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援:浅析巴以冲突——一个睚眦必报民族的爱恨情仇

罗援:浅析巴以冲突——一个睚眦必报民族的爱恨情仇

00:00
06:04

引子:2014年6月21日至29日,我作为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率团访问以色列,没想到我们一下飞机,接待方没有接我们去住宿的宾馆,而是直接把我们送到了戈兰高地参观,由一位退役中校给我们介绍四次中东战争的情况和叙以边境的现状。可见,以色列是一个“记仇”,并随时准备“复仇”的国家。

近日,巴以问题再次成为国际舆论的最大热点。目前以色列已动员大军并蓄势待发,即将从地面攻入加沙地带,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一触即发。

而就在此刻,以色列国防部长葛朗特说:“我们将对加沙地带实施全面围困……没有电、没有粮食、没有水、没有燃料——全部封锁。” 此番言论使国际社会忧心忡忡。

在本届以色列内阁中,“犹太力量党”领袖本格维尔,“犹太复国主义党”领袖斯莫特里赫都担任了要职。

本格维尔作为国家安全部部长,多次组织闯入清真寺向巴勒斯坦人示威,造成严重冲突,死伤人数都在数十人上下。甚至连阿拉伯世界第三圣地阿克萨清真寺,本格维尔都照闯不误。而就在今年5月,以色列空袭加沙地带造成13人死亡、20人受伤,本格维尔居然公开表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斯莫特里赫作为财政部长,手握约旦河西岸犹太人新建定居点的审批权。上任半年时间内,疯狂通过了13082套犹太定居点住房的建设申请,超过了过去近3年的总和。这个增长数量甚至让以色列的盟友都感到不安,他们纷纷来规劝以色列,但斯莫特里赫不为所动,公开反驳称“没有人有资格在人权问题上对我们说三道四”。

斯莫特里赫还主张将巴勒斯坦人驱逐出约旦河西岸,甚至将获得以色列公民身份的阿拉伯人也全部驱逐。

至于沙特和以色列最近在谈的建交问题,斯莫特里赫更是连内塔尼亚胡的面子都不给,号称“以色列一寸土地都不会让给阿拉伯人”。

仅在今年内,以政府内的这两位“卧龙凤雏”,就造成大量巴勒斯坦人伤亡和流离失所,还以超常规的速度扩建犹太人定居点。

各位想一想,巴勒斯坦人最基本的生存权都得不到保障,他们能长期忍气吞声吗?

为什么一贯以“大屠杀受害者”身份示人的以色列国家,竟会产生如此激进的行为呢?这背后不可忽视的原因,恐怕还是来自美国的影响和怂恿。

我们不妨先提一个问题:以色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答案肯定是多种多样的。有人说它是“犹太人回归应许之地,建立的国家”。也有人说它是“列强殖民中东,造成的后遗症”,众说纷纭。

但起码有一个答案是不容置疑的,即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铁哥们,是安插在中东的一颗棋子,是美国利益在中东的重要执行者。

那美国在中东地区设置这个棋子的目的是什么呢?

在冷战时期,美国需要让以色列维持强大的军事存在,用以压制阿拉伯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通过对这些国家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它们倒向苏联。而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则是将以色列作为牵制阿拉伯国家的工具。

回想1956年,以色列与英法一起进攻埃及的纳赛尔新政府。1967年,以色列在“六日战争”中取得胜利,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加沙、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这对进步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势力、特别是叙利亚和埃及的民族主义势力来说,是一次重大打击。也正是在这场战争之后,美以盟友关系正式确立。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色列介入黎巴嫩内战。1978年,以色列直接入侵黎巴嫩。1982年,以色列占领贝鲁特并进行了地毯式轰炸。

既然在美国的全球霸权中,以色列是这样一个定位,那么在美国看来,以色列当然是越仇视阿拉伯人就越好,要是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和平共处了,那美国还上哪里去找制衡阿拉伯人的棋子呢?

所以说,面对趋于疯狂的以色列极右翼势力,美国官方往往只是“小骂大帮忙”,甚至是“不骂只帮忙”。

在利库德集团崛起之前,以色列工党及其前身以色列的工人党曾执政30年之久。冷战结束后,以色列工党逐渐成为了一个主张巴以和平共存的党派。虽然这种和平共存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味道,比如他们要求新建的巴勒斯坦国不可以拥有军队。但即便如此,美国仍感觉不放心,很快就抛弃了以色列工党和整个左翼,转而拥抱利库德集团所代表的右翼。

至于这些右翼越来越极端化,这对美国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以色列离美国远着呢。甚至可以说,以色列变得越极端化、越仇视阿拉伯世界,美国才能越安心、越踏实……

巴以冲突反复上演,根本原因是中东和平进程偏离正确轨道,“两国方案”基础不断受到侵蚀,联合国相关决议没有得到切实执行,以色列的偏袒者和后台老板——美国难逃其咎。

中国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共同的朋友,中国对巴以紧张局势加剧和暴力升级表示关切,呼吁各方立即停火,保护平民,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

“保护平民”当然也包括保护以色列平民和巴勒斯坦平民,同时也表明中国不支持哈马斯方面针对以色列平民的行动。

中国对于以色列曾经给予中国的一些援助心存感激,但以色列最近在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安全关切方面的一些做法也值得反省。特别是以色列在与巴勒斯坦关系问题上,长期坚持的冤怨相报、睚眦必报,不惜以平民的生命为代价的思维模式,应该换一个思路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万古青帝秦轩秦长青

    备受迫害者一旦手握力量,很可能反噬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