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2023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引领新风尚·欢跃新时代”北京广场舞大会暨第十八届“舞动北京”群众舞蹈大赛广场舞颁奖展演在月坛体育馆圆满落幕,15个舞蹈节目进行了展示。展演活动现场公布了此前总决赛的评选结果,共有96支队伍分别获得金、银、铜奖。
北京市文化馆副馆长张巍告诉新京报记者,大赛于今年3月启动,广场舞蹈赛事部分已经全部结束,11月还将举办舞台舞蹈赛事的选拔活动。
“相较于比赛结果,队员友谊更珍贵”
13日19时许,颁奖展演开始前,新京报记者在北京月坛体育馆看到,多名着装华美、体态优雅的参赛队员在后台准备上场,有的队伍还在抓紧时间彩排,练习舞蹈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参赛队员并非全是中老年群体,其中不乏平均年龄在十岁以下的少年队伍和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
19时30分,由西城区文化馆、大兴区文化馆作为选送单位,西城区文化馆舞蹈团、大兴区文化活动服务中心、萌七艺术中心舞蹈团、石景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带来的《青春恰时来》拉开了展演的帷幕。萌七艺术中心舞蹈团的孩子们身穿蓝白色相间的服饰,双手戴有紫色的亮片装饰,站在队伍第一排。
音乐声响起,孩子们迅速跑到舞台中央,现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萌七艺术中心舞蹈团队员李晨瑀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11岁,从今年7月就开始排练这个节目,“隔一天排练一次,一次3个小时左右,一般都在晚上放学后。爷爷奶奶们都在努力跳舞、练习,我们在他们的感染下,即便辛苦,也会时刻为自己加油鼓劲。”
李晨瑀表示,《青春恰时来》展现了从少年到青年再到老年的过程,他们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表现活泼、积极的精神状态。
除了少年群体外,由北京体育大学Streetrock街舞社和霹雳舞专业的学生组成的青年街舞团体也参与了此次比赛。在节目《方圆》中,他们身着蓝色和黑色服装,通过一系列的队形变换和不同的街舞动作,展现出大学生的青春活力。
队员张洋龙告诉新京报记者,节目灵感来自于2013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他们想通过这段舞蹈传递出做人要“内方外圆”的古代哲学思想。“‘方圆’思想无处不在,我们在练舞之初,队伍的磨合也是一个从‘方’到‘圆’的过程。相较于比赛结果,队员们在磨合中产生的深厚友谊更加宝贵。”
“对舞蹈的热爱,让我们坚持下来”
新京报记者还注意到,此次大赛的参赛节目主题非常丰富:节目《梅花赋》以梅花为主题,用曼妙的身姿、灵动的舞扇展现中华古典意蕴与神采;《蜂盛蜜匀》以家乡特色蜂产业为主题;而极具地域特色的原创广场舞《爱在拒马河》则以房山拒马河为素材原型创作。
“情在拒马河,根在拒马河,就像母亲的嘱托。”悠扬婉转的歌声,讲述“大美房山”的故事。山茶花舞蹈队38位队员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下,闪闪发光。
队员张润红告诉新京报记者,山茶花舞蹈队成立于1972年,队员平均年龄58岁,不少队员来自昆明少数民族,如彝族、哈尼族、白族、壮族等,“那边有很多山茶花,因此舞蹈队便以山茶花命名。”
据她介绍,山茶花舞蹈队从今年7月上旬开始筹备比赛,后来遇到了“7·31”北京暴雨,房山受灾,排练也一度被迫中断。大家一边努力恢复生活秩序,一边想办法抓紧时间练习舞蹈。“在排练过程中,有很多队员生病了,有‘一阳’的,还有‘二阳’的。虽然时间非常紧张,但我们还是完成了,过程很辛苦,但对舞蹈的热爱让我们坚持下来了。”
“让首都市民能够幸福、快乐地舞起来”
北京市文化馆团队管理负责人原亮告诉新京报记者,大赛中舞蹈节目的灵感都来自于参赛队伍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感悟。参赛队员在专业指导下,从示范教材中学习技巧、吸取经验,经历了无数次排练、修改,克服了各种困难、挑战,付出了无数汗水和心血,只为了在舞台上呈现出最完美的一面。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大赛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市文化馆、北京舞蹈学院、北京舞蹈家协会、新京报社主办,北京市各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各区文化馆承办,北京市各区舞蹈家协会协办。
北京市文化馆副馆长张巍表示,大赛以“引领新风尚·欢跃新时代”为主题,以群众广场舞蹈赛事、舞台舞蹈赛事活动、广场舞教材征集、优秀作品展演及优秀舞蹈作品全国推介五项工作为主要内容,依托各区文化馆,市、区、街乡、村社四级联动,共设置17个分赛区,1046支舞队入围海选,通过30场线上网络赛、14场线下落地赛,评选出百支优秀广场舞队晋级总决赛。
活动力争惠及更多基层社区和乡村普通百姓,将首都各界基层舞蹈爱好者组织起来,举办百姓自己的舞蹈盛会,展现首都市民新风貌。通过基层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在丰富百姓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挖掘优质舞蹈队伍,展现新时代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的创作高度。
“此次广场舞大赛最重要的不是成绩,市民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其实是最感染我的。让首都市民能够幸福、快乐地舞起来,也是我们最终的办赛目的。”张巍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