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农村老人亮出一张借条,朱德得知后:快请他来北京

1950年,一农村老人亮出一张借条,朱德得知后:快请他来北京

00:00
05:54

1950年,“减租退押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百姓们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好事,但对一些地主来说就不是这样了,在他们看来手中的土地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而租金押金也是早就和租户们说好的。为了保证这场运动的正常开展,政府派人挨家挨户做工作。当时工作人员来到了一户地主家中,在这户地主家他们找到了一堆票据,工作人员还以为是过去租户们租地时留下的单据,仔细一看竟然都是借据,其中一张上的“朱德”的签字震惊了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总司令朱德的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在冷静过后,众人都不觉得朱德会和眼前这个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农村老头有什么关系,所以便猜测这个朱德肯定不是他们以为的朱德元帅。于是便赶忙确认这个朱德是谁,地主看了一眼淡定地说“朱德元帅啊”。工作人员不敢随意处理,急忙把这件事报告给了上级,但是关系重大,上级政府也不敢擅作主张,随意处理,只能把事情上报给中央。朱德元帅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非常激动,立刻给当地地方政府打电话说,“我的确借过一家地主的钱,你们不要为难他,确认的话把他带过来,我有事情要同他讲”。其实,这个地主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旧社会剥削者,他也曾经为了祖国的前途而努力过,他叫作傅德辉,家境优越,他的父亲同样也不是什么“周扒皮式的地主”,反而为人善良,乐善好施。在家乡凡是看到生活有困难的人,他们总是会尽力帮助。在父亲的影响下,傅德辉也成长为了一个善良的人,他天资聪颖,从小成绩就非常不错,1919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化学系。傅德辉立志要用自己的所学所能拯救已然衰败的祖国,带领百姓们脱离水火之中。从北大毕业后,他又远赴德国读书,在德国求学期间,专业知识更是到达了全新的高度。在老师的介绍下,傅德辉有时候也会兼职在外授课翻译书籍,工作过程当中结识了不少好友,其中有很多和他一样,都是中国留学生,对那些生活有困难的同学,他总是毫不吝啬的帮助,其中就有朱德元帅。朱德元帅本可以在国内享受高官厚禄,但他心心念念的并不是这些,而是祖国的未来,他知道在巴黎有一个共产党团体,他觉得这是拯救祖国的希望,于是便跑到了巴黎寻找负责人周恩来。但当时周恩来去了柏林,他又赶往柏林,在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后,周恩来感觉到了朱德的真诚,于是便接受了他加入共产党的申请。之后朱德在德国开始了学习,由于语言不通,资金不足,让他在德国的生活非常困难,不过他坚信这些都打不倒他。他四处兼职,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会议,接受最先进的共产主义思想。1925年,国内爆发“五卅血案”,这让朱德十分震怒,他和同伴们一起声援,但在开会途中却被德国警察逮捕了,因为身份暴露,他的护照被扣留,在这一时期我党安排他去苏联学习。但当时的朱德囊中羞涩,根本没有能力负担去苏联的学费和路费,这时傅德辉主动提出可以给他100元大洋,这让朱德十分感谢,但他觉得并不能就这样白白接受这些钱,他说这100大洋算是自己借的,还写下了欠条。之后两个人就此别过,因为局势动荡,所以失去了联系,直到1950年两个人才联系上。在交谈中朱德得知原来傅德辉回国后曾经开办过一家水泥厂,但是因为与合作伙伴观念不合,所以才撤资回到了家乡。朱德知道傅德辉是个有才能的人,便请他来北京学习。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傅德辉看到了共产党建设新中国的决心,又有了办实事的动力,之后他任职四川工业厅化验室主任,在这里他的才能得到了大大的发挥。1964年,60多岁的傅德辉选择退休还乡,1976年因病逝世。他在职期间兢兢业业, 为四川当地的工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曾经的他意气风发想要为祖国的明天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水泥厂失败后,他没有了曾经的激情。但在看到新中国的现状之后,他决定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尊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30086168

    地主在1950年说朱德元帅,不对吧,1950年还没有评元帅军衔,应该称朱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