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帮往事:太平舰成太平间震惊台湾,惊恐中的蒋介石最终选择登上美国贼船!

蒋帮往事:太平舰成太平间震惊台湾,惊恐中的蒋介石最终选择登上美国贼船!

00:00
18:05

1954年11月14日上午,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蒋介石在侍从官的护送下从士林官邸前往“总统府”上班。

虽然从5年前“转进”宝岛以来,蒋介石的日子可谓“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只能在越来越没底气的“反攻大陆”口号中眼睁睁地看着大陆地覆天翻。但此时的蒋介石不仅沉浸在10月31日蒋介石68岁寿辰的喜悦中,更回味着当天美军第七舰队司令蒲赖德邀请蒋介石夫妇乘坐美军核潜艇观光的幸福细节。

想到美国如此强大且又如此抬举,蒋介石的心情不由得阴转多云。

然而就在蒋介石刚在办公室坐下,正准备日理万机时,秘书长张群匆匆进来,报告说“海军”方面的梁序昭等人求见。

随后,“海军三巨头”梁序昭、马纪壮和黎玉玺面色凝重地走进来,并为蒋介石带来一条爆炸性消息:

“今天早上,太平舰在大陈附近沉了!”

蒋总统的心情,突然多云转阴,甚至下起了滂沱大雨,因为这条消息,是名副其实的晴天霹雳。

那么大一艘舰,怎么说沉就沉呢?蒋介石不明白。而当马纪壮回答是被解放军鱼雷击沉时,蒋介石几乎就是迷惑中带着愤怒,恨不得给在座的各位每人送上一句娘希匹,毕竟这不仅侮辱了太平舰的实力,更嘲讽了台军的预警和防卫水平。

那么,太平舰到底有多强呢?为何蒋介石如此痛心疾首?这一切需要从二战后说起。

太平舰的重生路

太平号护卫舰,原名为“戴克尔”号护卫驱逐舰,由美国费城海军船厂建造,1942年7月下水并在1943年5月服役,该船全长88.24米,宽10.82米,排水量1450吨,配备舰员198名,装备3门76毫米主炮。

“戴克尔”号最早配属在美国大西洋舰队,二战期间游弋在大西洋,配合其他军舰为美国到英国的庞大商船队护航。1944年5月,在前往突尼斯途中遭受德军飞机攻击,修复后作为训练舰直到封存。

但就在封存的“戴克尔”号即将被拆解时,美国政府在二战结束前以“租借法案”的名义将其赠送给国民党海军。

作为美国赠送的九大名舰(4艘“太”字号,4艘“永”字号和“妈咪”号工作舰)之一,“戴克尔”来华后,与另外一艘1450吨级护卫驱逐舰被蒋介石亲自命名为“太平”和“太康”号,归属海军一级舰编制。后太平号将原来的76毫米主炮换装为127毫米主炮,并加装了四具MK32型反潜鱼雷发射管,火力大大增强,并成为国民党军的主力战舰。

与此同时,太平舰的官兵配置也是“优等”,比如该舰服役军官前后共51人,其中就有38人毕业于黄埔海军学校或福建马尾海军学校,更有17人曾留学英美。

由于被蒋介石器重,太平舰不仅人员装备配备先进,待遇也在海军中出类拔萃,在其它海军舰船官兵时常为军饷的克扣而无语凝噎时,太平舰却享受着海军总部的另眼相待。

而除了基本不愁吃喝,作为海军宝贝的太平舰还基本都是参与些出镜率高但危险系数低的活动,比如1946年12月和中业号坦克登陆舰进驻南沙群岛中的黄屿岛,期间最大的危险可能就是海水的侵蚀和海浪的冲击。而为了纪念太平号的进驻,南京国民政府还特意将该岛命名为太平岛,太平舰风头一时无两。

1949年2月重庆号巡洋舰起义后,太平号基本承担了接待外宾的任务,是国民党海军展示形象的重要门面。

而面对堪比鬼子“大和旅馆”的优渥待遇,太平舰上的官兵也情不自禁地膨胀起来,除了“转进”宝岛后时常以“海军中的74师”自诩,毕竟当年张灵甫的整编74师就是国民党军中王牌中的王牌,号称蒋介石的御林军。

而这种自命清高的做派,也让其它舰船早已心怀不满。不过由于国民党军内部向来派系众多、山头林立,所以虽然大家都将太平舰视为另类,却也形不成对抗太平舰的合力。

只是,太平舰不被同僚接受,不代表不会在对外作战中险象环生。事实上,正是国民党海军的内讧,才最终导致了太平舰成为太平间的尴尬命运。

话说“百万雄师过大江”后,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的姿态,迅速消灭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兵败如山倒的国民党反动派,在一发不可收拾的丧城失地后,最终龟缩在东南沿海岛屿,企图利用解放军海军实力尚有短板的条件负隅顽抗。

1950年大陈岛成为国共军事对峙的焦点地区后,国民党海军将太平、太康和太和三艘军舰组成一个战斗舰队,派入大陈岛水域驻防。

彼时的大陈防卫司令刘廉要求三艘军舰实施定点巡逻,并在大陈岛受到攻击时作为陆军的移动炮台。此举遭到太平舰舰长唐廷襄激烈反对,毕竟一旦解放军摸清海军舰艇的航线和出没规律,定点巡航将变得异常凶险。

按说虽然太平舰目中无人,但这个建议却非常中肯。然而刘廉出于对海军的成见固执己见,而唐廷襄越级上书又多次石沉大海,于是三艘军舰只能定点巡航,这为太平舰的折戟沉沙埋下了伏笔。

太平舰成太平间

由于从太平舰驻防大陈岛的那一刻开始,陆海军的关系就相当不融洽,所以随着时间推移,双方关系只能越来越僵。

1952年3月,太平舰在一次例行巡逻中于大陈岛南约20海里处截住了3艘大陆可疑渔船,虽然搜遍全船都没有发现武器和电信器材,但因为同样没有发现渔网和鱼虾,因此太平舰舰长桂宗炎将渔民全部押上军舰并交予大陈岛防卫司令部。

但当太平舰巡逻回来,却发现防卫司令部以“海军不可干扰大陆沿海渔船”的名义,早已将3艘渔船全部释放。于是桂宗炎认定防卫司令部中有内鬼,双方关系剑拔弩张。

不过,因为共同的敌人,即便双方关系紧张,也不得不继续在一个屋檐下共事,直到太平舰成为太平间。

1954年10月31日夜,大陈岛雷达站官兵像往常一样对海面进行例行侦查,晚上9点30分左右,雷达值班员发现荧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个小亮点。

起初雷达值班员认为这是美国运输船队从南朝鲜前往菲律宾,但经过查询发现美军船队早已远去,于是瞬间意识到可能是解放军海军舰艇,于是立刻加强监视。

接近午夜时分,雷达值班员发现这些亮点逐渐逼近大陈岛外围的高岛海区,随即刘廉请示“国防部”并进入一级战斗部署。

然而零点以后,这些亮点在围着高岛转了一圈后,便全部原路返回。

看到亮点远去,大陈岛上的众人长舒一口气,刘廉更是自信满满地说:“根据经验判定,这应是大陆海军一支护卫舰编队的例行巡航。”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解放军此番前来不是踩点,不是威胁,而是“埋雷”。

就在解放军海军巡逻时,每艘护卫舰的舷侧都拖带着一条鱼雷艇,由于护卫舰船体相对较大,盖住了鱼雷艇,于是大陈岛上的雷达只能看到护卫舰呈现的白点。

随后,护卫舰在高岛绕圈时,鱼雷艇就被放下,并依靠高岛的地形予以隐蔽,随后护卫舰编队返回,大陈岛的国民党军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解放军之所以兵行险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太平舰等舰船的定点巡航,于是摸清规律的解放军特意从青岛调来刚成立不久的鱼雷快艇部队第31大队的一个中队。

参与高岛伏击的特攻小组共有4艘鱼雷快艇,舷号分别为“155”、“156”、“157和“158””,由副大队长纪智良、中队指导员朱洪禧和副中队长铁江海率领,为保证伏击的成功,他们在高岛足足隐藏了半个月之久。

11月13日24点,太平舰突然接到特遣舰队司令部命令,赶赴舟山列岛执行掩护任务,于是全舰保持战斗状态,枪炮上膛、官兵进入一级战备。

14日凌晨4点,太平舰在距离高岛21海里,渔山列岛15海里处时,雷达上突然发现4个固定目标。

由于此前大陈岛防卫司令部严令不许干扰大陆渔船,于是值更官马顺义下令炮位进入战斗准备,却并未开炮示警。

随后当目标接近2000码时,太平舰瞭望兵突然发现向自己驶来的不是渔船,而是鱼雷艇!

马顺义立刻发出战斗警报,枪炮长周官英下令开炮,但未命中目标。

5点35分30秒,两艘鱼雷艇在距离太平舰200米处时迅速发射4枚鱼雷并施放烟雾迅速撤离。与此同时,另外两艘鱼雷艇在距离太平舰的另一侧100米处迅速发射2枚鱼雷,随后施放烟雾快速撤离。

猝不及防的攻击,令太平舰几乎无处躲避,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爆炸,太平舰剧烈抖动,先是舰首的前机舱和舰内通信室被击中,随后汽油燃烧又引爆了后半舱内的弹药,太平舰上空腾起一朵蘑菇云。

太平舰中弹后,唐廷襄立刻下令封闭中弹的舱室,全速倒车并向大陈岛东口撤退。由于太和号和永昌号接应及时,所以尽管太平舰在距离大陈岛东口5海里处失去动力,但很快被两艘接应舰拖拽得以继续返航。

然而,后机舱突然大范围进水,太平舰迅速下沉,唐廷襄不得不在7点15分下令弃船逃生。

7点24分,太平舰沉没,船上145人逃生,29人死亡,其中炮阵中阵亡16人,13人被封在船舱中沉入大海,太平舰真正成为太平间。

蒋介石的恐惧感

太平舰沉没后,蒋介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办法,并发出紧急指示,严令海军舰队待港整顿,防止解放军再度发动攻击,台军随即进入一级战斗准备。

翌日,蒋介石颁布了对太平舰官兵的抚恤令和嘉良令,安抚岛内军民。

但蒋介石的操作,非但没能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反而让岛内舆论更加沸腾。毕竟太平舰是二战后在海战中被击沉的第1艘驱逐舰以上的战斗舰艇,解放军海军的整体实力已经威胁到了宝岛的安全。

而且国际舆论也早已关注到了这一事件,比如美国合众社说太平号军舰的沉没是一个惊人的举动,还说人民海军部队显示的攻击力量,使得宝岛的军事当局感到越来越惊慌;美联社则说太平号军舰的被击沉是解放军海军部队的重大胜利,它使国民党大吃一惊;英国路透社也报道,华盛顿方面人士表示太平号军舰的被击沉,证明解放军现在拥有了强大的海军力量。

铺天盖地的舆论山雨欲来,急火攻心的蒋介石住进了医院。

但医院从来不是逃避的地方,他还要面对海峡对面的“威胁”,并给岛内军民加油打气。恰在这时,正在华盛顿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外交部长”叶公超得知太平舰沉没事件后,对外发表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并得到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支持,艾森豪威尔授权国务卿杜勒斯尽快与宝岛商讨制定《中美共同防御条约》。

蒋介石欣慰了一会儿,也就一会会儿。

太平舰的沉没让蒋介石惊魂甫定,美国的表态让蒋介石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他强烈要求:将台澎之外的其它离岛一并纳入条约的保护范围之内。

美国表示可以,具体来说就是可以个锤子。

如果不是1950年6月25日突然爆发的朝鲜战争,当时的杜鲁门政府早已做好了将蒋介石政权一脚踹开并任其自生自灭的打算。毕竟相比于烂泥扶不上墙的蒋帮,朝气蓬勃的新中国更有资格作为美国对抗苏联的盟友。所以美国方面不断暗示,如果新中国不倒向苏联,那么不会阻挠解放军浮海东渡。

但朝鲜战争的爆发,让美苏对抗迅速升级,而美国也痛下昏招,出兵海峡激怒了新中国并直接导致中苏携手,于是美国只能将错就错,继续和战五渣的蒋帮沆瀣一气。

可以说,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让蒋介石政权枯木逢春,但蒋介石想要的不是“生存”,而是“生活”,具体来说就是反攻大陆。

虽然当初“转进”的时候相当干脆利落,但蒋介石落脚宝岛后,却一再高喊“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反攻路线图。而在宝岛地狭人少的情况下,美国当然是蒋介石的坚强靠山。

但问题是,在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战争落幕后,美国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越南战场,企图以防止中南半岛泛红的名义从南方侵略中国。

而其它方向,美国也在与苏联进行着针锋相对的对抗。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虽然愿意帮助蒋介石苟延残喘,但仅限于苟延残喘。所谓帮助蒋介石反攻大陆,美国从来没有这样危险的想法,毕竟美国不是没有领教过解放军的厉害。

所以,蒋介石想要的美国和美国想要的蒋介石,基本等于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的相亲,就算月老用钢筋焊死也无济于事。

因为美国完全不想卷入和解放军的直接对抗中,所以对于蒋介石既要还要的要求,美国坚决反对,并将《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定义为防御性质的条约。

这与蒋介石的设想大相径庭,所以双方的所谓谈判前后折腾了一年之久,甚至逐字逐句地斟酌商定,可谓筋疲力竭。

但是,从蒋介石本质上说,他或许早已认识到所谓的反攻大陆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梦呓,毕竟实力摆在那里。但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威望,他又不得不将反攻大陆放在嘴边。所以《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中,蒋介石对美国的态度基本认可,毕竟保命是底线,但为了自己的地位,态度上不能软。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决不追随美国推行“划峡而治”的蒋介石,那个坚持“一个中国”的蒋介石。

事实上后来1958年的金门炮战,也基本是这个套路,而炮战之所以爆发,根本原因在于作为丧家之犬的蒋介石确实没有了和美国讨价还价的实力,毛主席用炮弹帮了蒋介石一个大忙。

而对于蒋介石而言,虽然表面上大谈民族大义,坚持“一个中国”,但背地里随着1954年12月2日《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早已“移情别恋”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