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2023大凉山泸沽湖冬季阳光音乐季开幕。李敬泽、阿来、王晓锋、么红等名家齐聚盐源,纵论“诗与远方”。
如何擦亮大凉山泸沽湖诗歌音乐季的招牌,向世界发出泸沽湖的声音?大凉山泸沽湖的民族音乐如何具备世界性?当天,封面新闻记者专访著名作曲家、音乐制作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副主席王晓锋,他认为大凉山泸沽湖蕴藏着丰厚的音乐宝藏,应该加入国际化的制作理念,让全世界的人能产生共鸣。
著名作曲家、音乐制作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副主席王晓锋
大凉山泸沽湖蕴藏丰厚音乐宝藏
王晓锋想为泸沽湖写一首歌
王晓锋曾创作《从头再来》《超越梦想》《康美之恋》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此次参加2023大凉山泸沽湖冬季阳光音乐季开幕式,是他继前段时间的歌曲采风活动后,第二次来到泸沽湖。大凉山泸沽湖蕴藏的丰厚音乐宝藏,给了他很多的创作灵感。
王晓锋分享,自己在泸沽湖听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原创的音乐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感受所创作的泸沽湖的歌曲,且曲风类型丰富多样,这让他感叹泸沽湖这片土地的神奇和美妙。
王晓锋每年大约会创作5-6首作品,因此对于作品创作他也有着极高的要求。他透露,上一次来到泸沽湖,“我心中已有了创作的冲动和灵感”,但还需要时间去打磨。他因此觉得泸沽湖是值得他常来,去寻找灵感的地方。
开幕式现场
民族音乐如何成为世界音乐?
用国际化的制作理念引人共鸣
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环顾四周,不少民族音乐也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境地。在王晓锋看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不够完整,还需要运用国际化的制作理念,才能让全世界的人产生共鸣。
王晓锋认为,中国的民族音乐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原生态音乐;第二类是在原生态的基础上加上电声、鼓、吉他、贝斯等元素,成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第三类则是世界音乐,这也是他认为我们的民族音乐可以发展的方向,即取本民族音乐中的精华,再运用国际化的制作理念去制作,用国际化的编曲去演绎,让更多本民族以外的人们能够共鸣和喜爱。
他希望在大凉山泸沽湖这片土地上,能够产生像《阿姐鼓》这样具有传唱度的世界音乐,将泸沽湖的魅力带给更多的人。
李敬泽、阿来、王晓锋、么红等名家齐聚盐源,纵论“诗与远方”。
如何擦亮大凉山泸沽湖音乐季的招牌?
让“民族+流行”成为特色
2023大凉山泸沽湖冬季阳光音乐季现场,李敬泽、阿来、王晓锋、么红、龚学敏等文学、艺术名家齐聚泸沽湖畔,在自然与文化的交融中,感受诗与远方。大凉山姑娘、歌手吉克隽逸也来到现场,以一曲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摩梭》,唱出了摩梭儿女的情与爱,唱出了盐源文化的灿烂与文明,也唱出了泸沽湖的浪漫与美好。
谈及在未来,如何以“音乐名片”的方式向世界推广“四川泸沽湖”,打造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兼具地域性和民族性、彰显独特文化符号的“湖畔音乐季”品牌,王晓锋建议未来可以举办以“民族+流行”为特色的音乐节。他以山鹰组合、太阳部落、HAYA乐团为例,认为他们都是将民族与流行相结合做得很棒的组合。同时,他也觉得,形式并不局限于乐团或者独唱,只要能代表本民族的流行的唱法,他认为都能有助于得到更多喜欢音乐的人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