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团在新津、崇州调研。
10月16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活动在成都启动,值得一提的是,当天正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
四川是国家战略大后方和农业大省,农耕历史悠久,特色资源富集,近年来,四川粮食产量连续3年保持700亿斤以上。
启动仪式结束后,“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记者采访团前往四川两大农业重镇——新津、崇州市,正式开启此次调研行,寻路四川农业稳中向好,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的内生动力。
采访团调研天府农博园
这里给禾苗“定制”阳光
把传统种植效率提高了100倍
采访团走进位于成都新津的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丰收,是博览园里的关键词,金灿灿的小麦、绿油油的蔬菜……你看到的是沉甸甸的丰收,就是五彩斑斓的百色“丰”景。
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规划面积113平方千米,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拓展区和四川农博会的永久举办地,被赋予立足成都、面向川渝、服务全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农业博览综合服务平台职能。
天府农博园
在农博魔法的LED人工光植物工厂,这里奶油生菜、小白菜等品种郁郁葱葱,长势良好,蔬菜们住在层层叠叠的“楼房”里。该工厂利用农业智慧系统,对植物生长的“温、光、湿、水、气、肥”进行选择性控制,给植物“定制阳光”。
LED人工光植物工厂
它利用人工可控设备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实现净菜周年连续高效产出。采用人工光多层栽培工艺,深液流灌溉技术,并实现叶菜自动化采收和定植。
“植物工厂”工作人员表示,“植物工厂”的蔬菜在口感方面与普通栽培的几乎没有差别,同时采用立体农业技术,通过AI智能机器人种植、管控、实现农作物多层栽培,是传统种植方式效率的100倍。
LED人工光植物工厂
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按照“田间地头办农博”理念,构建“室内展馆+室外展场+林盘展区+大田展区”博览空间,打造“永不落幕的田园农博盛宴、永续发展的乡村振兴典范”。
截至目前,园区引进新希望智慧养殖、58科技农业全国总部、新途远·共享农庄等产业化项目48个,联动30余个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以上。
采访团调研天府农博园
采访团调研天府农博园
科技助力天府粮仓
预计今年产粮食17.5万吨
从天府农博园离开,记者团随后驱车来到位于崇州市的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上个月这里刚结束32万亩水稻开镰收割,空气中还残留着麦谷的清香和丰收的喜悦。
作为四川的“米袋子”,2023年崇州市优质水稻种植面积32万亩,预计产量17.5万吨,目前,崇州已形成集优质粮油种植、粮食烘干、粮食仓储、产品加工、品牌培育、产品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崇州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
走进崇州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这是本地一家从事粮食规模种植、粮油烘干仓储、大米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合作社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率先在全国成立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四川崇州“农业共营制”的发源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乡村,扎根农业,“90后”女孩王伶俐是这里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在崇州,像王伶俐这样的农业职业经理人约有2800余名,上岗前,他们需要参加考证、培训、播种、育秧、机械操作。
王伶俐介绍,目前合作社已建成粮食烘储中心,日烘干粮食240吨、储藏粮食2000吨,建成日处理10吨大米加工生产线,2021年,杨柳合作社入社农户每亩分红812元,截止到2022年底,合作社固定资产达到914万元。
据了解,截至目前,崇州已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265个、粮食规模化经营率90%,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160家、社会化服务覆盖率95%。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欢迎大学生们。”王伶俐介绍,目前她的团队已经有10位年轻的职业经理人,最年轻的成员24岁。“未来,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来天府粮仓看看,这里不光有好风景,而且大有可为。”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芝文透露,下一步,四川力争到2025年、2030年全省粮食产量分别达730亿斤和750亿斤,用三年时间建成国省市现代农业园区1000个、国省级现代产业集群30个以上。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