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0月17日-18日在京举行。作为参会专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丝路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耀明对近年来科技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深有感触。
吉尔吉斯斯坦是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亚国家,为了帮助当地农村人口喝上洁净的饮用水,李耀明带领的团队为吉尔吉斯斯坦定制研发了成套膜技术净化集中供水站,如今,11个净水站覆盖该国7个州,惠及近2万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他透露,这样的净水站有望在中亚其他国家推广。
净水站实现7个州全覆盖,惠及近2万人
新京报:为了保障吉尔吉斯斯坦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新疆生地所研发了分布式成套膜技术净化集中供水站。最初科研人员是如何注意到这个问题的?
李耀明:中亚国家和我国新疆一样,处于干旱区,水是最核心的一个问题。2016年,我们在吉尔吉斯斯坦进行水环境水资源调查,了解七个州五六十条河流的水质情况、水资源分布情况等。最初,我们更多考虑的是科学问题,开着车跑野外,到各个山里取水进行研究。后来跟当地居民接触多了,他们向我们反映饮用水水质的问题,我们实际用水时也有切身感受,一些水要沉淀很久才能烧开饮用。
吉尔吉斯斯坦是山地国家,水资源并不缺乏,但由于相对落后,其农村地区并没有基础供水设施,老百姓喝水得从河里、渠里或者井里取水源,而这些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有的水看起来干净,但有可能存在重金属、微生物、悬浮物超标等问题;有的水很浑浊,这部分水甚至不用拿到实验室化验,肉眼看就知道有问题。喝了这样的水,当地部分百姓患上脑炎、肠炎等疾病。
以往一些国际组织也通过建设大型工程项目提供过资助,但无论建设自来水厂还是集中供水管道,都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因为吉尔吉斯斯坦人口只有六百多万,约66%生活在农村地区,且居住比较分散,人口少的村落只有几十户人家,所以为每个村建集中供水管道不太现实。
当地百姓提出问题后,我们也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合作解决当地的民生问题,所以我们基于国内原有的工作基础,和国内一些单位联合研发了成套的净水站系统。
新京报:净水站系统建设的覆盖面有多大?
李耀明:2018年,我们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附近的一个村建立了第一个净水站,它就位于去机场的路上,具有示范性。这个村子地处农业灌区,百姓家中打了二十几米深的潜水井,但农业灌溉用水和旱厕的水会下渗到取水层,形成交叉污染,部分指标严重超标。
净水站设备可以对水进行软化、过滤、净化,去除水中各类细菌、沉淀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用到的反渗透原理和家用净水机是一样的,但相比家用净水机规模更大、成本更低。村里安装上这套系统,一天可以供几吨水,村民可以直接接水做饭、烧水饮用。
此后,通过“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的支持,截至2022年,我们又陆续在吉尔吉斯斯坦全国7个州的10个地点设置了点位,包括养老院等,受益总人群近2万。
净水站系统有望在中亚其他国家推广
新京报:科研人员在研发上进行了哪些因地制宜的尝试?
李耀明:市场上一直有净水设备,但规模和质量可靠性达不到当地的需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我们对设备进行了适应性的集成研发。为降低维护成本,我们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将模块在国内组装好后运送过去,再给当地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即可安装运行。
由于吉尔吉斯斯坦的水质条件差异非常大,有的地方可能是氟超标,有的地方可能是一些重金属超标等,所以我们做的不是批量的产品,而是定制化的产品,设备净化过滤系统是有针对性的,否则过滤膜等耗材的更换频率较高,会造成运行维护成本的增加,我们现在提供的设备大概两年左右更换一次就可以。
新京报:未来这种净水站系统是否可以推广到更大的区域?
李耀明:我们希望能进一步扩大示范范围。目前,我们免费提供设备,下一步希望当地的企业慢慢加入,建立市场化机制。这样一来,核心的反渗透膜等可以从中国进口,其他配套产品可以由当地企业生产,以降低成本,将“输血模式”变成“造血模式”。11月,双方将举行对接会,当地一些环保相关的企业将和我国国内相关企业对接,建立可持续的机制。
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其他中亚国家的情况也基本类似,我们希望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起来的这套机制可以在其他国家复制推广。另外,如果吉尔吉斯斯坦实施的效果比较好,可以建立区域性的维护保障中心,提供配件和技术服务。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这一项目的意义?
李耀明:中亚是我国的近邻,也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新疆和中亚国家山水相连,都处在一个自然地理区,气候状况、环境条件都是类似的。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这一项目的投资规模虽然只有几百万元,和大的工程相比可谓是九牛一毛,但它和老百姓直接相关。我们提供设备和技术,最终产生的效果当地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他们也向我们表示,洁净水供应后,出现痢疾等疾病的情况大大减少。
和“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建设野外台站
新京报:新疆生地所还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建设了生态系统野外观测和研究站,目前进展如何?
李耀明:我们所曾参加中亚地区综合性科学考察的生态系统调查项目,包括自然环境、土壤、植被、大气、河流等,这是了解中亚区域气候环境和自然条件的重要手段。我负责在中亚地区建立野外观测台站的任务,比如自动气象站等。
目前我们已经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和伊朗、蒙古建设了19个观测点位。依托监测研究站,我们还开展了实验示范项目,这些站点成了中国跟相关国家合作的实验基地。
新京报:这些野外监测站获取的数据应用于科研,将着力解决哪些问题?
李耀明:这些站点侧重于基础数据的收集,包括降水、温度等气象数据,还有涡度通量等,这些数据是我们和中亚合作伙伴共享的,大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可以助力自然灾害的监测、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等。
我们还建设了实验样地,对中国向中亚国家提供的膜下滴灌等技术进行实验示范。同时,依托野外台站拓展项目类型,利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与哈萨克斯坦合作开展智慧农业等。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