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2月,我军第一次评衔工作正式启动,为了让这次评衔工作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上决定成立一个评衔委员会,专门负责这次评衔工作。
评衔委员会一共由5名成员组成,毛泽东亲自点将彭、罗二人,担当此次评衔工作的总负责人,另外三人分别是徐立清、宋任穷和赖传珠。
在首次评衔工作中,原本大家都想给毛泽东评大元帅军衔,但他却主动“让衔”,并提出所有在地方工作的同志,一律都不准参加军衔评定。
很多军队高级将领也都表现出了高风亮节,比如主持评衔工作的罗荣桓,在得知自己评上元帅军衔时,第一反应是给党中央和毛泽东写信,希望不要授予自己元帅军衔。
除此之外,徐帅、叶帅、许光达大将等,也都主动向党中央申请降衔。与之相反的是有3个人,他们在得知军衔和预期不符时,第一反应居然是闹情绪,甚至还曾一度闹到了中央。
擅打硬仗的一代战将王近山
王近山是湖北黄安人,父母都是当地的贫苦农民,8岁起就开始给地主家放牛,年仅13岁时就开始当长工谋生了。
1930年,红军路过王近山的家乡时,当他听说这是一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队伍后,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红军。
王近山性格果敢,参加战斗时勇猛无比,很快就从一名普通战士被提拔为排长、连长,最终在20岁时就当上了红军师长。
在指挥对敌作战期间,王近山敢于靠前指挥,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每一次都能给予敌人重创,为此他还获得了一个“王疯子”的绰号。
无论是在反“围剿”战斗还是长征时期,王近山作为红军中的优秀指挥员,他始终以一名普通战斗员要求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骁勇善战的战将。
后来,王近山在抗战、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三大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1955年,在全军第一次大授予时期,评衔委员会经过最终商议,决定给他授予开国中将军衔。
不过,当王近山得知这个消息后却十分不满,他认为自己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都应该授予更高的军衔,所以一气之下闹到了毛泽东那里。
后来,经过组织的一番劝解,王近山终于想通了,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后来欣然接受了组织上授予自己的军衔。
作战勇猛声威远振的“王老虎”
“王老虎”是开国中将王必成的外号,早在新四军时期,王必成率领的第1支队堪称一支打起仗来不要命的劲旅,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大捷。
尤其是延陵大捷之后,第1支队更是声名远播,被老百姓称为战无不胜的“老虎团”,而王必成也获得了“王老虎”的雅称。
王必成老家在湖北麻城,他小时候虽然上过几年私塾,后来却因为家庭出现了变故不得不就此辍学。此后,他加入了当地的农民组织,并在历次农民运动中都有十分出色的表现。
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王必成以过人的勇气和才能,走上了我军指挥员的岗位。后来,在华野期间,王必成曾创造了歼灭敌军2.5万人的辉煌战绩。
按理来说,王必成已经拥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思想方面也应该十分成熟,可是在被评为开国中将之际,他却认为给自己评的军衔太低了,为此还发了很多牢骚,甚至逢人便诉苦。
最终,在陈老总的劝说之下,王必成才接受了组织的安排,不过他的内心深处依然十分不忿,但木已成舟也只能默默接受了。
37岁由师长直升司令的“三猛”将军
在一封尘封已久的军事资料中,曾这样评价钟伟及其率领的部队:“该师战斗经验丰富并最有朝气,在战斗过程中以猛打、猛冲、猛追而称。”
这支队伍便是钟伟率领的第二纵队第5师,系我军在东北的部队中头等主力师,而钟伟正是该师的师长。
他从1926年投身于农民运动起,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始终战斗在主力部队,在反“围剿”、反“三路”和“六路”围攻战斗中,都拥有十分出色的表现。
解放战争爆发之后,钟伟根据军委命令率部挺进东北,他率领的第5师以作战勇猛而著称,甚至还获得了“头等主力师”的称号。
1948年初,在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钟伟,由一名师长以火箭式的速度,被提拔为12纵的司令员,这一年他才37岁。
全军授衔时期,评衔委员会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授予钟伟开国少将军衔,这一决定令钟伟十分愤慨,不过组织上也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即安于现状、急于享乐,他也只好无奈地接受了。
【参考资料】
《一代战将王近山》
《王必成在苏中战斗的岁月》
《开国中将王近山的跌宕人生》
《让数字诉说辉煌一一走近共和国开国少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