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正以“三城三都”建设为抓手,主动创新作为,注重内涵重塑与品质提升,加快推动世界文化名城成势见效。近年来,成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不断完善,作为城市中心的文化地标之一,成都博物馆的优秀展览也屡屡出圈,成为全国文化热点,也成为“因为一个展爱上一座城”的最佳例证。
9月28日下午,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前,也在“汉字中国”特展展期接近尾声之际,成都博物馆推出“汉字里的文化根魂”文化沙龙暨《苏东坡大传》新书分享会,近146万人观看了沙龙的线上直播。
沙龙现场
文明之根源自远古:汉字是载体亦是本体
成都博物馆馆长任舸在开场致辞中介绍:“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自今年6月10日开幕以来,迄今接待海内外观众超130万人次,成为今年夏秋之际一场现象级的热门特展。
“借由此次沙龙的举办,众多重量级专家汇聚成博,从艺术史、文化传播的角度积极探索汉字艺术、汉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发展。”任舸说,“他们所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必将助力于博物馆强化文化赋能,用源源不断的文化之力滋养城市发展,塑就现代社会生活中最迷人的文化风景。”
此次特展文化沙龙以“源远流长”为主题,分为“源远”和“流长”两个环节。
在第一场“源远”圆桌论坛中,中国国家博物馆原馆长吕章申、知名文物专家赵川荣、中国南社文史馆馆长、艺术史论家刘传铭、中国国学中心主任连辑和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吴毅强分别作了精彩发言。
刘传铭在发言中提到:与两河文明、古印度和古埃及等古文明的文字相比,汉字这棵大树,冠密根深,枝叶茂盛,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系多民族、丰富文化资源的纽带。“汉字不仅是文明的载体,更成为文明的本体。”
赵川荣则历数了从传说到最早的考古发现中的符号与文字,是如何慢慢增加、逐步成形:“距今7500年河南贾湖遗址,龟甲只有20个刻划符号;到了距今7000年的安徽双塔遗址,发现了630个刻划符号;再到著名的甲骨文,有4000多个文字……”它们仿佛黄河长江,从源头的涓涓细流,一路流淌为奔涌壮阔的大河。
吕章申则回忆起20世纪早期的新文化运动中,曾有著名学者认为方块字太麻烦,不如字母简便。但最终仍是汉字的博大精深,无须自证,生生不息。“这次展览以博物馆的语言来展陈,让文物说话,令汉字的魅力一目了然。”
连辑认为:研究汉字文化的过程,相当于重新回顾了一番中国的文明史和文化史。“这场‘汉字中国’特展拿文物说话,为汉字的诞生、发展提供了一条非常完善的证据链。”连辑说,“汉字不仅天然具备实用与审美的一体两面,其自身也是一种强大的知识体系,其音韵、意义和思想,唯有包括万象的汉字有能力承载。”
文化之脉经久流长:书法精髓在于人文表达
第二场“流长”圆桌论坛上,围绕汉字艺术与传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戴跃、资深媒体人房方与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王丁分别抒发了自己对书法艺术与展览的看法。
苏士澍对于这场“汉字中国”特展的选题立意与策划思路都表达了高度的赞扬。“将看似抽象、枯燥的文字概念,与栩栩如生的珍贵文物有机结合,难怪能吸引到130多万观众。”苏士澍说,“汉字是形、音、意三合一,才有这么强大的文化表达力和凝聚力。希望在这个时代数字化、科技化的前提下,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展览,把我们文化的基因好好保存。”
戴跃提到了近年来有关“书法是不是艺术”相关概念的讨论,他很欣慰如今各大高校都将书法作为美术专业下设的一级学科,通过当代书法学科建设,重新构建书法的现代意义。戴跃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认为书法的精髓在于人文表达,书法家的人文精神,总会自然地在书法艺术中有所表达、有所传承。
在与现场观众的互动环节中,一位自称成博“忠实粉丝”的女观众发言,希望能把这场展览“长期留在成都”。对于这份热情,馆长任舸表示感谢,同时透露:成博已对所有展品都进行了数字化储备,“大家可以在展览结束后,继续通过‘云观展’的形式关注传统文化。”
成博“铁粉”观众提问
圆桌论坛结束后,在下午的沙龙现场还举办了《苏东坡大传》的新书发布会。该书作者刘传铭也是论坛嘉宾之一。说起自己的写作心得,刘传铭笑言:谈论苏轼是一件令人感到快乐和幸福的事,也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四川的读者都很熟悉苏轼。
“中秋将至,我们不禁又想起那阙《水调歌头》,想起苏东坡的千古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词是苏轼重要的精神转折点,曾在无数个中秋佳节,带给一代代人美的享受与心灵的慰藉。”
以优质文化服务塑造成都热情好客的城市形象,积极带动整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和城市文化意象的灿烂,并成为对外输出中华优秀文化、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成都博物馆为成都的文化建设所做的努力。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成都博物馆也将开放时间延长至21:00,并准备了一系列丰富而精彩的文化活动,以飨观众。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