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快评:坐电梯“无痛爬山”,旅游服务也得直达“痛点”

正观快评:坐电梯“无痛爬山”,旅游服务也得直达“痛点”

00:00
02:49

这两天,“浙江多个景区实现无痛爬山”的相关话题引起热议。有网友发出一段杭州淳安天屿山的登山视频。视频中,一条长长的自动扶梯架设在山石之间,扶梯两侧喷洒着水雾,游客沿着扶梯,一路观赏美景,一路被送上山。“山一步没爬,景一处不落!”有网友点赞景区的设计暖心,也有人质疑:“这么爬山还有乐趣吗?”

徒步登山,有人乐在其中,也有人因年龄、身体素质而陷于“苦旅”。考虑到游客的实际需求,景区决定修建电梯,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多一条路”,让他们自行选择更适合的登山方式。这样做更具人性化,也更符合多元化服务理念。

“无痛爬山”得到了不少点赞。但也有人认为,爬山如果变成像逛商场一样的“逛山”,会失去很多乐趣。实际上,“无痛爬山”问题见仁见智,争执双方各有各的道理,不应走向对立。

公众价值日益多元化,选择旅游方式时,有人喜欢高强度的“特种兵式旅游”,也有人倾向于悠闲的“慢慢溜达”,从形式到意义,旅行的乐趣从来不是千篇一律。爬山还是乘梯,人们各凭喜好、各取所需,有何不可?况且,观光电梯也不都是“一步到位”,很多只是部分路段可以乘坐电梯,如果游客想中途转乘,可能还要步行到电梯搭乘点。本质上,坐电梯爬山取代不了徒步爬山,无非是多了一个包容性选项。人人实现“登顶自由”,何乐而不为?

与其撕扯旅游乐趣的“灵魂”问题,我们的态度更要明确——不反对景区加装电梯,并不意味着要一概支持。

崇山峻岭中冒出一条现代化电梯,多少有些违和,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也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装电梯。例如,山体地形适不适合建造电梯?电梯坡度多少合适,会不会埋下安全隐患?生态环境有其脆弱性,景区大费周章地修电梯会不会破坏自然景观?电梯的运营成本与景区的实际营收该怎样平衡?

对于这些问题,必须予以周全、慎重的考虑,特别对于一些涉及名胜古迹、自然遗产的景区,更要做好调查和环评,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才能让观光电梯发挥积极作用,让“人不动景动”等新派爬山方式走得更远、更好。

游客可以“无痛爬山”,旅游服务也应该直达“痛点”。各地景区应重视提升现有基础性服务的品质,打击“隐形消费”“筑墙挡景”等一系列旅游乱象,让游客乐意来、留得住、购得欢、体验好,以此激活旅游市场“一池春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