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人体这根血管容易破裂!三个线索别大意了

每年10月,人体这根血管容易破裂!三个线索别大意了

00:00
05:48

轮胎鼓包,不仅影响行驶,更有随时爆胎的风险。血管也是如此,尤其是主动脉“鼓包”。

主动脉是全身最粗的血管,直接与心脏相连,一旦“鼓包”破裂,相当于血液循环中最核心的位置出现了险情。

每年10月起,主动脉“鼓包”的发生率会出现明显攀升,危险人群要多加小心。

《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告诉你如何在一年中的发病高峰护好身体里最粗的血管。

受访专家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 沈冬焱 主治医师 崔晓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刘健

主动脉破了,血液如同黄河决堤

主动脉从心脏的左心室发出,向上、向右再向下略呈弓状,在胸腔和腹腔内分出很多相对细的动脉,为全身各处输送血液。

主动脉管壁分3层:内膜、中膜、外膜。如果血流对准内膜的薄弱处引起破口,血液涌入内外膜之间,看起来就像管壁上鼓了个大包,这样就引起了主动脉夹层。

鼓包部位一旦撕裂,血液会像黄河决堤一样,引起大出血、休克,死亡就是一瞬间的事。

未及时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6小时内病死率将超过22.7%,24小时内超过50%,危险程度远高于脑梗和心梗;患者即便上了手术台,死亡风险也有15%~20%,用“九死一生”形容一点不为过。

十月份,主动脉容易出问题

国内有多项医学研究发现,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具有时间规律:

低于24℃,风险显著增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分析了我国七大地理分区中14家三甲医院的818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

结果发现,当日均气温低于24℃时,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与气温无明显变化相比,气温下降7℃时,急性主动脉夹层风险增加1.66倍。

一年当中,10月高发

北京安贞医院孙立忠教授团队联合美国耶鲁纽黑文医院研究团队,分别从各自所在医院选取了1397例、245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

结果显示,每年9月至次年4月,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明显攀升。其中10月和12月的发生率最高,8月发生率最低。

季节性特征明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分析了2048名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现该病的发生同样具有明显的季节规律:

季节:秋冬季发病,明显高于夏季;

月份:每年10月开始攀升,12月出现峰值,6月出现低谷。

不难发现,这几项研究的结果基本是一致的,这可能与气温和气压的季节性变动有关。

3个线索别大意了

眼下又到了主动脉夹层发病攀升的时候,如果能尽早识别,及时治疗,可以大幅提高生存率,以下线索一定要引起重视:

1

剧烈胸痛

发生主动脉夹层后,首发症状主要是胸痛,占74%~90%。

部位:前胸、后背或腹部。

疼痛特点:突发、难以忍受、撕裂样或刀割样锐痛、持续发作不缓解。

2

大汗

一些患者伴有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困难,还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症状,服用镇痛药也不缓解。

3

胃肠道表现

主动脉夹层压迫腹腔动脉、肠系膜动脉时,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黑便;累及肾动脉,可有血尿、排尿困难等表现。

出现以上情况时,患者应先保持镇定,靠在椅背上,避免大幅度肢体运动和大声说话,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进行CT血管造影、磁共振等检查。

你控好高危因素了吗?

任何人都有发生主动脉夹层的可能,符合以下特点中的任何一条,发生几率要高于普通人。

1、高血压;

2、动脉粥样硬化;

3、外伤,特别是高处坠落伤及撞伤;

4、结缔组织遗传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

5、先天性心血管病,如主动脉缩窄;

6、大动脉炎等。

日常生活中,要想护好主动脉,重点做好四点。

积极控制高血压

约7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有高血压史。定期监测心率、血压,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控压先减盐,普通人每天盐摄入量应在5克以下,高血压患者一般不超过3克。

高钾食物有一定的降压效果,如豆类、橙子、香蕉、土豆、红薯、山药、菠菜、芥蓝、苋菜等。

避免大喜大悲、熬夜、过劳等可能引起血压骤升的因素。

防控动脉硬化

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动脉中层也处于老化过程中,更可能出现夹层。

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互相纠缠,共同促进动脉硬化,因此要注意控制热量摄入,多吃果蔬,增加运动量。

减少突然用力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低,若上半身突然大幅度扭转、伸展,主动脉受到猛烈牵拉,就可能造成管壁撕裂。

因此,老年人起床、站起时要慢;马桶边最好安装扶手,起身时借一下力;不要探着身子拿东西;排便时减少屏气用力,均能降低发生风险。

特殊人群重视体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