,美国可再生能源占55%。而我国可再生能源占比约为62%。即在2050年之前,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即可达到50%以上,成为主力能源。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任大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