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那个让你嗓子难受的人,今年又回来了。
最近,核酸大王张核子被曝出进军预制菜。
很多人表示,“一听预制菜,我的嗓子眼比做核酸还难受。”
预制菜,就是餐厅提前加工好的饭菜,只需加热就能食用,因为方便快捷,颇受城市打工人欢迎。
其实预制菜在中国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物种,在几年前就已经席卷,无论你去便利店,还是出差坐飞机,都有它的存在。
光这几年开始,预制菜肉眼可见的变多。
然而曾经的打工人标配,如今却让人们惶恐不已,甚至闻之色变。
其中最头痛的还要数家长,一听预制菜还要进校园,甚至有人掀起了带头抵制。
抵制声量越闹越大,工人日报都发出灵魂三问:
“餐馆是否应告知使用预制菜?预制菜安全吗?入校园适宜吗?”
被打工人捧火的预制菜,究竟是真刚需,还是被炒过了头?
“5999一顿饭,7成是预制菜“
如果说过去能给打工人“续命”的是预制菜,现在让人气得牙痒痒也是预制菜。
最近,有网友曝出,参加同学婚礼,5999元一顿饭,抱着很高的期待。
等饭菜上桌才傻了眼:7成都是预制菜,最后算下来,一桌的成本只有1196元。
饭店这波血赚,而他只能被气得吐槽,“我还不如直接去农村吃席。”
如今的预制菜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打工人就更逃不过了。
外卖暂且不说,就算周末去大饭店吃,大家熟悉的连锁品牌,真功夫、陶陶居、吉野家、眉州东坡......都有预制菜产品。
他们的预制是什么呢?就是一条由清洗机、切菜机、包装机组成的流水线。
哪怕去西贝,就算是后厨透明、大妈现包,也躲不过里面的蔬菜是预制菜。
只要你敢点,日料刺身、烤鸭、火锅都可以是预制菜。
如今,你想到的,想不到的,都可能是预制菜。有人更是给出一个恐怖的数据:
你在外边吃到90%的菜,都可能是预制菜。
而如今这股风,在今年席卷到了校园。
最近,深陷舆论点的赣州某小学,就被家长围攻:
“孩子的每月餐费从200多元,涨到了300元,但餐食质量却不升反降,变成了预制菜。”
红色的塑料饭盒里,盛着由中央厨房提供的快餐,有家长吐槽:“配的汤,像洗澡水一样。”
更有人爆出,学校提供的预制菜已经过期了一年,有学生吃完出现了拉肚子的情况。
为了让孩子少吃预制菜,有家长趁着午休,提着自家做好的饭菜送到学校。
毕竟家长心里都清楚,为了让口感不变,预制菜会加入一系列防腐剂、增色剂、保水剂等。
有家长爆出某预制菜的成分表,正如预期之内,满满的狠活。
一份塑料袋包装的鱼香肉末,保质期竟然长达365天。
在常识里,隔夜菜都要倒掉,而这份放了一年的鱼香肉末,可见得加多少狠活,才能维持风味不变?
都知道,孩子的饮食不宜高盐高油,但预制菜大多必须高油高盐,因为只要盐加的足够多,产品也就多坚挺。
至于吃完以后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影响?好不好吃?那不是他们要操心的。
有专家指出,预制菜加入太多香精、色素、添加剂和防腐剂等,长期食用会加重肝肾负担。
连锅气都能复制。毕竟还有锅气香精这种存在。
除了狠活,家长们更担心的,还是怕以后,孩子只能被动吃预制菜而没有选择。
在预制菜席卷全国的现实下,白岩松成了很多人的嘴替:
“我要想吃预制菜还用去饭店吗?”
某个知名专家,在俞敏洪直播间更是直言:
“预制菜是猪狗食,我从来不吃。”
就算被骂,
为何也要科技与狠活?
其实最开始的预制菜,画风还是正常的。
只在特定的场合出现,只做一般的常见快餐,还便宜大碗。
也是这三点充分征服了打工人。试想,在你一个人异乡打拼,熬夜加班饥肠辘辘的时候,眼前一碗热气腾腾的盒饭,还是15块的两荤一素,谁能拒绝?
连曾经骂过预制菜的董明珠,后来又开始撑腰:
“当代人特别是不愿意将过多时间花费在做饭上,基于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需要,就给预制菜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其实预制菜年年都有,为何今年预制菜的热度如此之高?离不开两件事的助推。
第一件事是,官方背书,让预制菜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今年高层出台了不少预制菜利好政策,比如《一号文件》首次把预制菜写进官方文件里。
《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未来市场规模超万亿。”
在万亿的诱惑下,一时间,各大公司抢疯了眼。不管是圣牧、国联等老养殖企业向C端市场进攻,老板电器、格力、海尔都在跨界预制菜。
连城市都在争抢预制菜风口,拿出真金白银支持预制菜企业,总补贴近3个亿。山西大同、佛山顺德等都在争抢做“预制菜之都”。
甚至还有一些主业干不下去的,都想来预制菜这里找点出路,比如贵人鸟。
第二件事是,成本越来越低。
预制菜玩家这些年一直在干的,就是卷价格。
前几年,一份鱼香肉丝预制菜成本价可能还要十元左右,但到了今天,一份只要3块钱。
有店家在某平台卖预制菜,1斤的排骨只要1.7块。
对比市场的新鲜排骨,都是三、四十元一斤,2元一斤的排骨,光从价格上看,也足以让无数人“真香”。
店家这边,自从用了预制菜,成本也是一顿嘎嘎乱杀。
切好的料理块儿、预先穿好的关东煮,只要在后厨完成最后一步加工组装即可,与其说是厨师,不如说是流水线工人。
有饭店人员袒露,自从加入预制菜,后厨工序越来越少,解聘了不少人,连翻台率都更高了。哪个大饭店能拒绝?这也导致布局预制菜的店家越来越狂飙。
有数据显示,我国做预制菜的企业超6.81万家,近5万家预制菜企业,在近五年内成立。
其实预制菜所对应的“中央厨房+冷链物流”模式是好事,统一标准化产品运输到不同厂家,节省了整个行业链运营成本,国家发改委也在大力支持这种工业模式。
但很多玩家的省钱,是省在了不该省的地方。
有的预制菜小作坊,不会投资几十万来专门造蔬菜清洗、检测产线,不会买下先进冷链技术,只会考虑怎么添加廉价狠活来延长食品寿命。
当玩家只顾着在品质上省钱,最后糟心的只有用户。
惹众怒的不是预制菜,
而是不告知!
今年的预制菜,仿佛一夜之间成了全民公敌。
有人在网上发布“如何分辨预制菜”攻略,立马迎来一大波收藏。有人一说某某是预制菜,很快一波评论说不吃了。
但嘴上说着不吃的人,身体也只能被迫诚实。
毕竟,过去预制菜还只是出现在打工人的生活场景:便利店、外卖,现在则是进一步占领老人和孩子的地方:社区、学校食堂。
尤其是当快餐生意实现规模化,预制菜几乎是无孔不入。更不用说,方便面、罐头这些“霸占”中国人生活中几十年的产品,都是预制菜,谁也躲不开。
对于预制菜,知乎上有人一针见血:
人们真不能接受的,是花了现炒菜的钱,却吃的是料理包。
你不知道自己吃的是预制菜,也没有服务员来提前告知你。
比如我花40多元以为买到的是现做的红烧排骨,结果店家送上来的是泡好料理包。
没有提前告知,也就没有选择权,发生什么都只能自己承担。
举个例子,信息差可以有多让人讨厌?
不久前,一位顾客去咖啡馆喝咖啡,不小心把底托打了,本以为只是赔个几十块,万万没想到服务员张口就是3000块。
原来这个底托居然是爱马仕的,但喝之前却没人告诉她。
所以,我们反对的不是预制菜,而是以此而来的信息差不透明。
同样,我们反对的不是狠活,而是一些只为捞快钱的劣质预制菜。
毕竟预制菜已经是无可阻挡的趋势,天宫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宇航员也会吃。
我们要的,只不过是在自己知道是预制菜的前提下,吃到一份严苛标准制作出的预制菜,仅此而已。
结语:
如今,对于预制菜的种种乱象,官方已经重拳出击: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预制菜适不适合给小学生吃,官方也在最近一锤定调:
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不宜推广进校园。
而且在官方明确态度下,想随便入行预制菜也没那么容易了。
已经有门店大胆尝试,用预制菜时明确公布出来,作为顾客的选择项,而不是必选项。
只有用立法约束狠活,预制菜才能真正给自己“洗白”。
对于某些不在乎用户体验吃相难看的商家,正如法制日报所说:
“好吃决定它能走多高,安全决定它能走多远。”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