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考古学研究所所长林留根
拱辰桥边风景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谭羽清 实习生 王仕豪
运河文化,源远流长,两千多年的岁月里,运河发生了多少的故事,见证了多少的变迁,最终,在时间车轮的滚碾下,埋入历史的尘埃。2005年,“运河三老”的一封公开信,加快了大运河在申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遗产领域的工作进程,也照亮了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
“运河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更多地是在书本中,现场能看到一点点已经不错了。即使这样,我们讲到一个词或是一句话,事实上背后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把它变成真实的东西。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是大运河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步。”
说话的人,是浙江大学考古学研究所所长林留根。作为中国大运河历史文化的发掘者与探索者,林留根在多年的考古发掘当中,在一次次实践中,对大运河文化的理解不断升华。
在他看来,大运河是中华民族2500年以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留下的重要“物件”。“如果说长城是中国的脊梁,那运河是中国的血脉。长城是防御,是保守,是对抗,运河是融合,是包容,是接纳、开放、创新、开拓。所以说,运河精神和长城精神是不一样的,这也恰恰是全世界所需要的,能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精神力量。”
大运河上的拱辰桥
传承2500年,活态流淌生生不息
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自小在京杭大运河丹阳段长大的林留根,对大运河有着别样的情感。如今到浙江大学任教的他,对浙东运河也颇有研究:“《越绝书》载:‘山阴古故陆道,出东郭,随直渎阳春亭。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浙东古运河山阴故水道,是春秋时期越国开凿的中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自公元前486年起,这段运河就作为吴越两国争霸的工具,在历史上留下很多精彩曲折的史迹。”
林留根直言:“山阴故水道的开凿,对于越国的复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水利、经济、农业、航运、泄洪、灌溉、交通运输以及军事作用上。浙东地区地势南高北低,钱塘江、甬江等多数自然河流由南向北汇入大海,而浙东运河却突破了自然“局限”,让更多河流被连接、更多土地被整合,让自然的原野变成人们耕作的家园。为越国的崛起提供了保障。山阴故水道所在的浙东运河,是集大成的运河,因为它解决了很多水利技术上的关键问题。
在整个大运河申遗的过程当中,浙东运河备受重视。林留根解释:“浙东运河可以称得上是历经千年的活态运河,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通航到现在,生生不息。哪怕在古代遇到很大的战乱,浙东运河也没有停止流淌,一直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一种守护与传承的作用,并且在运河沿岸逐渐地形成了城镇化的格局。”
拱辰桥边风景
研究历史,做运河文化的讲述人
“在江南地区,大运河是‘网状结构’的,对周边的社会、经济、生活影响更加深刻、深远。”林留根认为,相比北方运河,江南运河更加“生动”且“活泼”,但无论南北,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象征。“中国大运河将历史上的多条运河汇集在了一起,它代表的是不同的运河,在各个时间段当中都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整个中国、整个中华民族的融合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林留根承认,随着运河文化的发展,各朝代相关措施的制定、官吏的任用、匠人的发展,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文化等,也在步步加深。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林留根提倡用现实批判和思辨方式来看待大运河的历史与文化。“现在人看大运河,有时候太轻松、太逍遥了,有的人赞美说‘大运河上漂来了美好生活’,说得好轻飘飘。大运河的历史虽然很光荣,但实际上还包含很沉重的叹息,比如古代很多著名水利专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运河,他们付出血汗甚至生命,少有人能看到,正是因为这种付出,我们发明的很多东西,特别是水工科技方面,都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
如今,林留根正在做镇江破冈渎调查,这一调查关乎“大运河是否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人工阶梯运河”。“早在两千年前,大运河就向世人展现了非凡的智慧与科技含量,在大运河申遗的过程中,外国的科学家、史学家们都认为,京杭大运河是集世界水利工程之大成的代表。”
作为考古人,林留根希望将历史上湮灭的史迹通过考古工作呈现于世人,让更多人领会、了解大运河的伟大之处。“在古代,运河就是中国人的诗和远方,代表着一种梦想的开拓与实现。因为很多学子赶考,都要通过运河进京。苏轼从眉山到汴京,就走了京杭大运河。古代文人们也通过自己的诗书画作,为运河的文化增资添彩。”
西湖是杭州的著名景点,其实也是大运河上的水柜
让运河在保护与传承当中绽放新的生机活力
越是深入了解运河的文化与历史,林留根越是想更好地保护运河。“运河的文化和历史,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在申遗成功之后,更多的人都投入到保护运河推介运河的工作中。”然而,运河的保护并不是嘴上的“口头协议”,还要站在现实的角度去思索与考量。“2019年,我们国家提出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要站在更高角度来建设大运河,让它真正成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实现大运河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
大运河的遗产保护,不仅仅是保护运河本体,还要保护运河文化传承。“如果只是选几个点把它保护起来,这就是形式上的面子工程,是浅层次的保护,或者叫浮光掠影式的保护。真正的保护,就是要让运河沿线的城市、城镇老百姓有获得感,把运河本身的文化遗产保护跟生态保护以及经济建设、城市发展相关联,真正打通全方位的发展与保护,才是最好的保护。”林留根担忧的是,目前真正能够做到的并不多,“这不仅需要有实力的城市规划人才和历史文化研究员,对于政府主管人员也是极大的挑战与考验。”
作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的教授,林留根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保护运河的使命担当牢牢结合在一起,承担起建设美好运河的责任。“我们现在在做一个项目,就是用空间信息技术来支撑对大运河的调查研究,研究大运河的历史变迁、遗产的分布,利用卫星航天航空飞机的图像技术来进行辨识,看大运河跟地表上的影像进行分析,结合历史的地图、舆图进行破解。”
除了不断地发掘历史,溯源大运河的本来面貌,利用新科技新理念,去打造新的运河生态体系,也是林留根一贯推崇的。“让大运河在千年的岁月里重新焕发出青春气息的方法,是将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与运河文化相结合,以现代的形式叙述传统经典。要让年轻人以他们比较喜欢的方式来接触运河文化,还要让老年人看得懂、让小孩感兴趣,做到老少皆宜。从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大运河故事、中华文明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胸怀和格局的故事,让全世界通过运河来了解中国人,了解中国人敢为天下先、开拓创新的运河精神。”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