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县级市,为何“敢为人先”?

这个县级市,为何“敢为人先”?

00:00
10:58

临清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由聊城市代管,地处冀鲁交界,与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邢台市临西县隔河相望。版图面积960平方公里,总人口83.3万,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39.6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36万。现辖1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600个村,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临清有过辉煌的历史。这里曾是江北五大商埠之一,明清时期依靠运河漕运迅速崛起。明朝万历年间,临清钞关税收居运河八大钞关之首。此外,临清还是武训兴学所在地、山东快书诞生地。

在今年6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临清市副市长王宏介绍,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22年,临清市民营经济税收收入占全市税收收入的80%,为社会提供了90%以上的就业岗位;在全市各类市场主体84828户中,民营市场主体占比达99.34%。尤其是在全市225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就有217家,占比达到96.4%,营收总额占全市工业营收总额的80.3%。临清市已呈现出“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临清轴承产业、纺织产业先后获评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轴承产业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近期,临清因为聘任网红“考研名师”张雪峰为招商大使,引起了广泛关注。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临清市委书记、市长频频带队外出招商:北京、上海、南通、武汉、长沙、哈尔滨、苏州、镇江、芜湖、杭州、西安、咸阳、深圳、珠海、南京……可谓“马不停蹄”,临清招商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那么,临清聘任张雪峰为招商大使出于何种考虑?对于网友的评论如何看待?临清为何能不惧争议、敢为人先?临清市分管招商引资的副市长王宏近日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说:“作为山东的县级市,在招商的过程中,我们的优势并不明显。特别是临清,不管是地域优势还是产业优势,都无法和南方发达地区相比。我们没有明显的招商优势,在攻坚克难的工作中,就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谈聘张雪峰为招商大使

“我们没有明显的招商优势,在攻坚克难的工作中,就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新京报:当初是如何想到聘任张雪峰为招商大使的?

王宏:我们考虑聘任招商大使,也是想提升一下临清的知名度。临清在历史上虽然很辉煌,后来随着漕运的废弃,很多人已经不知道有临清这么个地方了,包括聊城的知名度也不是很高,我们跟江浙地区比没有优势。

聘任张雪峰是因为他的老家是临清的,去年张雪峰在一次直播连麦的时候,提到了这一点。他当时还说了一句话让我特别有感触,他说我要不是临清的我怎么知道聊城这个地方呢?这句话我当时听了很伤心,也说明我们这个地方的知名度放在全国范围内来说确实不高。

我们关注到那个视频之后,招商局、组织部、人才办等多个部门都在想办法跟他联系,但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一直到今年7月份,通过另外一个临清老乡与张雪峰就取得了联系。

新京报:张雪峰知名度高,也容易成为讨论的话题,你如何看待个别的杂音?

王宏:如果因为害怕在招商大使的选择上出现问题,而不敢选择招商大使,这个工作就开展不下去了。作为山东的县级市,在招商的过程中,我们的优势并不明显。特别是临清,不管是地域优势还是产业优势,都无法和南方发达地区相比。我们没有明显的招商优势,在攻坚克难的工作中,就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我们在招商大使的甄选过程中当然是有原则的,张雪峰是江苏省人大代表,做了很多慈善活动,社会认知度高、个人影响力大,个人形象和社会评价都很好,完全符合临清市招商大使的基本要求。而且我们的招商大使里,也缺乏这么一位网络名人。是网络名人,就难免都有不同的声音,要看到主流声音,不能因为有个别的杂音,就怕担责任不敢迈步。

另外站在招商的角度来说,你不走“险棋”,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吗?棋下得四平八稳,取得的效果也是四平八稳。所以敢走所谓的“险棋”,也展现了临清市政府的心胸和格局。

新京报:有网友点赞临清“敢为人先、不惧争议”,也有网友说临清是在“蹭热度”,对网友的评论你怎么看?

王宏:网友的评论我看了很多,相对比较多的一个质疑是“张雪峰能给你招什么商?你就是想蹭热度”。还有的评论说“你就大大方方承认,因为张雪峰家是临清的,不蹭白不蹭,别人想蹭还蹭不上呢。”

我们现在聘任了19位招商大使,虽然都叫招商大使,但是角度不同。有的帮助我们做产业导入,有的是帮助家乡推介的。聘任张雪峰为招商大使,当时的初衷是想借助他的名人效应,宣传一下临清这个地方。所以招商大使是有不同角度的,聘任张雪峰就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临清。

每项工作都要有人敢闯敢试,既然是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成功的典型做法和例子,我们拿过来借用有何不可,只要是为了工作,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我觉得没有错。张雪峰祖籍临清,他想为临清人民做点事,我们想用他的资源推介临清,你情我愿。对于网上的评价,我们都可以接受,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推介临清良好的城市形象和品牌。

聊城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三提三敢”的要求,其中就包括敢闯、敢干、敢争先。只要是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城市宣传、有利于产业导入,在不违背底线前提下,一切都可以闯,一切都可以试。

新京报:这次有关临清的话题冲上热搜,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你认为作为政府应该如何面对舆论?

王宏:我认为面对舆论也好、媒体也好,应该积极应对,不能回避。当面对质疑或者不同声音的时候,有的人可能就说不接受采访,或者是对网上的声音视而不见,这都不是应对舆情和媒体的正确态度。

但是你只要出来说话,就有风险,这是对个人能力和素质的考验。你敢接受采访,首先要有足够的信心,再就是政府官员面对媒体不要说大话、空话。所有要做到两点:一是心里有根弦,不能乱说;二是肚子里得有货,没货还不如不说。

谈招商引资

“所谓的‘政策优势’已不存在,拼的是产业布局。”

新京报:你认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难点在哪?应该如何应对?

王宏:招商的难度肯定是有,而且不小,如今全国各地都在招商,既有内外循环的压力,也有经济下行的压力。在这种大背景下,我认为招商需要更加务实。要结合自身的产业链优势和产业布局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过去一些所谓的“政策优势”国家已经是明令禁止了。

所以现在我们就是拼产业布局。这个企业到你这里来,不是看你的政策,而是看怎么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这涉及两个事:一个是你的产业能不能支撑,能不能给他提供市场以及上下游的产业配套;二是看你这里的营商环境。

新京报:临清在招商方面的主要难点在哪?

王宏:临清的区位优势不明显。实体经济的发展有两条路:一是对现有企业的扶持,二就是招商引资。招商涵盖的不只是实体经济,还包括一些新兴业态。

现在招商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土地越来越紧缺,比如我们刚刚谈下来一个项目,是盘活的“僵尸企业”,不用新增建设用地。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会有一些落后的产业或经营不善的企业,我们要盘活这些企业和闲置土地。

我们现在实行的是产业链招商,就是建链、强链、补链,缺什么补什么。现在的招商引资实际上是招商选资,特别是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来说,一些污染的、耗能的企业,就是税收再高也是不能落地,要立足于长远。

新京报:临清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举措?

王宏:我们现在推行的是招落一体化。重大项目是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不光是要把项目招来,在落地的过程中有任何困难都要及时解决。

再一个就是落地以后,只要是落在纸面上承诺了的,说了就算、定了就干,诚信政府来引领营商环境。临清市成立了外来投资者协会,这个协会是投资商和政府沟通的桥梁,投资商约见市里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时,都是有呼必应。市委、市政府的大门,服务中心、政务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大门,所有外来投资者推门就进,见领导也不用提前预约。有了这种沟通机制,相关的执法部门也不敢乱来,因为他知道这些企业老板可以直接找到市领导,而且市委书记、市长对他们反映的问题都是很重视的,如果下面效率低、推诿扯皮,可以直接向上反映,投诉有门,办事就会顺利得多。

协会还会协调解决外来投资者的衣食住行问题,比如企业员工的就医,孩子的入托、入学等,全程做到了“店小二”式服务。

新京报:“双招双引”工作除了招商引资,另一个就是招才引智,在这方面临清有哪些考虑?

王宏:临清毕竟是个县级市,小地方在招才引智上有明显的劣势,所以对于招才引智我们现在就是转变思路,就是只要能为临清做贡献,而不见得非要到临清来工作,但求所用,不求所有。我们目前跟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建立了合作,尤其是轴承产业,这些机构你让它搬到临清来,或者让科研人员到临清来研发,这都不现实,所以就建立合作,我们提出需求,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