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那还得了?为何英国会成为德国最欲罢不能的存在?

你若安好,那还得了?为何英国会成为德国最欲罢不能的存在?

00:00
14:58

英国,一个令德国痛不欲生的国家。

2020年1月31日,欧盟正式通过了英国的脱欧协议,这意味着经过长达5年的扯皮,英国终于完成了与欧盟的剥离,从此双方割袍断义,正式成为井水不犯河水的邻居。

英国之所以脱欧,根本原因在于在欧盟的47年时间里,英国的付出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具体来说就是得不到该享受的福利,承担的义务却令英国无法呼吸,比如摊派扶贫指标以及难民问题等。

因为受尽了委屈,所以英国选择和欧盟结束关系。所谓人各有志,面对英国的远去,欧盟最终选择了好散好聚。

但问题是,英国虽然在心理上和欧盟相去十万八千里,但地缘上却和欧盟山水相依,而这种貌合神离,让德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而之所以出现如此尴尬的境遇,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德国作为名副其实的欧盟领袖,在欧盟内部有着一呼百应的号召力,欧盟和英国的关系本质上是德国和英国的龃龉。

而德国与英国之所以势不两立,根本原因在于:

英国作为海权强国,一直都有逐鹿大陆的野心;而德国作为陆权强国,长期保持着驰骋大洋的心气。

应该说,这是英国和几乎所有欧洲大陆强权的矛盾写照,但英德矛盾尤其势不两立。

而英德矛盾早在黑暗的中世纪就开始明晰。

虽然都是日耳曼人的后裔,但作为北海日耳曼人一支的盎格鲁-萨克逊人因为5世纪匈人帝国的驱逐,漂洋过海来到英伦三岛,最终成为英国文明的缘起。

而日耳曼人建立的东法兰克王国则成为德国的前身,并在962年建立了影响欧洲历史格局的神圣罗马帝国。

由于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中世纪,海洋是最好的隔离,于是英伦三岛有了相对安全且特立独行的发展轨迹。

当然,虽然在海岛上异军突起,但英国依然不忘自己的大陆祖籍,时刻准备“衣锦还乡”并在欧洲大陆建立根据地,于是隔着英吉利海峡的法国首当其冲,承受着英国几百年如一日的打击。而由于英国不仅想要法国的地,更想当法国的爹地,于是有了英法百年战争的登峰造极。

彼时的欧洲大陆,皇权与教权势不两立,两者紧密结合的法国一直都是皇权代表神圣罗马帝国的“犬子”,于是尽管英国对欧洲大陆皇权斗争没啥兴趣,但因为法国,两个爸爸情不自禁地扭打在一起。

15世纪大航海时代到来后,作为岛国的英国因为四面出海的便利,发展了强大的海军实力,并陆续打败西班牙和尼德兰,成为新的海洋霸主。而猛烈的殖民地扩张也催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一日千里,确保了“日不落帝国”的强大影响力。

相比之下,在神圣罗马帝国盛极而衰后,德意志土地邦国林立,彼此斗争不息。更可怕的是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在与英国、法国及沙俄等列强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厮杀后,与西班牙等国结盟的神圣罗马帝国损失惨重,日耳曼各邦国更是损失了将近40%的成年男性,从此神圣罗马帝国逐渐走向消亡,德国更是被不断蹂躏直到普鲁士一统乾坤。

虽然“三十年战争”后,国势如日中天的英国与支离破碎的德国在反对拿破仑帝国的问题上有过亲密的合作,但当拿破仑帝国跌落谷底,两国的亲密关系也就销声匿迹。

而1848年的欧洲革命再度让欧洲大陆一片狼藉,但却间接推动了德意志与意大利的统一。

1871年,在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左推右挡,通过三次战争锁定了德意志统一的胜局。

由于德国统一前,德意志各邦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并有了打破市场壁垒的动力,所以当德意志在政治上实现统一,德国迅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祥地,综合国力更是异军突起,并很快超越英国一跃成为欧洲第一。

德国的统一和崛起,令英国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毕竟德国的统一不仅让英国失去了“分而治之”的前提,大国崛起一日千里的德国更是萌生了与英国一争高低的心理。

两次世界大战,某种程度上都是因为帝国主义彼此资源的不平衡,英国和德国作为海权强国和陆权强国、传统帝国和新兴帝国的对抗和竞争,是帝国主义矛盾的极端典型。

只是,无论德国还是英国都不曾想到,它们的势不两立,会最终为美国和苏联的崛起做了嫁衣。虽然英国没有像两次战败的德国那样,国土面积越来越迷你。但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对国力的猛烈冲击,英国几乎丧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不得不回到英伦三岛企图东山再起。

然而,美苏能让英德斗争“双输”,必然更能让两国的矛盾不断延续下去,于是英国依然是德国的宿敌。

二战结束后,美国为控制西欧,并防止西欧被苏联影响力占据,于是在1947年推出了“马歇尔计划”的救济,英国与联邦德国都从中收益。

得了美国的好处后,西欧各国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毕竟“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如此慷慨,目的无非是控制西欧的经济。于是为了避免沦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西欧各国决心放下历史恩怨,“抱团取暖”赢得东山再起的历史契机。

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由于联邦德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所以尽管欧洲一体化是德国和法国的搭台唱戏,但德国基本上具备了一呼百应的号召力,是真正的欧盟主力。

而英法作为传统殖民帝国,对被动接招的安排很不满意,尤其是法国,一再表示自己还能“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种不服气最终导致了英法两国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一败涂地。

苏伊士运河危机后,法国加速了与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抱团取暖”的努力,从此德法牵头的欧洲一体化不断创造奇迹。

而英国,在明知被美苏联手挖坑做局的情况下,也依然坚持和美国沆瀣一气。毕竟美国所在的美洲大陆本质上是大号的英伦三岛,美国基本上继承了英国作为海权强国的分化瓦解政策,与英国有着高度共鸣。更重要的是,美国作为英国的昔日殖民地,与英国保持了藕断丝连的亲戚关系。

所以,英国和美国越走越近并不稀奇,英国也顺势拜倒在美国的牛仔裤下,完成了从“美国大爷”到“美国大孙子”的戏剧性蜕变。

因为和美国建立了相亲相爱一家人的亲密关系,因此英国对德法主导的欧洲一体化嗤之以鼻。

但问题是,英国对美国的忠心不容置疑,美国对英国的反馈却让英国哭晕在厕所里,除了无情地夺走英国的金融中心地位,肢解庞大的“日不落帝国”,美国对英国的“安排”可谓面面俱到、精心设计。

在越亲近美国越被剥削的情况下,遍体鳞伤的英国决心蓦然回首,然后找老实人也就是欧共体接盘。

面对英国的回心转意,戴高乐一再表示:“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戴高乐之所以生气。除了“昨日你对我爱答不理,今日我让你高攀不起”的历史规律,更重要的因素在于英国虽然在二战中被彻底打回原形,却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实力。

虽然法国也是名副其实的西欧大国,但无论国力还是国际影响力都与英国望尘莫及。所以,一旦同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英国加入进来,法国以后在欧共体内部还怎么呼风唤雨?

当然,出于现实考虑,法国也有理由怀疑英国是不是美国安插在欧共体内的“特洛伊木马”。所以尽管英国一再表示会“不计前嫌”地与欧共体打成一片,但法国只想让英国马上滚蛋。

好在英国进退两难,德国及时出现在身边,作为欧共体的领头雁,德国相信,再强的经济也强不过自己,英国的加入只会让欧共体更有实力,而欧共体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更多欧洲国家共谋大计。

再者,与其留着英国在边上捣乱,不如拉进来当垫脚砖,而且还能给法国做羁绊,于是在德国的坚持下,再加上法国政坛的风云突变,英国最终得偿所愿。

事实证明,这是德国作为欧洲一体化领导者做出的最正确判断,也是让德国悔青肠子的判断。

因为英国到来后,虽然极大地充实了欧共体的钱包,却也造成了诸多格格不入的麻烦,比如不接受难民,拒绝欧元,让德国的谋篇布局屡屡成为天方夜谭。

更可怕的是,虽然同在一个屋檐,结成共同富裕的伙伴,英国“大陆搅屎棍”的精神却代代相传,尤其是在1989年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之际,英国在欧共体内部疯狂串联,誓要组成反对德国统一的“反德同盟”,一度让德国陷入风雨飘摇的危险境地。

对于英国而言,欧洲一体化本就不利于自己的浑水摸鱼,所以欧洲一体化起步时,英国才会如此抗拒,最后加入欧共体某种程度上说是被美国忽悠致残后的迫不得已。

所以,如果可以,欧洲一体化最好貌合神离,德国最好也保持东西并立,如此欧洲一体化只能是说说而已。

而从德国角度来看,欧洲一体化不仅是在美苏夹缝之中求存的正确之举,更是德国实现曲线统一欧洲目标的必然经历。

所以,德国不仅要统一,更要不断扩容,最好能将整个欧洲囊括进去。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德国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趁东欧形成权力真空的历史契机,发动了规模庞大的“欧盟东扩”,大大扩张了欧盟的实力和影响力。

然而,东欧各国相比于西欧老会员,经济层面相差甚远,它们的加入让西欧各国瞬间失去了很多福利,于是东西矛盾骤起,欧盟内部爆发了越来越严重的内部问题。

而且,因为“欧盟东扩”基本将昔日苏联的卫星国甚至加盟国收入怀里,使得俄罗斯表现出了强烈的抗拒,加剧了俄罗斯与欧盟的势不两立。

更重要的是,因为俄罗斯的怒气,指望不上欧洲军事力的东欧各国在经济上端欧盟饭碗的同时,政治上则成为美国的小弟。

而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对欧盟的态度也今不如昔,甚至还想对欧盟进行全方位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欧新成员本质上成了美国安插在欧盟内部的卧底,想让欧盟自顾不暇只需制造“俄罗斯威胁论”的焦虑。

所以,冷战后的欧盟,在美国的压力下,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比如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09年的希腊债务危机,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以及2015年的难民危机,确保了欧盟的疲于奔命、有心无力。

而英国脱欧,则是美国给欧盟安排的重头戏。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英国在欧盟的日子并不顺利,所以与欧盟的好聚好散也就不足为奇。毕竟没人能忍受常年入不敷出,举足轻重却没有影响力的不公平待遇。

而英国之所以走得如此决绝,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的“回心转意”,这让英国感受到了认祖归宗的气息。

冷战后的美国为了打击欧盟,不断强调“俄罗斯威胁论”,增加欧盟对美国的忠心。但问题是,也正因为没有了苏联时代的咄咄逼人,尽管没有军事自主权,欧盟依然有通过能源贸易加强与俄罗斯合作的小心理。

所以,美国需要一个让欧盟难以形成合力对抗美国的“鲶鱼”,英国无疑就是最好的工具。毕竟本来英国就不想看到欧洲的一体化,如今美国出钱出力,英国有什么理由不在欧盟周边上蹿下跳、前赴后继?

所以,欧盟的核心在德国,而德国的最大宿敌是英国。毕竟某种程度上说,两次世界大战已经剥夺了德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可能性,与美国鹿死谁手的只能说中俄等国,即便整个欧盟也不值一提。

所以,在欧洲的一亩三分地,英国从来都是德国无法回避却又痛不欲生的国家。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