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下第十三章~二十六章

尽心下第十三章~二十六章

00:00
12:24
  14.13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4.14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14.15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14.16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14.17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
  14.18孟子曰: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
  14.19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殒厥问。文王也。
  14.20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4.21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14.22高子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
  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以追蠡。
  曰:是奚足哉?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
  14.23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
  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14.24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14.25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
  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何谓善?何谓信?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14.26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