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的张英聘,欢迎您收听崇贤馆与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二十四史》大师课。
阳明心学是王守仁创立的思想体系,其理论的核心就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明史·王守仁传》称“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阳明心学是中国古代心学体系的集大成者,在明以后的思想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影响深远。
王守仁生于1472年,卒于1528年。他字伯安,是浙江余姚人。因他曾在阳明洞读书、讲学,又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王守仁出身是官僚家庭,他的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他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具有丰富文化素养的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在弘治十二年,也就是1499年,他举进士,步入仕途。正德元年,也就是1506年,因事触怒宦官刘瑾,他就被谪放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在刘瑾伏诛之后,他又改任庐陵的知县,之后又历官南京刑部主事、南京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在正德十一年,他又迁任督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等地,剿灭南赣盗贼。在正德十四年,还平定了南昌宁王朱宸濠的叛乱,论功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晋封新建伯。他在嘉靖六年又以督察院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平定广西思恩、田州诸瑶叛乱,第二年病逝于江西南安。他在隆庆的时候追赠为新建侯,谥号是文成。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
王守仁是从弘治十八年开始授徒讲学,他通过书院的讲学传播他的学术思想。由于他教学有方,讲课又生动活泼,所以就吸引了大批的学生慕名前来向他求教。嘉靖元年到六年期间,是王守仁专事教育讲学活动的时期,也是他晚年发展学说创立学派的时期。他的著作《传习录》由原来的3卷增至5卷,一些重要论著如《稽山书院尊经阁记》《大学问》《答顾东桥书》等都是这个时期问世的。
到王守仁时期,明初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已经沦为僵化的教条和士大夫猎取功名的工具。所以在明代中期,在商品经济的诱惑下,传统的伦理纲常、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急剧变迁的社会现实,就使一些学者和文人开始意识到程朱理学无力解决社会面临的新问题,转而去寻找新的理论。阳明心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阳明心学体系的形成是源于王守仁对人生的感悟,也是他对时代的思考。王守仁在被谪贬到贵州龙场驿的五年当中,他身处万山之中,那里是穷荒绝域,这样的环境对他的刺激很大。他在“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苦思默想,忽悟“格物致知”当求诸心,所以他就主张从“格心”入手,来加强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唤起人们内在的良知。他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以对抗程朱学派的“理学”,具有反教条、反传统的意义。所以,学术史上把陆九渊和王守仁合称为陆王学派。
经过不断的思索,王守仁就建立了以“良知”为本体,以“致良知”为方法,以“知行合一”为特色的心学理论体系。他主要思想体现在:
一个是“破山中贼”与“破心中贼”。为了维护大明统治秩序,王守仁曾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镇压江西、福建、湖南、广东以及广西思恩、田州诸瑶之乱,他就深感“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民虽格面,未知格心”,比“山中贼”更具危害的是“心中贼”,因而必须在救治人心上下功夫,来挽救纲常的破坏、道德沦丧带来的社会危机。王守仁肯定“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他认为人心的“那一点良知”是“自家的准则”。任何事物都要放在良知面前衡量,以判断价值,决定取舍。那么这样一来,良知内涵的伦理道德规范就成为人们选择及行为的准则。他还说良知是一种本性为善的聪明睿智。聪明睿智人人都有,圣愚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聪明睿智,而在于能不能运用它。王守仁的良知说强调事上磨炼,强调开掘本体智慧,他企图通过唤发人们的良知,使人们自觉地践行道德的规范,来达到真正“破心中贼”的目的。
二是“心即理”“心外无理”。关于心的认识是阳明心学体系的理论基础。王守仁遵循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即理”的本体论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的理论命题。他还曾以著名的“山花明寂”之喻说明心和物的关系。他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又说:“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归宿是“心外无善”,他所谓的“心”及其“灵明知觉”不是一种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指纯然至善的道德良知。他强调良知、心、性、理皆同归于吾心,良知既是性是理,又是天赋人心固有的道德规范。
三是“致良知”。“致良知”是阳明心学最基本的理论。王守仁把孟子的“良知”说的内涵加以扩充,又对儒家认识论和修养观的思想加以继承和改造,可以说是他“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思想合乎逻辑的深化。由于“良知”在心中,是人人皆备,所以要达到对“良知”的把握,不需要向外用功,只要诚心正意,反省内求就可以,这是一种十分明确的道德修养的活动。“致良知”作为王守仁创立的道德修养论,它包括“体认良知”“实现良知”两个方面。“体认良知”指的是人本身的身心修养,它包括“正心”“顿悟”“克己”等等“心上的功夫”,它使先天固有的“良知本体”得以“复明”。“实现良知”实际上是道德见诸于行动的问题,也是修养的目的所在。
四是“知行合一”。理学就是以做圣人为目标的心性之学,因而它的知行观是讨论道德认识和道德践履的问题。王守仁在贵州龙场悟道的第二年,就应聘主持贵阳书院,提出了“知行合一”,他从“心即理”的观点出发,针对朱学知行脱节、空谈道德性命而不躬身践行的问题,提出了他的观点。他曾自道其“知行合一”的宗旨。他说:“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想的一念发动处,便既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激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这说明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的目的,是要求人们确立一个信念,只要人们在刚开始意念萌动时,就照“善”的道德规范去做,把不善消灭在思想萌动的状态中,要人们从思想到言行都符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
阳明心学的建立,标志着心学与事功学的统一和融合,它在强调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同时,强调知行合一、事上磨炼。阳明心学的诞生,适应了社会需要。然而由于王守仁心学过于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在理论上也存在着内在的矛盾,王守仁去世后,他的弟子门人对师说理解也开始分化,著名的有泰州学派,还有以地域划分的浙中派、江右派、南中派、楚中派、北方派和粤闽派等等。从分化的趋势来看,有的发展为独立的“异端”学派,有的则返归朱学,还有的则修正王学,有的则走向了经世务实之学。
好的,本期节目就说到这里了,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