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快评:“惊悚妆”禁止乘坐地铁,并非小题大做

正观快评:“惊悚妆”禁止乘坐地铁,并非小题大做

00:00
02:21

近日,一位网友发布视频称,去广州长隆乐园参加完活动后,需卸妆才能进地铁站。视频画面显示,地铁站进站口摆放了卸妆台,有部分乘客在卸妆。10月16日,广州地铁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妆容较“恐怖”,有可能影响车内秩序,会请乘客卸妆后再进站,现场会提供一些卸妆物品。

众所周知,地铁站是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在这样的环境内出现“恐怖”妆面,不仅有悖公序良俗,还容易引发乘客围观、恐慌,带来的次生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地铁站内空间相对封闭,或许会因为一位乘客的奇怪举动、过激语言而迅速引发慌乱,甚至造成踩踏事件。因此,广州地铁站禁止化“惊悚妆”的人员进站乘车是合理的。

再者,地铁站内出现“恐怖”妆面,在一部分人看来可能是行为艺术。诚然,行为艺术在艺术展厅等特定场合是可以的,但若将其放置公共场所,显然应该照顾到其他人的感受和情绪。更何况,地铁站内有儿童、老人、孕妇等特殊群体,相较于中青年,他们的接受度更低,容易受到惊吓,一旦发生意外,就有糟糕的后果。

广州地铁在对“惊悚妆”说“不”的同时,还提供了周全的服务——在站内设置卸妆水、卸妆棉、纸巾、清水等物品。不是那种生硬地拒绝,而是为解决问题提供选择。这一系列细致、贴心的行为,体现出其服务意识和人文关怀,也值得肯定。

当然,在理性看待禁止乘客化“惊悚妆”进地铁站之余,也需要有更多考量——每个人对于“恐怖”形象的接受度不同,该如何判定“恐怖”妆面或装扮“鬼怪”等惊悚形象?对于其他特殊妆容、特殊装扮的人员是否被允许进站乘车?会不会出现误解和误判等情况?

近年来,地铁站频频出现引起争议的行为,这也提醒相关部门要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及时地加强教育宣传,加大惩罚力度。与此同时,乘客也不能因“法无禁止皆可为”,就打着“行为艺术”的幌子,忽视行为尺度。

归根结底,只有社会各界人士一同努力,才能营造出一个安全、文明、舒适的公共场所氛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