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晚报】政策都在应出尽出!可惜市场已经麻木了(10.16)

【投资晚报】政策都在应出尽出!可惜市场已经麻木了(10.16)

00:00
04:45

要降印花税,降了50%;要限制大股东减持,最近三年没有分红的大股东不得减持;要停IPO,也阶段性收紧了;要郭嘉队入场抄底,汇金增持四大行了;觉得融券做空不公平,提高融券保证金比例限制做空了;觉得存量房贷利率太高,下调了;

像这种要啥利好就有啥利好的情况,历史上都是非常少见的。大家还想要什么政策,不妨都说出来,可能很快就能实现。

如此多的利好政策出台,股价毫无反应。但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出了利空,我们第一个抢着买单。市场对利好已经麻木了,大家也都麻木了。

A股仿佛进入了三体的“乱纪元”。业绩好的跌,业绩不好的更要跌,甚至还时不时搞出几个闪崩的。

今天闪崩的是海天味业,开盘不到半小时就冲跌停了,收盘跌7.89%。传海天三季度的业绩不及预期。海天的业绩确实有点差,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6.2%,二季度净利润同比-11.74%,三季度低于预期也不奇怪。

YQ 放开之后,餐饮行业快速复苏,却没有带动海天调味品的业绩增长,业绩逆势下滑更多还是海天自己的经营问题。看来之前的“配料双标门”事件,给海天的品牌声誉影响很大。

数据来源:海天味业财报

业绩差跌就算了,业绩好也跌。比如刚刚披露三季度业绩的航宇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0%左右,如果剔除股权激励支付费用,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速有50%左右。但这样的高增速下,股价仍然是持续地跌,都麻了。

数据来源:航宇科技财报

最近不断出现闪崩的股票,多数都是机构重仓股或者外资重仓股。基建的铁建、中建、军工的紫光国微、中航重机,消费的中免、海天味业、洋河股份,新能源的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等。

别看这些股票跌得惨,同属于一个行业的有些股票就没啥事,甚至还能逆势大涨。比如基建的亚夏股份、军工的新余国科等。同属一个行业,业绩分化能有如此之大吗?极个别可能会有,但一般是不会有的。它们跟主流龙头公司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1、非机构重仓,打开软件都找不到几篇正儿八经的研报,有也是几年前的

2、市值很小,在MSCI等外资长期跟踪的指数里面占比权重很低甚至没有,所以不是外资的重仓股

从资金面的角度看,机构现在是没啥增量资金了,现在还能坚持定投买的投资者很少。就算肯定投,也有相当一部分不买主动型基金了,转投指数ETF去了。其次,外资最近是天天减仓,之前重仓的越多,现在减仓的就越狠。最后,最近新发的基金多数都是“小盘”类的,比如中证2000指数ETF。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最近被外资和机构重仓的大盘股,不断失血被卖出。虽然有部分资金通过指数ETF定投进入市场,但也是杯水车薪。相反,小盘股的卖出力量很少,却也能获得部分指数ETF定投的资金,再加上量化基金和游资的助涨杀跌,最近市场风格彻底倒向了小盘股,大盘股这边每天至少一个龙头股闪崩。

这种现象是非常不合理的,大家都知道,经济大环境越是恶劣,龙头公司的优势越大。龙头公司相比小公司,拥有资金优势、规模优势、技术优势等,更容易熬过寒冬。从基本面的角度看,应该是要多选择龙头公司。

看隔壁美股也是如此,前几年代表科技大盘股的纳斯达克100指数,跟代表小盘股的罗素2000指数走势是差不多的,但今年以来两者一个涨,一个跌,美股的龙头大盘股的表现整体要比小盘股强

数据来源:Wind

但是A股不按这规则来,代表小公司的微盘股指数不断涨,因为里面很多公司还是亏损的,所以PE估值是-197倍。而代表龙头股的茅指数则不断跌,PE估值已经跌到20倍PE了

数据来源:Wind

回到文章开头,其实最近不是没有利好政策,经济也没有进一步往下滑。但是大家都已经被跌怕了,或者敢加仓的也已经没子弹了,所以才出现了市场对利好麻木的状态。

现在看来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要么是让股价自然下跌,市场自然寻底,让那些想卖的人全部卖掉。要么就是成立平准基金,人为地加大短期股票的买入量,扭转现在股价螺旋下跌的惨况。一根大阳线,千军万马来相见。靠市场自己扭转这个预期是非常难且痛苦的,必要时还是得靠政府主动干预。

......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当下142857

    海天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