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鹭梨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摄影 雷远东
“伟大梦想成就了伟大事业”、“未来人才精神内核是好奇与执着”、“会玩会观察会发现才能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院士专家们金句频出,引发台下观众阵阵掌声。
10月9日下午,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科协、成都市教科院指导,神舟科学中心、封面新闻主办的“2023远航计划•对话院士”活动迎来了重量级嘉宾——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张小松,与来自成都的教育专家、校长们一道,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家精神、创新精神等备受公众关注的问题展开思想交流与碰撞。
对话院士
论坛现场
戚发轫: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1970年,我们成功发射了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现在我们成为航天大国,靠的就是我们代代传承的航天精神。”论坛上,空间技术专家 “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分享的中国航天人的故事引发了现场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戚发轫
戚发轫希望新一代的青年人能始终心怀祖国,不畏艰辛,严谨求实,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中国要建成科技强国,就要靠在座的各位年轻人了。”
陈鲸:好奇心是起点 执着是驱动力
“从屈原仰望苍穹发出《天问》之问,到如今‘天问一号’问天求索,正是无穷的好奇心开启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对时间和空间的上下求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院士在分享中讲道,“如果说好奇心是起点,那么执着就是驱动力。”
陈鲸
“五十多年前,老一辈中国航天人秉持高尚理想,在有限的条件下卧薪尝胆、迎难而上、厚积薄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奋斗,终使一项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一道道科学难关被攻克。”陈鲸说。
陈鲸表示,“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好奇心是科学家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好奇心只有与执着相结合,才能让我们取得真正的突破和成就。虽然常常会出现许多挑战,但凭借着不畏艰辛、勇毅前行的航天精神,我们终究一一克服。创新常常需要人们不断努力去克服技术或设计上的困难,执着使得开路者能够勇敢而坚定地克服困难,追求心中的愿景。”
张小松:新型人才需要新的培养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下对网络安全等新型人才的需求迎来井喷。
张小松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张小松强调,针对这类人才要“精英培养、高效管理,培养人才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突破自我”。“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既要有科学的学科体系作为支撑,也要鼓励学生们参加世界级、国家级的顶级赛事。”
易国栋:人才培养需要个性化
成都七中党委书记易国栋也在演讲中表示,人才培养需要个性化,重视大学、科研院所与基础教育的联动,引领学生关注科技前沿动态。
易国栋
易国栋说,“我们要处理好面向全体和重视个体、全面发展和突出特长、拔尖与掐尖、甄别与培养的关系。扩大人才选拔的范围,设计个性化、系统化的培养方案,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打造创新素养、思维培养和数理基础一体化的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英才计划通过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质。当下互联网行业风起云涌,成都七中也培养了诸多互联网人才,感谢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圆桌论坛
科学精神:好奇心、兴趣、坚持
让青少年热爱科学、迷上科学、投身科学,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科技创新积蓄后备力量。如何为未来培养科技人才?随后的圆桌对话上,与会嘉宾纷纷各抒己见。
好奇心、兴趣、坚持,是嘉宾们提到的最多的三个关键词。戚发轫说,“我从事科学研究70年,59岁接受神舟飞船的挑战。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靠锲而不舍实现了祖国的梦想。就像屠呦呦一样,她研制青蒿素正是源于对人类健康事业的伟大追求。”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陈鲸举了自己十年空间监测的例子,诠释了的学问之道,“科学研究要甘于寂寞,乐于等待,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长期学习积累和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长远地走下去,而支撑着我们的,正是梦想与信念。”
学生提问
学生提问
让科学的种子萌芽
梦想源于好奇心,源于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对此,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校长唐俊峰和七中万达学校校长杨云雄一致认为,好奇心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杨云雄
唐俊峰表示,“好奇心根植于兴趣,想激发兴趣,就要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不断探索和实践。不要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让他们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大胆猜测,小心求证。”
唐俊峰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杨云雄则认为,“每个人的兴趣点大不一样,关注的途径不一样,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不同的培养方式。学生置身于科学的氛围中,心里那颗科学的种子自然而然就会萌芽。”
不断打破教育的边界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校长张平福强调,“我们培养的是适应未来更艰难挑战的人才,培养的方法肯定要推陈出新。”而培养“明天”的人才,既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的教育合力,也要创新地打破各个学科的隔阂。“不应过于强调人的差别,在高中进行项目式学习,整合式教学,立足兴趣,走向多元,融会贯通。”
张平福
石室联合中学校长王军表示,“我们要做的是差异化的教育,打造和谐温馨的课堂。这个课堂上,有掌声,有笑声,有质疑声,同学们既可以畅所欲言,又可以动手实践。”
王军
罗清红
曾经从事物理教育的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则用认知发展的规律介绍了他心中的“打破隔阂的教育”:“我们培养孩子,从兴趣入手,根据认知的逻辑,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他对事物的认识也会一步步加深。”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