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多月前,成都博物馆的年度重磅特展“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启幕,来自全国20个省、直辖市,40个文博机构的220件宝贝汇聚,其中包含一级文物70件,珍贵文物90%。
这场堪称成博建馆以来水平最高、珍贵文物占比最重的展览,推出便成“顶流”,截至9月28日,已接待海内外观众超130万人次,成为今年夏秋之际一场现象级的热门特展。
为什么这么多人钟爱“汉字中国”?
展览信息: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
展览时间:
6月10日-10月8日
展览地址:
成都博物馆一层特展厅
开展3个多月,
突破130万人次观展,
有人10刷“汉字中国”。
所有受访的人当中,来自成都龙泉驿区天立学校四年级8班的@马丹青 是年龄最小的。她今年10岁。一个半月前,为看“汉字中国”,再次来到成博,“三刷了。”她说。
那一次,她带了新入的望远镜,丹青有幸见到了即将“下班”的国家一级文物史墙盘,遗憾的是,与最喜欢的宝贝神兽折觥擦肩而过。
折觥·西周,宝鸡周原博物院藏
为了寻找折觥,9月底,她和父母特地去了趟宝鸡,先是询问了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后来又到了扶风的周原博物院,这才知道,就在她刚刚完成“汉字中国”三刷时,折觥“出差”成博,“换班”史墙盘入驻了豪华单间。
“舍近求远找了一圈,结果就在眼皮底下。”小朋友一声叹息。
像丹青一样多次前往的人不在少数。普通打工人@苏三翻出相册一数,已经四刷了。由于家住得近,成博对于她来说,常逛常新。
三刷、四刷,听起来已经挺疯狂,但没想到,竟然还有更高的“战绩”。
她叫@夏熹 ,是一名教师。趁着暑假,来来回回一直往成博跑,掐指一算,怎么也得有10来次了,“喜欢嘛,就多看几次”,她说,更何况,因为文保要求,展厅里的展品一直都有变化,有宝贝“下班”,也有宝贝“上岗”。
看真迹,看墨,
看宝贝,看万千岁月,
看一种文明,看一座城池。
为啥如此痴迷“汉字中国”?夏熹讲了个发生在展厅的小故事。她说,有一次,听见保安大哥给游客讲《岳阳楼记》,眼里有光。那一刻,突然觉得热爱传统文化,谁都可以了不起。
毋庸置疑,这次展览将不少教科书级别的宝贝送到了成都人的家门口,其中不少都是首次“出差”到成都,包括大量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
距今8000余年前、被称为已知最古老汉字源头的贾湖刻符龟甲,殷墟甲骨、史墙盘、晋公盘等国之重器,赵孟頫临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辛弃疾的唯一传世真迹《去国帖》,以及宋徽宗、米芾、黄庭坚、董其昌等书法史上绕不过的名字。
刻符龟甲·新石器时代,河南博物院藏
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秦,镇原县博物馆藏
高校教授@伊谢尔伦D徒和摄影师、作家、地方史研究者@冯晖都表示为了真迹而来;摄影师@dada说,因父亲对书法的热爱而特别关注米芾的行书,感觉里面有一份浓缩的感情和传承;称自己为后知后觉的中国文化热爱分子的@衫红昭昭说,吸引她的,“无他,就是汉字本身”。
而当身处展厅,似乎又会被另外的东西感染。它们是墨迹,是绵延的时间和情感,是一段陌生的历史,是唤醒个人记忆的瞬间,又或是擦身而过的观展人。
青年策展人@曹筝琪娜 说,她在展览中看见了一双“看不见的手”调控着观众的视觉关注点,正是这双手使得展览能够让内容与形式完美配合。
她还提到,这次是她第一次亲眼看辛弃疾的《去国贴》,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文人武官的形象:温良恭俭让。“豪放派诗人辛弃疾,在书法上展现了属于他的另一个世界”。
行政人员@不甜不甜就不甜和社区工作者@果味都提到了来自山西博物院的晋公盘,既显露了对霸业的野心勃勃,也蕴藏了晋文公对女儿出嫁时的温情脉脉。
晋公盘·春秋,山西博物院藏
工程师@下里则说,通过一件件展品,感受到了积淀千年的厚重文化和人文力量慢慢流动,“从刻符龟甲、甲骨、青铜再到绢帛纸张,文明被不同形貌的文字书写记录,就像《三体》里那句‘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媒体人@彭主任记得最深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刚刚高中毕业来成都过暑假的哈尔滨学子,认真看完展在留言簿上写了一大段话。
高校行政@慕树说,当她站在展览尾声,重新望向晦暗的场馆,遥遥看到一个小姑娘的剪影,直直地站在“天地正气”几个字下。周遭人来人往,姑娘不知为何站了许久,她也看了许久,“莫名有点感动,希望天地正气永伴她左右”。
装备上的仪式感,
相机、汉服已经不稀罕,
临摹、望远镜成爆款。
可瞻山房主理人@阿斯本穆耳发起了“北丘的导览计划”,两天内对“汉字中国”进行了三次导览。这并非简单的讲解,大家还会一起穿上汉服,来一场传统文化的沉浸式打卡。
在人潮汹涌的“汉字中国”,端相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欣 在出发前特地绘制了一份思维导图,以便自己在观展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
除了知识上的储备,观展装备也早已升级更新,不仅可以看得更加清晰、透彻,还增添了观展仪式感。在朋友圈刷见@马丹青的打卡照后,@Chris 马上留言:“你也入了望远镜啊?”
还有人带了纸笔进场,过了个临摹瘾。媒体人@书 在逛展时,就看见旁边的小学生拿着纸笔临摹“不同文字系统的同字写法”。同样,@南飞 在辛弃疾的《去国贴》旁边也发现了个带着笔记本临摹的观众。看样子像是个大学生,由于现场较挤,他看一个字写一个字,人多时便侧身让人上前。
此外,通过这场展览,@dada观察到,逛展这件事已经深刻嵌入成都人的生活,“在现场看看了好些书法爱好者带着自己多年临帖的作品来对比真迹,真的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
无他,就是汉字,
让所有参观者,
都可以接受到心灵贯通。
“某种程度上,这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一种体现。”还没走进展厅,就感受到火热气氛的@冯晖说,这么多人,让他意外,也非常感动。
媒体人@R² 说,她从这种火爆中看见了习惯用电脑打字的人对于手写字的怀念;媒体人@文佳说,这其实是一种文化自信;家庭摄影师@金金儿则分析,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的人到场观展,离不开好的宣传,又正撞上假期,学生观众多,此外,还有年轻人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汉字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汉字与艺术、汉字与公众、汉字与传承这类问题其实很重要,而充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展示的展览却是缺失的。”身为一名艺术行业的专业人士,@曹筝琪娜被此次展览深深吸引。
她谈到,汉字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巨大,既是文人士大夫记录历史的工具,也是市井百姓交流交往的证据,还是文学家和书法家的创作载体,更重要的是,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证据和途径,承载了整个中华文明的传承,也承载了每个具体人物的生活。
“在很多我们平时关注不到的历史角落,文字因它的实用性成为普通老百姓、僧人、商贩等手中的工具,这是我们中国文字和很多其他文明不同的地方。”她说:“所以,很多人都觉得看‘懂’了,找到了兴奋点,因为这是一场让所有参观者都可以接受到心灵贯通的展览。”
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