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为你揭示,“关系”是如何深刻影响历史发展的。
精华笔记
一、什么是信-任型君臣关系
1.信-任型君臣关系的表现:
第一,能够“与上卧起”、“出则骖乘”。臣下和嫔妃,能经常出入皇帝卧室侍奉皇帝,或者驾车出行时能和皇帝同坐一辆车,就表示受信任。因为在过去,无论是皇帝的寝宫,还是出行时的车驾,都是非常私密的个人空间,如果臣下能进入其中与皇帝进行面对面地沟通,自然表示十分受信任。
第二,能够获得皇帝的额外赏赐,让皇帝到家里做客。当时西汉官员工资普遍不高,皇帝会有各种定期赏赐、庆典赏赐、功劳赏赐。当然,受信任的官员除了这些常规赏赐之外,还会经常获得各种额外赏赐,并获得皇帝上门做客的殊荣。
2、信-任型君臣关系的内涵:
作者将君臣关系分为了两类:“礼仪型君臣关系”及“信-任型君臣关系”。
在帝国体制下,大部分臣下是通过进入官僚体系和皇帝建立君臣关系的,但是帝国官员千千万,能真正进入皇帝视野的官员是很少的,大多数官员穷其一生,不过是通过文书的上传下达和皇帝维持某种联系罢了,作者将这种普遍性的君臣关系称为“礼仪型君臣关系”。
无论是皇帝为了加强统治,还是臣下为了施展抱负,都有动力在一般礼仪型君臣关系之上,去追求一种更加亲密的关系。作者将这种极少数臣下与皇帝之间发展出的亲密关系,概括为“信-任型君臣关系”。当然,臣下受皇帝信任的程度也有亲疏远近之别,其中最极致的信任关系被称为“宠”。
二、信-任型君臣关系如何建立和终结
1、君臣信-任型君臣关系是如何建立的:
首先,要有与皇帝有长期共同生活经历,日久自然生情。其次,与皇帝因缘际会,受到皇帝的宠爱。再次,就是通过投其所好,媚上以求宠。最后,如果你对治国理政有什么高见,还可以给皇帝上书言事,以言辞高论打动皇帝。
以上就是作者梳理出的一些“求宠”的典型路径,实践中“求宠”之法可能远不止这些,但究其根本都是投其所好罢了,即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当然,无论何种措施也不过为受宠增加一些可能罢了,还要再加上各种偶然的幸运,才能最终赢得皇帝的信任。
2、君臣信-任型君臣关系是如何终结的:
第一,君臣一方死亡了,信-任型关系自然终结。如果皇帝先死了,除非受临终委托担任辅政大臣,否则这种信任关系很难延续到新皇帝身上,“一朝天子一朝臣”才是历史的常态。至于宠臣能否善终,主要受制于和储君和大臣的关系,只有小心翼翼、维持好多方关系者方可能全身而退,现实中真正能做到的寥寥无几。
第二,皇帝变心了,信-任型君臣关系也就终结了。很多宠幸来得突然,去得也令人猝不及防。比如,武帝时期卫子夫曾备受宠幸,但最终也难免色衰而恩绝,毕竟后面还有“王夫人”“李夫人”“钩弋夫人”轮番等待宠幸。君臣之间亦如是,曾经的宠臣,一旦现实政治情势发生变化,很可能就会被无情地抛弃。
三、信-任型君臣关系的动力及深层历史意义
1、君臣双方建立信-任型关系的根本动力:
第一,从皇帝视角,主要是为了保障自身安全、满足个人偏好。首先,皇帝虽然是国家最有权力的人,但也有其脆弱一面,要想维护自身安全,有效统治帝国,必然需要一批值得信赖的臣子。其次,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有许多个人偏好需要满足,渴望身边有一些值得交心的朋友或长辈。
第二,从臣下视角,主要是为了获得各种好处。在帝制时代,皇帝掌握着一切名号、资源与利益的最终分配权,大臣想要快速获取高位,赢得皇帝的信任是一条终南捷径。此外,在帝制格局下,大臣想要施展抱负,也必须得到君主的信任,所谓“得君行道”,所以很多正直的大臣也会刻意迎合皇帝。
在帝制时代一君众臣万民的格局下,君臣双方的需求共同构成信—任关系存在的基础,并通过这个关系,重新分配社会名望和财富。
2、信-任型君臣关系如何深刻影响历史:
第一,“信任型君臣关系”为皇帝介入朝政提供了力量。
西汉一朝,皇帝虽然是最高权威,但实际日常政务主要是由丞相负责的,皇帝若想干预某事,需透过丞相来施加影响。这种格局,被历史学家称为“君相委托制”,最初对皇权形成了有效制约。历代皇帝,为了摆脱这种制约,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不断任用亲信,插手传统上由丞相负责的事务,以此扩张皇权。
第二,信任型君臣关系是全国行政得以实施的根本动力。
古代社会是熟人社会,处理日常事务时,明面上讲究按规章礼法办事,但暗地里其实更信奉关系,讲究看人办事。随着历史的演变,我们逐渐建立起了大一统的帝国,为了管理这个广土众民的大帝国,统治者逐渐摸索出一条最高效的治国利器,即官僚制。毕竟帝国太大了,靠皇帝及其亲属根本管不过来,只能找一群帮手,这就是官僚制的源头。那么官僚如何帮皇帝管理国家呢?依靠皇帝制定的各种法律和制度办事,大多数官僚据此与皇帝建立了“礼仪型君臣关系”。但是帝国太大了,绝大多数官僚对于皇帝都是陌生人,皇帝信不过,怎么办?培养一批亲信,即与个别臣下建立“信任型君臣关系”。
信—任型君臣关系,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是皇帝在利用熟人世界中形成的关系资源与行为方式,维护自身安全,进而统驭“陌生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当然,顺道还可以用来结男女之欢、申一己私意。而且,皇帝所“宠”的臣下,虽然常产生于熟人、亲友之间,却也并不限于此,具有半开放性,所以吸引无数臣民竞折腰,积极投身到“信任关系”的追求中。最终这种关系被复制到全国各个层级,实际上主宰了汉代国家,甚至后来帝制时代行政运转的基本逻辑。
书名:《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
作者:侯旭东
撰稿人:田晋文
撰稿人简介:资深媒体人
主 播:朗读者晟焕
策 划 编 辑:郑涵 王雨
总 编 辑:赵雅楠
打卡
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