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溥:10年牢狱,7年首辅,历经5朝,他虽伟大,却沦为盛世的残阳

杨溥:10年牢狱,7年首辅,历经5朝,他虽伟大,却沦为盛世的残阳

00:00
23:58

明朝洪熙元年(1425年),仅仅在位10个月的明仁宗朱高炽驾崩,太子朱瞻基登基,是为明宣宗。明宣宗登基后,立即提拔了一位重要人物入内阁,此人就是太常寺卿杨溥。

杨溥入阁后,当时的内阁成员一共有五人,分别是杨士奇、杨荣、黄淮、金幼孜、杨溥。两年后,黄淮致仕,再过四年,金幼孜去世。到了宣德六年底,内阁成员仅剩三人,分别是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人,也就是后世如雷贯耳的“三杨”。

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的才子王慎中曾评价:

“某生也晚,窃闻长者之论,由高帝文皇以后称相业者,莫盛于三杨。”

意思是说:我生得晚,但我听长辈们说,明朝在高皇帝(朱元璋)和文皇帝(朱棣)之后,能力最强的内阁组合,莫过于“三杨”。

这段话,对“三杨”的评价极高。

“三杨”之中,杨士奇居首,称“西杨”;杨荣次之,称“东杨”;杨溥位居末位,称“南杨”。三人中,杨溥入阁最晚,去世最晚。笔者此前写过杨士奇和杨荣,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杨溥,希望通过史料和分析,给大家呈现一个有血有肉的大明“南杨”。

一、建文中进士,永乐辅太子

明朝建文二年春天,虽然靖难之役仍在持续,但在南京,明朝科举春闱照常举行。因为当年是农历庚辰年,因此这一年的科举又称“庚辰科”。庚辰科共录取110名进士,殊不知,这110人中,名臣辈出,其中有5人后期成了明朝的内阁成员,他们分别是:胡广、杨荣、杨溥、金幼孜、胡濙。

只可惜,这5人,都是在永乐时期才崛起的。换句话说,这些身负大才之人,建文帝一个都没有重用。而杨溥,便是这种情况。

《明史·卷一百四十八·杨溥传》记载:

杨溥,字弘济,石首人。与杨荣同举进士,授编修。

杨溥,字弘济,晚年号澹庵,湖广石首(今湖北石首)人。他少年聪慧,博学多识,远近闻名。建文元年,杨溥中举。当时,主持湖广乡试的正是明臣胡俨,胡俨看到杨溥的文章,感叹到:“这个考生定能成为董子(董仲舒)那样的人。”

次年,杨溥进京赶考,考中二甲第十八名。当时,杨溥只有28岁,他和杨荣一样,被建文帝授翰林编修。在此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杨溥一直在翰林院,从未被重用。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下浦口,从金川门进入南京城。翰林院的众位同僚们也在各寻出路。例如,建文二年的榜眼王艮听闻建文帝已“死”后,他回家跪别母亲,然后选择饮下毒酒为建文帝殉葬。而同在翰林院的杨荣则选择在半路上拦住朱棣,靠着一句“殿下是先祭拜祖陵呢,还是先登基呢”成功引起了朱棣的青睐。

杨溥却没有那么多“心眼”,他老老实实待在翰林院,没有为建文帝殉葬,也没有主动迎接朱棣。所以,杨溥在朱棣登基之初,并没有得到重用。朱棣最初成立的7人内阁中,也没有杨溥的名字。

直到永乐二年,朱棣立朱高炽为皇太子,朱高炽需要在东宫招揽僚属,胡俨等人趁机向朱高炽推荐杨溥。朱高炽见到杨溥后,觉得杨溥有大才,因此奏请朱棣,任命杨溥为太子洗马。

注意,此时的杨溥,除了在东宫任职以外,他名义上还是翰林院编修。而在东宫,杨溥的主要任务就是辅佐太子朱高炽读书。

有一次,朱高炽读《汉书》,对汉文帝时期的法学家张释之称赞不已,朱高炽认为,张释之敢于直面指出汉文帝的错误,是贤才。杨溥便对朱高炽说:

“释之诚贤,非文帝宽仁,未得行其志也。”

意思是说:张释之虽然有贤才,但如果没有遇到宽厚仁爱的汉文帝,他也不能一展抱负。

然后,杨溥又整理了许多汉文帝对待臣子宽厚的材料给朱高炽,让朱高炽学习。朱高炽因此受益匪浅。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朱高炽对贤臣感兴趣,但杨溥却善于循序善诱。杨溥认为,朱高炽作为大明朝未来的接班人,他首先要学习的不是臣子的才能,而更应该学习帝王的心胸。

一个优秀的人,对周围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孔子家语》中有一句话: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杨溥作为太子洗马,长期伴随朱高炽,他的才学和思想,对朱高炽的影响可谓深远。朱高炽能成为明朝著名的仁君,这里面,有杨溥的贡献。

二、十年牢狱苦,一朝掌阁印

从永乐二年到永乐十二年,杨溥一共辅佐了朱高炽十年。这十年间,杨溥虽然尽心尽力,但他始终无法绕开一件事情,那就是储位之争。

朱棣登基之初,便存在储位之争。以丘福为首的武将支持朱高煦,而以解缙为首的文臣则支持朱高炽。最终朱棣虽然屈服于传统宗法,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但是,朱高煦焉能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他一直在寻找机会扳倒朱高炽。而杨溥作为东宫属官,他注定无法置身于这场风波之外。

早在永乐五年,徐皇后去世后,朱高煦就开始明目张胆地构陷太子,永乐七年,朱高煦联合赵王朱高燧离间太子,朱高炽屡屡遭两个弟弟的陷害,却有苦难言。

永乐十二年,明成祖北征归来,朱高炽迎驾来迟,朱高煦抓住机会,疯狂弹劾朱高炽。朱棣也很生气,他不仅有意废掉朱高炽的太子之位,还一并问罪于东宫属官。一时间,黄淮、杨溥等人全部被关进诏狱,这是继解缙入狱后,“太子党”第二次大面积遭殃。

关键时刻,朱棣的宠臣、兵部尚书金忠以身家性命力保太子,朱棣这才息怒,不再提废黜太子之事。这件事过后,朱高炽的太子之位虽然保住了,但杨溥等人却没有被朱棣放出来。朱高炽自己如履薄冰,虽然几次委婉地为杨溥求情,但都被朱棣挡了回来。

杨溥于永乐十二年闰九月入狱,终永乐一朝,他再也未被放出来,在狱中整整待了十年之久。

杨溥辅佐朱高炽十年,又在牢狱中待了十年。在这十年间,朱高炽一直没有忘记杨溥,他尽自己最大的权力,尽力保证杨溥在狱中的便利。

《明史·杨溥传》记载:

家人供食数绝。而帝意不可测,旦夕且死。溥益奋,读书不辍。系十年,读经史诸子数周。

意思是说,杨溥入狱后,几乎和家人中断了消息,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但是,他没有消沉。杨溥在狱中更加勤奋,狱中10年,他几乎把经史读了个遍。

笔者认为,我们看待一个历史人物,不仅要看他在顺境中的作为,更应该看他在逆境中在做什么。杨溥此人,拥有钢铁般的毅力,值得后人敬佩。

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在第五次北伐的归途中病逝,杨荣一方面秘不发丧,另一方面秘密赶到京城通知朱高炽。27天后,朱高炽登基,是为明仁宗。

朱高炽登基后,将黄淮、杨溥,包括后来入狱的夏原吉等人从诏狱中放了出来,从此,他开始自己的革新。杨溥最初被朱高炽任命为翰林学士,而后被任命为太常寺卿。《明史》云:

已,念溥由己故久困,尤怜之。

意思是,朱高炽想到杨溥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入狱10年的,因此特别怜惜杨溥。

到了弘熙元年,杨溥被朱高炽委以重任。《明史·杨溥传》记载:

亲授阁印,曰:“朕用卿左右,非止学问。欲广知民事,为治道辅。有所建白,封识以进。”

意思是,朱高炽把杨溥留在身边,让杨溥掌管内阁的阁印。朱高炽对杨溥说:“我把你留在身边,不仅是因为你学问好,还想借助你更广泛地了解民情,这样有助于治理国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你都可以呈给我。”

注意,明仁宗时期,明朝的宦官尚未崛起,尚不存在“掌印太监”之说。杨溥当时虽然不是内阁成员,但他是名副其实的“掌印官”,这足以说明朱高炽对杨溥的信任。

在这期间,杨溥多次向朱高炽提出治国理政的建议,朱高炽都欣然采纳。朱高炽有许多不懂的事情,也喜欢问杨溥。

在史学上,朱高炽为“仁宣之治”开了一个好头,其中自然有杨士奇、杨荣等人的功劳,但杨溥虽不在内阁,但“军功章”也有杨溥的份。

三、老臣入内阁,“三杨”创盛世

明仁宗朱高炽是一位优秀的帝王,然而,他当了20年的太子,却只做了10个月的皇帝。洪熙元年五月,朱高炽驾崩,皇太子朱瞻基登基,是为明宣宗。

明宣宗登基后,将杨溥召入内阁,此时,内阁中已有杨士奇、杨荣、黄淮、金幼孜四人。杨溥的加入,为“三杨”的形成完成了最后一块拼图。

在此后的六年,黄淮致仕,金幼孜去世。陈山和张瑛曾短暂地进入内阁,然后又退出。到了宣德六年,大明朝内阁的“三杨”格局正式形成。

“三杨”之中,杨士奇为人持重,兢兢业业;杨荣擅长军务,更善谋断;杨溥做事谨慎,虑事周详,同时,杨溥的个人品德更是无可挑剔。“三杨”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互成就,终于成就了大明朝乃至封建社会中最顶级的“宰相”集团。

在“三杨”主政期间,政通人和,河清海晏,大明朝出现了继“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之后的第三个治世——仁宣之治。

明朝著名历史学家吴宽曾说:今世称名臣,必曰“三杨”。

《明史》中把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列为一传,在结尾处说:

是以明称贤相,必首三杨。均能原本儒术,通达事几,协力相资,靖共匪懈。史称房、杜……又称姚、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三杨其庶几乎。

意思是说,“三杨”是古代少有的贤相,他们三人都是学识渊博的儒生,做事情通达明快,相互协同,对内让百姓安居乐业,对外能肃清边患。唐朝房玄龄、杜如晦缔造了“贞观之治”,姚崇、宋璟创造了“开元盛世”,三杨和房杜、姚宋组合相比,也并不差。

呜呼,古代读书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杨”已经做到了,他们三人已经是个整体,让后世士大夫们仰视。

“三杨”虽然如雷贯耳,其实,他们三人的性格完全不同,用焦竑的话说:

“西杨有相才,东杨有相业,南杨有相度”

“西洋”杨士奇属于“古代名士”,能力全面,他做内阁首辅,无人不服;“东杨”杨荣较为聪慧和敏捷,尤其能透过表象看出事情的本质;而“南杨”杨溥除了能力之外,更以谨慎行为和优秀品格著称。

举个例子,杨溥入内阁之后,为人非常恭敬,他上朝时总喜欢低着头沿着墙根前行。后来,即使杨溥当上了内阁首辅,他见到再小的官员,也都会躬身行礼,没有半点傲气。

有一次,杨溥的儿子从湖北老家来到北京看望杨溥,杨溥问儿子:“你路上经过这么多郡县,可听闻哪个县令的官声比较好?”

儿子回答说:“我路过天台县时,觉得天台县县令范理非常不好。”

杨溥比较好奇,问儿子为什么。儿子回答说:“范理招待我一点都不尽心。”杨溥便将范理这个名字记在了心上,史载:

文定(杨溥的谥号)默识之,即升德安知府。甚有惠政,民到今颂之。再擢为贵州左布政使……

意思是,接下来,杨溥立即擢升范理担任德安知府,范理在德安很快做出了政绩,杨溥又擢升他为贵州布政使。

若干年后,杨溥病逝,范理穿孝服来祭奠杨溥,在杨溥坟前,范理嚎啕大哭,感谢他的深明大义。

《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意思是,当管理者自身的品格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下面的人深受其影响。

杨溥,正是“持身以正”之人。这就是后人所谓的“相度”。

四、大明落残阳,老骥泪难支

明朝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仅仅在位10年。朱瞻基临终前,他把年仅9岁的太子朱祁镇托付给“三杨”,同年,朱祁镇登基,是为明英宗,改元正统。

明英宗朱祁镇虽然幼年登基,但志向“远大”,特别羡慕明朝太祖、太宗的丰功伟绩。正统初年,太皇太后张氏(明仁宗朱高炽之妻)尚未去世。内宫之中,由张氏全面主持;政务上全部依赖三杨。三杨虽然已经老迈,但都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携带。所以,明英宗在位的前几年,大明朝仍然持续着“仁宣之治”的盛景。

虽然明朝仍然强盛,但主管朝政的这些人却逐渐年迈,接下来几年,便逐一陨落。最先离开的是杨荣,正统五年,杨荣回乡扫墓,于半路上病重,而后病逝。杨荣是“三杨”之中年龄最小的,同时,他也是最幸运的,因为杨荣去世的时候,大明朝仍然处在强盛阶段。

紧接着,两年之后,太皇太后张氏去世。张氏的去世,让朱祁镇在礼法上再无人管束,他开始宠信宦官。王振等人迅速崛起。

从古至今,凡是幼年登基的帝王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等他们逐渐长大,便开始试图摆脱“老家伙”们给他的束缚。

朱祁镇也不例外,当他有了自己的嫡系人马之后,他开始用宦官集团来制衡内阁。此时的内阁,杨士奇和杨溥没有了皇帝的支持,则逐渐陷入被动。

正统七年,杨士奇的儿子杨稷杀人,王振等人趁机攻击杨士奇。杨士奇不得不引咎辞职,不久后病逝。

杨士奇的离去,大明政局更是雪上加霜。王振将朝堂上弄的乌烟瘴气,官吏们为了巴结官宦,开始贪污行贿,盘剥百姓,大明朝开始逐渐走向衰落。杨溥虽然接任杨士奇,做了7年的内阁首辅,但这7年,他的处境可谓“独木难支”。尽管杨溥提拔了曹鼐、苗衷、陈循等人,但这些人尚不足以制衡王振。

所以,作为“三杨”中坚持到最后的一个,杨溥只能眼看着宦官弄权、朝局污秽,却无能为力。

这期间,杨溥多次向明英宗朱祁镇提出告老还乡,但都被朱祁镇拒绝。这时的杨溥,仿佛是大明王朝盛世的最后一抹残阳,看似“光鲜”仍在,却无法挽回接下来的黯淡。

独木难支、无能为力、心力交瘁、回天乏术、力不从心、绠短汲深。笔者能想到的此类词汇,全部用在杨溥身上,也并不为过。

正统十一年(1446年)七月十四日,75岁的杨溥病危,他去世前,朱祁镇没有来探望,杨溥一肚子肺腑之言,只能带到坟墓中去。

朱祁镇为了彰显自己对老臣的“尊重”,为杨溥辍朝一日,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定”。

《桃花扇》中有一句著名的话: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杨溥是“三杨”中入阁最晚的,也是最后一个去世的,同时,他也是最悲情的人物。因为看到了大明朝由盛转衰的过程。

杨溥去世后,再无人劝说朱祁镇,三年后,朱祁镇在王振的忽悠下,学习太祖太宗御驾亲征,结果,惨遭“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大明朝精锐尽失,勋贵折戟。在此后的一百余年里,明朝虽有中兴的机会,但再未出现盛世。

《论语》云: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杨溥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一个兢兢业业的人。可是,他最后却成了一个悲情的人。在笔者看来,杨溥虽是盛世的残阳,但他也曾经绚烂过。

读懂“三杨”,就读懂了一半明初的历史。而读懂杨溥,就读懂了“三杨”。

本文为博史通今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