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揭秘6:军魂无归的部队,是一支锈枪

苏军揭秘6:军魂无归的部队,是一支锈枪

00:00
45:45

第六章 军魂无归的部队,是一支锈枪

军事观察家们认为,在“819事件”中,原苏军只要有一个师甚至一个团的部队坚决进攻,拿下叶利钦防御薄弱的“白宫”不在话下。

1979年12月27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原苏军一个特种部队营十分钟就拿下王宫,仗打得何等漂亮!

阿富汗总统阿明的官邸,建于旧达鲁拉曼宫。前国王与前总统十年前翻修加固。五角山上的王宫变成了一座大堡垒。钢筋混凝土的达鲁拉曼楼居中,四周有警护楼环绕。楼与楼之间还有地堡,形成蛛网式交叉火力。

阿明居住的达鲁拉曼楼有四层,一层住警卫部队,三层住服务人员,顶层是高射炮、探照灯与机枪。阿明与贴身卫士住在最安全的二层。

机降于喀布尔郊外巴格兰姆机场的苏军特种部队动作神速。他们像在自家花园儿一样熟悉,毫无岐误地分兵扑向三个重要目标。坦克炮的高速穿甲弹轻而易举地敲掉了防御工事。突击队员从一楼弹洞,从二、三楼窗户同时展开立体攻击。

训练有素的苏军“黑贝雷帽”部队个个身手不凡。先敌攻击,先敌开火,先敌击中。阿明的警卫精锐卫队毫无招架。

苏军有本事在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819事件”却怎么打得那么糟?

军事家的毛病是有时忽略历史规律与政治分析,仅以直接军事行动得失来评价战局的结果。因此,他们很在意滑铁卢之战中,拿破仑为什么放弃先进的营纵队进攻不用,而采用师纵队?克留奇科夫为什么不亲自向阿尔法小组交代任务?

偶然性具有巨大的戏剧魅力。总是有人在猜测,假如拿破仑的老近卫军拿下了威灵顿的山头,反法联军会得胜吗?假如希特勒自杀是假,会不会再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假如第一个到达莫斯科白宫的坦克分队向叶利钦开炮,苏联还会解体吗?

假如若是,假如若是,他们发表了文章,出版了小说,甚至拍成了电影,却仍然不能令读者和观众信服。已经发生的事实都解释不了,凭什么谈假设?

尽管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要到国家战略、社会、历史、经济、政治等因素中去寻找。但“819事件”失败的直接原因,却是苏军部队的倒戈。

不谈部队作战情况,就是不过瘾。“819事件”中,原苏军的作战表现确实是小儿科。克格勃、克格勃部队的阿尔法小组是特种兵之中的特种,全苏联武艺最高的人。打“白宫”那些业余军人易如反掌。第一个驶达“白宫”的坦克分队黑洞洞的炮口就足以震慑守卫者。楼门口儿的沙包工事不堪一击。

8月21日凌晨,强攻的部队遇到的阻碍,不过是砖头堆的积累和汽油瓶,远逊于装甲车辆的扩张能力和保护能力。然而,这些部队有的不肯执行命令,有的调转了炮口,有的遇到阻拦就停下。

难怪外国军事家惊讶,这就是让全世界睡不好觉的原苏军部队?部队的战斗力哪里去了?

1、军队的性格

每支军队都有自己的作战性格,有的能攻,有的善守,有的猛打猛冲,有的谨慎小心。

大军事家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知己知彼的主要内容及敌我部队的不同性格。扬己长,那仗越打越顺,有如风卷残云,再强的敌人也不颤手。短处为敌所制,那仗越打越别扭,有如力士博兔,有劲使不上。

苏军的作战性格是坚毅沉雄。

这似乎应是一切军队的共同要求之一。确实,每支军队都应该具有多种优良品质。然而,毕竟人无完人,军有军魂。每支军队的特长还是不尽相同。

美军多能高效。1990年8月2日,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全境。当夜,美最高军事当局草拟了多种军事行动方案提交美国总统、总司令选择。

8月3日中东巴林迈纳克港的美舰进入戒备状态,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岛空军基地进入战备状态,独立号航空母舰驶向阿曼湾靠拢。一周之内,美军完成了沙特阿拉伯与科威特边境地带的初步部署。第82空降师2300人接到命令后只用48小时,便抵达大洋彼岸的阵地。第24机械化步兵师和101空中突击师、海军陆战队第七远征旅随之抵达,形成5万余人的“拌网部队”,阻挡了伊军可能对沙特发起的进攻。

100余架作战飞机在地勤准备期短的情况下迅速部署,600架飞机在外围待命,30艘附近舰只已经赶到,更多的战舰加速行驶。两个月后,美国海陆海空三军齐集沙特,作战部队13万人,坦克近千辆,飞机400余架,各种舰艇78艘,已达到与伊军抗衡的实力。

美军发挥海空远征远程运输的特长,以每天5000人的速度向海湾地区增兵。人员和轻武器空运,每天八十余架次,高峰时每十分钟起降一架。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海运。快速运输船,一个波次即可装运八个装甲师。很快形成实力优势。

四十二天的短暂战争,更将美军的高度组织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照相卫星、雷达卫星、通信卫星齐集伊拉克上空,昼夜侦察,电子干扰。飞机夺得了电子通信制空权。第一波空袭就出动了500架次飞机,每天投弹1至2万吨。

美军地面部队声东击西,神不知鬼不觉地向大批部队远距离转移。迂回到伊军薄弱的地带猛攻。伊军的坦克阵地还没有望见对手,就被号称坦克杀手的作战飞机摧毁。不时升空的飞毛腿导弹多数被美军截击。

这是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战果极其悬殊。美军死亡73人,加上其他多国部队,也不过百余人,损失飞机61架。而伊军4700辆坦克、3600门火炮、2800辆装甲运兵车被毁,损失飞机85架,参战的42个师40个被歼。八万人伤亡,八万人被俘。

这简直不是同一个等级的较量。在世界舆论称赞美军战斗力的时候,美军相当冷静。他们没有忘记,在上一场大规模战争中,美军被技术装备落后的多的越军赶回了老家。

美军的弱点是兵骄将慈。晚上挨蚊子咬,会影响战斗意志,见不到女明星,会降低作战情绪,没有炮火支援不能进攻,离开直升飞机无法调动……。而对手45公斤体重的女子背运90公斤重的弹药,13岁的孩子把沙粒倒进坦克的炮膛……。

美军拼不得命,熬不得苦,战斗力将大打折扣。而苏军则具有拼命熬苦的传统。

苏德战争初期。战争史上最庞大的550万德军重兵集团发起了最大规模的闪电战。大片国土沦丧,苏联358万部队被围歼。灭亡的命运威胁着欧洲大陆最后一个独立国。

苏军硬是不肯向其他军队那样俯首认输。他们节节抗击,节节败退。斯拉夫民族的发源地基辅丧失了,十月革命的发祥地列宁格勒被围困了,神圣的首都莫斯科在拿破仑战争后又一次兵临城下。

但苏军非但不降,而且越战越顽强。1942年7月。在苏德战争初期取得巨大胜利的希特勒,将主要兵力投向斯大林格勒。这倒不是因为这个城市的名字如何显赫,而是因为这座南部重镇是南下巴库油田,北抄莫斯科后路的必经之地。双方各投入了百万大军,在500公里正面的宽大地域展开决战。德军凭借坦克与飞机的优势凶猛冲击。苏联士兵在空旷的原野中掘壕顽抗。战士的身躯将敌军的进攻速度减至每昼夜一两公里。然而,德军还是突破外围防防御,一直攻入城市。华沙、巴黎的厄运降临到斯大林格勒上空。

在敌军的铁蹄之下,守军的意志往往崩溃。大城市似乎只有灭亡或投降这两条出路。但这里的军人似乎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坦克第133旅的战士们在冲锋前写了一份呼吁书:“亲爱的朋友们,祖国命令我们守住斯大林格勒,人民号召我们为践踏未被践踏的俄罗斯土地复仇。谱写过察里津史诗的英雄们,号召我们不畏艰难困苦,不惜流血牺牲。绝不要将我们可爱的城市丢给敌人。要不惜任何代价保卫城市!”

亚姆别科夫等人的坦克独自面对敌军八辆坦克,在击毁其中四辆后,自己的坦克中弹起火。德军跳出坦克,包围这辆不能行动的苏军坦克,等待坦克兵爬出来投降,但是坦克手们宁死不降。他们从无线电报话器里送出最后的呼喊:“永别了,同志们!不要忘记我们!”他们与自己的坦克融化在一起。

敌军攻占了市区南部,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每一个工厂、每一座楼房,都要反复争夺,数次易手。有一座四层的奔萨街大楼,竟然独立坚持了58天之久。

枪弹在头上呼啸,腹中没有几片面包,斯大林格勒的军工厂却没有停止生产。在市区战的第一个月里,他们就向前线提供了4800多件坦克和大炮。硝烟烈火之中的战士,阅读着200多种铅印战地报纸,精神振奋。

60支部队获得勋章,205支部队被编为近卫军。763000名保卫者获得了勋章和奖章,114人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在一次战间会议上,有人问:“什么情况下可以撤出阵地?”大家齐声回答:“死亡!”

坦克手弗拉索夫在阵地上庆祝了自己20岁的生日。他已经参加了六次冲锋,打掉了敌人五个机枪阵地和四门平射炮。几天后,他在炮位上牺牲,衣兜里的纸条上写着最后的希望:“追认为共产党员”。

每一处废墟都是堡垒,每一个伤员都是战士。

进入了这座城市,却始终不能占领它,德军扛不住了。自诩为“不可战胜”的德军第一次遇上了“不可战胜”的对手。然而,两个“不可战胜”的交锋,只有一个是货真价实的。

苏军的反攻更加凌厉。四个半月的不停顿进攻,击溃德军100多个师,歼灭歼灭德军170万人。德军保卢斯元帅与九万部下投降。纳粹德军从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转入失败的路途。

苏军从此名震天下。

苏军犹如一个重量级拳击手,虽然身躯不灵,但是挨打扛得住。最过硬的是出拳刚猛,躲不过就受不了。

美军武器讲究灵巧,苏联兵器却强调威力。从坦克炮到弹道导弹,口径大,弹药量多,个个是毁灭性的。也带上了“性格”。

苏军在作战中从不打算投机取巧。硬碰硬,头破血流,牙齿打落往肚子里吞,最后倒地的总是对手。

打硬仗、打恶仗、打大仗,战火中锤炼出来的作战性格弥足珍贵。

2、上帝死了

各行各业都需要坚强的性格,然而体育运动员的坚强是付出汗水,军人的坚强却要付出生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最宝贵的东西和其他一切都不等价。因此,军人注定要做出牺牲。

一勇之夫尚不难觅,可要百万大军输诚献命就不容易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的国家以高薪雇佣军人。

印度洋上有一个由一群小岛组成的国家,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这个40万人口的小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却有着世界上最发达的军事政变,独立17年,政变12次。这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军队是一支雇佣军队。

1975年,科摩罗的阿卜杜拉宣布独立,自任为总统。法国不甘心放弃殖民统治,请来了大名鼎鼎的雇佣军首领德纳尔中校。

德纳尔出身法国军事世家,二次大战结束后,他仍不肯放弃自己的“作战”专业,四处寻找打仗赚钱的行当。刚果内战,他被冲博雇去效力。蒙博托打败了冲博,他又转而投靠蒙博托。

谁给钱就为谁卖命,雇佣军没有祖国。

摩洛哥出资100万美元雇军队攻打苏联支持的贝宁。德纳尔在报纸上刊登招聘广告,每人月薪5000法郎。5000人踊跃报名。德纳尔择优录取50名。他们包了架旧飞机奇袭贝宁,却遇到贝宁雇来的另一伙亡命徒,大败而逃。

德纳尔打遍非洲,加纳、也门、扎伊尔、安哥拉、利比亚、乍得都留有他的战绩。但只有科摩罗才是他真正的英雄用武之地。

德纳尔受邀带兵开到科摩罗,用自己的喜欢的萨利赫更换了那个闹独立的阿布杜拉。萨利赫上台之后,却不喜欢这个拥戴功臣在身边捉刀,把德纳尔请出科摩罗。

阿卜杜拉乘机送上更多的钱——300万法郎。德纳尔放放口风,就有1000人报名。他带着25人买了只旧渔船,化妆在科摩罗登陆。

萨利赫和他的卫队只会喝酒玩儿女人,根本不是职业杀手的对手。打死了萨利赫,德纳尔又把阿卜杜拉扶植上台。这次,德纳尔汲取了上次的教训。如今,科摩罗雇佣军的地位已经由宪法确定。德纳尔也娶了全国最漂亮的15岁的姑娘,长期在定居在“自己的”国家。

后来发生的两起军事政变都被德纳尔镇压了。1989年一个神秘夜晚,科摩罗总统阿卜杜拉在总统府内被神秘的暗杀,而总统卫队长正是大权在握的德纳尔。

德纳尔在舆论压力下离开了他亲手用枪创立的国家。于是,科摩罗今后每年都会发生一起军事政变。最近的一次是1992年9月26日。关心科摩罗局势的人们说,只有德纳尔重新回到科摩罗或是德纳尔死去,科摩罗才会不再发生军事政变。

雇佣军没有忠诚,可是国家需要军队的忠诚。

为国家利益牺牲最宝贵的生命,不为阴谋家或者外国侵略者的威胁利诱所动,这无疑需要高度的自觉。每一个人都靠自己的灵魂自我做主。没有军魂的部队是不可想象的。军队必须明确为谁而战。

1918年,刚刚诞生的苏联遇到国内白卫军和英、法、日、美等外国干涉军的围攻。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机中一声呼喊,苏联红军成立了。2月23日从此成为苏联红军和红海军建军节。

白军占领了伏尔加河中游、土耳其斯坦、乌克兰、克里米亚、乌拉尔、西伯利亚。苏联的领土被四面压缩,只有原来的1/4了。城乡联系被切断,面包没有了,粮食没有了,每一个苏联人,包括列宁都处于饥饿之中。

谁能挽救苏联,唯有军魂。

列宁亲自起草党中央公开信,号召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上前线,工人丢开机器上前线。红海军登陆上前线,800万人牺牲,其中有100万红军战士,五万多共产党员。

苏联建国第一仗站住了脚跟。从此,“为了社会主义祖国!”“为了列宁!”“为了斯大林!”的冲锋口号成为苏军军魂的象征。

万众一心,苏军由此不可战胜。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这样的诗句:“我素所崇拜的,我今烧毁。我昔所销毁的,我今又崇拜”。

80年代后期的苏军遇到了这种乾坤倒转的情况。

为了斯大林?没有打过仗的现任总司令,正在指责当年打胜仗的总司令犯下了“罪行”。

为了列宁?列宁的名字已不如封建帝王荣耀,列宁格勒更名为圣彼得堡。圣彼得堡的新市长要求把列宁的遗体从红场迁出。

为了社会主义祖国?社会主义祖国的总统建议在新国名中去掉“社会主义”。而祖国也将变成15国“邦联”。

以忠诚的传统而自豪的苏联军人,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忠诚的对象。

3、军魂安在?

作为军队的精神支柱,政治工作组织体系已然面目全非。原苏军的政治机关负责领导武装力量中的党政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总政治部是苏共中央的派出机关,总支部总政治部主任由苏共中央任命。政治机关任命的政治干部领导政治工作的实施

一九九一年初,政治机关改为军事政治机关,隶属于军事首长不再是苏联共产党的工作机关,不再任命和管理政治干部。

非党化迅速弥漫。马列主义的政治学习取消了,改为社会科学学习。苏联军人的价值观是抽象的“历史、爱国主义、自由、民主、责任心”。

政治军官不知所措,在新的体制变化中,他们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指挥位置。传统的政治工作正在瓦解,各种思潮和反对派组织称趁机进入。“盾牌”,“荣誉和良心”在中下级军官中很有市场。

没有哪一支军队向当时的苏军那样忽视自己的政治工作。

美军的军魂是“上帝所命”。

19世纪40年代吞并德克萨斯、俄勒冈、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都是“上帝所命”,上帝喜欢美国扩张疆土。

20世纪50年代打朝鲜,60年代打越南,也是“上帝所命”。美军是上帝指派建立模范社会的世界宪兵。美军有严密的政治工作体系和大量的政治工作军官来贯彻“上帝所命”,这就是上帝的仆人——牧师。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5年,第一名随军牧师纳入编制。目前,国防部设有随军牧师事务委员会,其总务主任为少将,勤务主任为准将,各级编有牧师部或者牧师处。营以上部队配有专职随军牧师,一律授予军衔,享有军官所有待遇。随军牧师与士兵朝夕相处,随时通过布道谈心,解除军人的心理困扰。出征前,牧师主持祷告,激励斗志。战死后墓室主持弥撒,安慰军心。

苏军的“上帝”是“党”,“上帝的使者”是政治军官。但党的总书记宣布党不管军队了。以上历史得以上帝使者身份监军的政治军官,已变成了军事首长的部下。

“军队是社会的反应”,列宁的老话再次应验。多元化的社会反映给苏军一个多元化的军魂。100个军人就有100个上帝。100个上帝创造出100种军魂。100种军魂对政治有100种看法。

有100种、一万种政治主张的军队,怎么能够在国内政治斗争中发挥统一作用呢?

4、间谍英雄的后代

1944年9月,苏军情报官佐尔格在日本东京被处以绞刑。他为苏军统帅部提供的德军侵苏的作战计划和日本在远东地区的作战计划等极端重要的军事机密,在被捕的三年中,历经严刑拷打,却没有吐露一丝苏军的机密。

佐尔格是德国人。他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战友, 第一国际北美支部的组织者弗里德里希.佐尔格的侄孙,德国共产党员。为了国际共产主义事业,他曾在德国、苏联的新闻机关工作。1924年被苏军情报部部长比尔金亲自录用为苏军侦察员。

佐尔格在日本以新闻记者身份活动,渊博的学识、优雅的谈吐,赢得了东京新闻界,甚至包括德意日军事外交官的尊敬。他秘密创建国际反法西斯主义组织,获得了大量情报,被国际情报界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伟大的间谍。

佐尔格没有料到,40年后,在他的同事中出现了一批批叛逃者。外国间谍界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苏军掀起“我所崇拜的,我今销毁”的高潮后,叛逃者就会成批出现。而纵火者还在主张军队职业化,准备以职业道德来代替不可或缺的军魂。

就在苏军的上帝麻木不仁的时候,另外一些上帝却积极地传教布道。北大西洋公约会议决议向苏军开放北约的军事学说。加强军队间的高级和较低层次接触。为苏军军官提供政治与军事结合的培训。

叶利钦当上俄罗斯总统后,就频繁视察部队。他拿出自传的部分版税给军队解决住房困难,支持军队内部改革,反对克格勃监督军队。据统计,30%的俄罗斯驻军在俄罗斯总统竞选中投了叶利钦的票。

“819事件”之前,有人估量在苏军高级军官中,有80%的人反对叶利钦。但是也有80%的下中下级军官支持叶利钦。谁也搞不清。在上下不一致、左右不一致的军官率领下,部队将听谁的?

图拉空降师在叶利钦视察时专门为他组织军事演习。“819事件”中,这只机动性最强的部队率先倒戈,拥护叶利钦。

其他的部队纷纷在问,我们为谁而战?

没有谁回答他们,他们的“上帝”死了。

5、一枪不放的撤退

无论持何种政治观点的苏联军人,都难以解释一个问题:从东欧,特别是从德国撤军。

苏军驻扎在东欧地区,本身具有相当巨大的国防利益,将战争隔绝于本国国土之外。何况苏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德国驻军,本是条约规定,具有防止侵略的使命,本来是光彩的。1990年7月,戈尔巴乔夫与德国总理科尔会谈后宣布。1994年底,撤走全部驻德苏军。

从德国撤军,得到德国方面赠送的120亿马克的费用和30亿马克的无息贷款。解决了经济困难的燃眉之急,又捞了促进和平的好名声。戈尔巴乔夫相当果断。

戈尔巴乔夫的好买卖对于苏军并不上算,38.8万军人,12万文职人员及其家属。50多万人的住房能在三年半内盖好?还有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入托,单是军事专用列车就要开动11000列,岂是一个“撤”字了得?

更尴尬的是,对手没有做出相应反应。按四大国维也纳协议:24.5万驻德美军仍保留19万,英军到1995年撤走一半。法军尚未制定全部撤军计划。世界上没有从不撤退的军队,但“撤”与“撤”不同。胜利之军的撤退,身后有刚刚扶植起来的政权的欢送。行列中夹杂着掠来的财富。祖国有勋章和美酒等候。

和局之军的撤退,眼睛和枪口指向对方,缓慢小心地步步后移,待看不见敌军时,双方才各自松下一口气。

战败之军撤退,一片骂声中夹起背包开溜,慢了会被切掉尾巴。近乡情更怯,恨不得从地道里开路。

此番苏军撤退实属非战,非和非败。然而,那情景就近似于二者之间。

德国尚觉二战侵苏理亏,付出了大笔撤军费。捷克匈牙利,波兰就横了,限期撤走,一个子儿不给!你要卖营房,我还要侵占赔偿呢,波兰甚至不许驻德苏军撤走时路过其领土。过去你们两国夹攻我们,现在绕弯儿吧。

最难说服的是普通的苏军军官和士兵。他们硬是认为:一枪不放的撤离父兄鲜血换来的阵地是军人的耻辱!

1990年12月22日上午十时,西柏林蒂嘉尔登苏军烈士墓,苏军与德军在这里举行哨位交接仪式。德军首长笑容满面,苏军首长笑容僵硬。他们都称这是个“历史性的日子”。旁观的英军参谋长望着昔日盟军的窘况,情不自禁的评道:“一个悲伤的日子”。

苏军大尉连长扭身拭泪,他对记者说,这里的岗位应该是在我们撤走后最后的一名士兵。可是,他的上司并不考虑他的意见。交岗的苏军士兵狠狠地盯着那个换岗的家伙,他怀疑这个德兵的父亲会不会参加杀死过自己父亲的战斗。

美军撤出越南后,在首都华盛顿建了一座百米“越战墙”,黑色的磨光大理石镌刻着所有阵亡将士的名字,任人凭吊,要使自己的军人永远自豪。

可苏军撤得不大体面,你要求东西德合并后,西德军队不进入东德,人家把东德军队整个吃掉。

你要求东西德军队统一后退出北约,保持中立,人家将整个版图和全部兵员交给北约。华沙条约散了,可与之对立的北约并没有解散,还可能吸收原华约国。

败军之将不可言勇,可苏军并没有败呀,为什么仓促撤退?

苏军高级将领逐渐悟出,一切来自新思维中的战略理论:“世界大战已不再是用一种手段奉行的政策的继续了,在核战争中制定这种政策的人本人也必将被烧死。”

战争威胁不再存在,当然要大撤特撤。

将领们在苏共28大上,集团进攻:

驻匈牙利的南部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尼库林说:“苏联是靠讨好西方,善于让步,在国际舞台上过日子的”。

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什尼亚加说:“党作为社会的政治先锋队,不应该脱离军队”。

国防部长亚佐夫说:“军队非政治化的提法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

28大不得不通过《关于党在现阶段军事政策基本方针的决议》,“对苏联的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在合理、足够的原则下,切实加强国家防御能力和安全保障,是全体人民党和国家的最重要课题。”

习惯于令下如山的苏军将领屡屡成为政治家的言辞所惑。1988年上半年,华约部队总司令库利科夫元帅等进言戈尔巴乔夫:不能单方面让步,在东欧裁军问题上吃亏。

戈尔巴乔夫似乎听进去了。年底,戈尔巴乔夫突然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苏联单方面裁军50万。苏军总参谋长阿赫梅耶夫元帅是他的军事顾问,却没能顾上问一句,愤而辞职。

在28大文件中赢得肯定的军方,不久又被外交部捅了一刀。苏美销毁中程弹道的中程导弹的日内瓦协议规定,销毁导弹射程为500至550公里。但是,苏军最新装备的400公里射程的“奥卡”导弹不知为何被列入销毁名单。据说外交部谈判人员是根据美方提供的数据谈判,并没有想到去苏军那里核对一下。239枚研制研制期长、费用高昂的短程导弹被当成中程导弹爆破了。苏军短程导弹部队的装备比美军同类的“兰斯”导弹差了一截。

炮兵元帅米哈尔金,要求当面给美军试验“奥卡”的射程,美国人不来。

陆军总司令伊万诺夫斯基大将拒绝签署“奥卡”的文件,没人理他。

最后一枚“奥卡烟飞灰灭”,苏联外交部贺道:没有这些让步和妥协,就没有外交。

抱怨别人不通情理、不听意见的苏联将军们应当明白,他们早已被看作多余的人。嘴上讲对苏联的威胁依然存在,可实际上已经向对手拜师学艺。

没有敌人的军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理由。如果你依然存在并且坚持存在的话,就会发现自己变成了自己国家的敌人。

“所谓外来威胁,纯属苏军头目的捏造”。

“苏军是苏联对外关系紧张的罪魁”。

“苏军是军国主义特权集团”。

“这支军队,军队这只怪兽吸干了人民的血汗”。

……

在一些政治力量心中,苏军已经不是裁撤的问题,而是灭之方快。

6、谁来保护军队

“苏联军人保卫着祖国,却无人保卫他们”,作为全球最强大的军队的总政治部副主任奥夫钦尼科中将的呼吁,哀哀可怜。这不是赚取眼泪的哀兵之策,而是苏军的现实处境。身为武装力量成员的苏联军人,竟然连自己的人身安全都成了问题。

1988年只发生了两起军官被杀案,1989年增加了近30倍,59名军官被杀。

1990年军官被杀案继续猛涨。

科米萨罗夫少校乘坐电车,一伙流氓见他穿着军装,就过来挑衅,撕他的肩章,少校反抗,就被用刀捅死了。

霍洛斯加科夫中卫在半夜里被杀死,抛在街头,战友们泪流满面。

他们没有住房,只能在营区附近租民房。有了军官的妻子,在丈夫上班时被房东的儿子强奸,有的军官回家住宿时遇到流氓欺侮。在阿富汗打仗都没有打死,难道要死在自己的祖国吗?

祖国已经不是乐土,波罗的海三国已将苏军视为占领军。立陶宛仅在1990年就制定了20多项歧视苏军的法令,限制和剥夺选举权,不给家属上户口,不分配住房,不供应分配的生活用品。

在民族冲突点充当“消防队”的苏军,成了各派出气筒。1990年。纳--卡州发生阿塞拜疆人与亚美尼亚人的武装冲突。出面制止的苏军成了靶子,一次就被打死了28人。

1990年,有800名警察以身殉职。

“民族军”、“自卫军”、“近卫军”等非法武装纷纷成立,第一个行动就是向苏军抢枪。袭击苏军事件每年要发生数千起,360万只枪械已被抢走。

在从阿富汗的枪林弹雨中撤回的苏军,又陷入了冷枪冷炮的国内危险区。而这回手中的武器却用不上了,只能被动挨打。

经济危机,物价暴涨使一向是国之骄子的苏军军官,一夜间沦为穷汉。舰长的工资赶不上出租司机的一半。以往专心家务的夫人全得去找活儿干。就业困难的自己摆小摊儿,有点儿钱的就赶紧上街抢购,预防涨价。谁还能安心抓部队工作?

驻扎在莫斯科西南库宾卡机场的空军飞行表演队是苏联空军的骄傲,他们驾驶最先进的米格29战斗机,每年为外国来宾表演60多次。一次难度和强度极大的特点,飞行员就要降低体重几公斤。1990年前后的一年半中,这个表演队牺牲了三名飞行员。战友的飞机还在燃烧,第二架飞机又升空表演。

这样的尖子部队,在国外总能获得高额特殊报酬。而苏军这时连他们也顾不上了。出国表演,为了穿一套不给国家丢脸的飞行服,他们自费请人制作,就连袖章上的国徽也要自己出钱买。外国飞行表演队来访,大家凑分子接待,每人扣25卢布工资。最令人寒心的是为牺牲的战友送葬,也要靠募捐来集资。

瞬间瞬息万变的空中飞行,脑海中惦记着家庭的柴米油盐,这是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允许出现的现象。

从东欧撤军实施比许诺要困难得多。一只2000多人的苏军部队撤回。被安置在白俄罗斯的一个小村庄勃罗夫卡。部队首长一家分得一间教室,单身军官六人挤一间屋。至于部队,只能在树林里搭帐篷,一顶帐篷住30个人。他们得亲手营建住房,但施工周期决定他们得住在帐篷里过冬。

在首都莫斯科,有一万多军官正在寻找住房,而是政府只安排出16套。全国已有20万军官没有住房,而这支找房部队正在迅速增添新成员。

尚未撤退的驻德苏军则遇到了“马克袭击”。德国政府开始为苏军提供德国货币军饷。一名军官一个月的薪水可以买一台录像机。士兵省下来一点钱可以玩儿电子赌博游戏机。繁多的商品照花了官兵的眼。军官琢磨着撤军时买一辆轿车,士兵也想带回些时髦货。赌输了的士兵开始盗窃。等不及关饷的军官搞起了走私。

他们发现,最简便的赚钱办法就是出售自己的第二生命——武器。而德国方面对苏军兵营内外的武器交易视而不见。

一个中校团长在军火交易中赚到了一辆奔驰车,带着家眷,开着车叛逃了。

仅1990年一年,驻德苏军就有221人开小差。1992年7月18日,六辆军车自德返俄,上面装载了德国人送给以前撤走的原苏军军官的安家礼物——600个用过的旧马桶。

德国报纸放讽道:“这支军队,还没有学会撤退”。

不久前,这支大军还被称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攻击部队,如今人们关心的只是如何哄着他乖乖回家。一向以军纪严格自豪的苏军不断爆出违纪新闻。开小差的士兵成千上万。过去跑了还能抓回来,现在有些地方政府连征兵都不管了。1/3以上的军官要求转业等待,转业时先开始学做生意。1986年至1990年五年中,死于非战斗事件的官兵达15000人。1990年5000名军人被判刑,内部的违法乱纪使苏军部队首长自顾不暇。

国家的武装力量松散混乱,国有大事可靠谁?

7、不准介入国内政治

苏联的国家领导人本来就不打算靠军队来解决国内问题。在苏联,国力上升,苏军咄咄逼美之时,就宣称“就内部条件而言。苏联不需要军队,军队已失去内部职能,并具有全民的性质”。

在“全面改革”时期,更有人主张军队“非政治化”,不介入国内政治。

这是个理想的国度,阶级消亡,种族融合,社会安定,政治民主,只要军队不捣乱就行了。

1983年一个暗夜,一架南朝鲜波音747客机闯入苏联远东军事禁区。防空军发现,这架飞机很像经常侵入领空的美军侦察机,立刻派战斗机升空驱赶。神秘的飞机不理睬无线电询问,直插南萨哈林群岛的核基地上空。

战斗机奉命将入侵敌机击落。飞行员和他的上级都没有想到会有一架民航客机偏离航线这么远。

西方大哗。

正在崛起的政治新星戈尔巴乔夫被任命为危机处理小组组长。他雷厉风行地查清事件真相,撤换了有关军方领导人,决不允许军队影响对外缓和。

1987年5月28日,一架小型运动飞机在莫斯科稍事盘旋,就降落在神圣的红场。感到惊奇的警察上前询问,才得知驾机者是一名德国青年。

严密的苏军防空系统有空子可钻,世界舆论大哗。防空军有苦难言。如今外国飞机可是打不得的。打是错,不打也是错。

戈尔巴乔夫任命叶利钦为危机处理小组组长。叶利钦当然也不会对苏军手软。现任国防部长索科洛夫曾反对戈尔巴乔夫的裁军方案。防空军司令科尔杜诺夫还指桑骂槐,大讲赫鲁晓夫的历史教训。讽刺他的学生戈尔巴乔夫。这一次,正好是换人的好机会。新上任的国防部长亚佐夫是戈尔巴乔夫裁军政策的坚决拥护者。此前,戈尔巴乔夫已经在军队大换班。海军、战略火箭军、驻德集群、南方战区、白俄罗斯军区、莫斯科军区都换上了新司令。

1988年,阿赫梅耶夫总参谋长辞职,又提拔了年方49岁的莫伊谢夫接任。苏军最高统帅已经换上了拥护“改革新思维”的一代新人。

国际苏军研究专家赶忙翻越手头的人物资料。1980年出齐的《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有一卷《人物志》,收入军事人物1703人。专家们左翻右找,那时尚未任国防部长的索科洛夫,榜上有名。连乌克兰的雅鲁泽尔斯基也有专条介绍。可就是找不到现任国防部长亚佐夫,更不用说其他司令了。

别说他们找不着,这批40多岁没有打过仗的高级将帅,连他们自己的部下都不熟悉。

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此种用人方略在军史军事史上,常用来隔断形成军阀,防止发生军事政变。若一旦挥兵作战,避将军令无威,指挥脱节。

8、指挥官不担罪责

当苏军已经被整治的在裁军问题上不讲二话之时,却被要求介入国内政治的。国家领导人已经无力单凭“民主”手段收拾局面。

1989年四月初。格鲁吉亚加盟共和国首都第比利斯接连举行群众集会。群众示威者要求“取消现政府,退出苏联”。共和国领导人决定派军队和警察冲散集会,保证政府工作正常运行。

4月9日,清场中使用木棍、铁棍的示威者同军队发生冲突,死亡16人,军警受伤75人。

激进派立刻群起抗议,格鲁吉亚出身的谢瓦尔德纳泽奉命回乡查处。他主持改选了共和国中央党中央第一书记,批评出出动军队操之过急,宣布死亡群众是无辜的。戈尔巴乔夫也说:“军队应做他自己的事”。

不依不饶的激进派要求找出第比利斯事件的凶手,否则就弹劾国家元首。南高加索军区司令员罗季奥诺夫中将被撤职顶罪。

国内民族冲突,死人早已不是新鲜事儿。上年11月23日,阿塞拜疆的基洛瓦巴德骚乱中,三名军人被打死,并没有引起关注。原来,有些人最担心的并不是发生冲突,而是军队动武。

但军人们不理解的是,奉命出动也是错误,莫非是下命令者级别不够高?

高级别者很快下命令。1991年1月7日,立陶宛大幅度提高食品价格,引发群众示威。示威者包围议会大厦,要求政府辞职。第二天凌晨,奉苏联总统之命来立陶宛征兵的空降兵抵达。主张从苏联分裂的立陶宛政府与要求留在苏联的一派群众严重对立。

1月9日,戈尔巴乔夫亲自会见要求实现总统治理的群众代表。10日,戈尔巴乔夫呼吁立陶宛苏维埃废除所有违宪决定。

11日,内务部占领议会大楼,同时救国委员会宣布接管政权。午夜,内卫部队应“救国委员会”请求,前往国家广播电视大楼,与守卫者发生冲突,13人死亡,112人受伤。

人们认为最高当局已经不惜使用武力直接行使总统治理。制止波罗的海三国的分裂倾向。

西方各国忙于海湾冲突。声援立陶宛几句话了事儿。叶利钦却直接出马,召集波罗的海三国首脑会谈,表示支持。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也表态,“任何反对民族国家的暴力行为都属于违法”。

最高统帅部的表态令人迷惑。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内务部长普戈都不承认军队违法。他们说违法的是立陶宛政府。但是他们又否认曾下令部队开枪。

对方的态度硬起来了。

1月13日,立陶宛首脑兰茨贝吉斯宣布同苏联“处于战争状态”。莫斯科举行抗议集会,酝酿举行政治总罢工。美国总统布什表示,“美苏关系有可能倒退,甚至发生改变”。西方诸国要求苏联停止使用武力。

14日,戈尔巴乔夫推说他对立陶宛事件“事先并不知道”。内务部长普戈说,“中央没有发布动用动用武力的命令。”

1月20日,拉脱维亚首都,苏军部队攻占内务部大楼。第二天,国防部长亚佐夫说,“武装力量的指挥人员从未要求军队在拉脱维亚采取任何行动”。

1月22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就国内局势发表声明:“无论是对内政策还是对外政策,都未发生任何改变。”

这被公认为退让。

1月25日立陶宛救国委员会宣布停止活动,他们说,“莫斯科抛弃了我们”。

30日内务部长普戈说,“所有的空降兵部队已从波罗的海撤出,内卫部队也撤出了2/3。是否保留原联盟将提交全民投票公决。”

军人们十分恼火。军人军队本来是武装集团,不许动武,为什么不派红旗歌舞团去?

他们想起了一句军事名言:“坚定的统帅可以把乌合之众变成劲旅。懦弱的将军会使勇士变得胆怯。”现在的统帅部,几乎在似乎在推卸责任上相当坚定,在担当责任上却相当懦弱。

部队开始以怀疑的眼光观察自己的统帅部。

9、莫斯科之戏

又一场好戏请他们登台了。

1991年3月17日,苏联举行历史上首次全民投票。3月2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公布投票结果:保留苏联作为一个平等的主权共和国,革新联邦。同时决议建议莫斯科禁止群众性示威游行。

3月25日,苏联内阁决定:1991年3月26日至4月15日的期间,禁止在莫斯科举行群众游行和集会。

3月26日,苏联总统决定:莫斯科内务总局由联盟内务部直接领导。任命了总局局长。第二天,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声明:“苏联总统关于成立莫斯科内务总局和苏联内阁禁止在莫斯科游行集会的决定是非法的。”

当天,直升飞机在莫斯科上空盘旋,警察封锁了红场,坦克在克里姆林宫附近待命。在最高的民主形式,全民投票中获胜的苏联总统要搞武装摊牌了。

3月28日,支持俄罗斯俄罗斯最高苏维埃的游行,不顾苏联当局最高当局的禁令,在莫斯科中心马雅科夫斯基广场举行了。

5万军警虎视眈眈,却没有采取阻挡行动。

第二天,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宣布,军队已撤出莫斯科。这意味着,即使有了最合法的理由和程序,最高统帅部也不会在莫斯科动武。

原以为头头们是想动武而不敢承担责任的部队指挥官,现在开始怀疑他们是否本想纵容激进派。演一场武戏,不过是安抚一下传统派。

当兵的成了政治舞台的丑角儿。

兵凶战危,言出法随。统帅的每一个每一声号令,都决定着千万人的生死。这可不能像拍电影那样“再来一遍。”

当手持武器的军队以为自己的职责,只是演戏的时候。你还能指望他们冲锋陷阵吗?

10、天真的统帅

古代阿拉伯有许多充满智慧的寓言,有一则是这样的:两名神箭手比赛,一名建议将两个人的箭袋挂在树上,射中为胜。另一位同意了,而且一箭中的。该建议者射了。他一箭射死了正在洋洋得意的对手,取得了无可争议的胜利。胜利者说,箭矢之的是对手,而不是箭袋。

可是,原苏军却发现自己的统帅部总是在射箭袋。

交了东欧,毁了华约,毁了中导,减了坦克,可外国对手并不领情,又要求让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将领撤职,战士牺牲,部队撤出,可国内对手得寸进尺,非要追究军方责任,保证不再干涉政治。

当对手拉弓搭箭之时,你还有箭袋射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波兰军队兵强将勇,本属欧洲劲旅。二战爆发前的波兰军队的统帅,相信西有英法联军支援,东有苏军依靠,德军不敢进攻。不想德军突然袭击,波军手足无措,英法宣战而不开战,苏军出兵却不打德军。62万波军全部被歼,15000名波兰军官在友军的战俘营里不知去向。

攻入苏联的德军在卡廷森林发现了4143俱波兰军官的尸体,大肆宣传。

美国总统罗斯福坚持这是德国的阴谋。苏联却判断那本是德国所为。50年后,苏军所为的真相方才大白。

战争不是幼儿园。军队不鼓励天真。

一位军事家说。毁灭一支大军的最简便的办法,便是派一位仁慈家去当它的统帅。

原苏军不幸有了这样的统帅。

“819事件”中观望迟疑的部队,正是在揣摩统帅意图。他们怎么也不相信,这些由现总统一手提拔的将帅会真的反对他。莫非又是假戏真唱?

受命攻打白宫的小分队炸了窝。一句含含糊糊的“政府命令”,就把我们往血泊里送。飞进去挨打,撤出来挨骂,把空降兵耍够了,这次不让他们玩儿了。思想混乱,纪律松弛,战略失误,统帅无信。这样的军队还有灵魂吗?

军魂无归,抽筋断阳。即使是刀剑锋利,铠甲坚固,也必将不战而败。

相关链接:

苏军揭秘1: 震惊世界的“819”

苏军揭秘2:恐怖大军

苏军揭秘3:第三次世界大战

苏军揭秘4:超级强国的兴衰

苏军揭秘5:军界--工业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14325jgbh

    以前没人说这些。都是怎么把国人带沟里怎么来。都是名词化怎么忽悠怎么来现在还有一大群人在忽悠还洋洋自得

  • 焱土_lw

  • 焱土_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