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府盛景图:花重锦官城——成都画院主题创作成果展开幕

新天府盛景图:花重锦官城——成都画院主题创作成果展开幕

00:00
06:09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千年文脉的不断演进,文化之魂的不断发展,孕育出特质鲜明、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

在成都,有很多种感受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方法,比如:在即将来临的中秋国庆假期里,走进宽窄巷子旁青瓦四合的成都画院,欣赏一场精彩纷呈的画展。

今日下午,《新天府盛景图:花重锦官城——成都画院主题创作成果展》正式开幕。展览现场,以历代成都诗词为蓝本,50余位艺术家的精彩手卷构成的“新天府盛景图”惊艳亮相;14位专职画家历时半年共同创作的巨幅工笔重彩作品《天府·天府——花重锦官城》,描绘出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又一成都篇章。

走进银杏掩映下的成都画院大门,穿过精巧的天井,正面大门的展厅墙面上,《天府·天府——花重锦官城》赫然在目,吸引着观众们的目光。

在这幅长6米、宽2.4米的巨作上,位于视觉焦点的几位人物,个个都有故事——第31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百米跨栏亚军、“川妹子”吴艳妮身披国旗,赛场上,她用顽强拼搏与勇敢逐梦的身影为“成都成就梦想”留下全新的注解;“游泳健将”张雨霏与覃海洋庆贺摘金,他们用连破大运赛会记录的佳绩赛出了中国健儿的水平与风姿。

《天府·天府——花重锦官城》

在他们的身边,来自不同民族、不同行业的人们,以热情洋溢、活力自信的态度,从画面上望向观众。

这是成都画院的14位专职画家们历时半年之久,以传统重彩工笔画的表现形式为主,兼工带写,同时结合拓印、贴金箔等技法,并以三联画的结构,共绘出一幅集蓉城市民、大美山河、历史建筑、人文考古、城市建设、科技发展为一体的“锦官城”。

成都画院展厅内

“我相信这幅画对每位画家都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比如我们画写意山水的,我们不能从微观当中去体现它的这种份量感,和工笔画家碰撞就是一种艺术理念的探索。”成都画院专职画家卢贞说。

成都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向洋也有感而发:“我觉得这幅画的缘起有一个精神内核,就是我们成都画院的所有画家,都把自己的个性给隐没到这幅画里面去了。我相信它是会感动到所有的观众,因为这是一种共振。”

周天《十五夜观灯》

据成都画院原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李青稞介绍:2019年,围绕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目标,结合成都新建设、新发展、新成就,成都画院组织了“新天府盛景图”主题创作工程。

“该创作工程首批共组织创作了31件手卷国画作品和2卷书法作品,以兼工带写的方式,较为写实地表现了当代成都的美好生活,全景式展现出新天府的盛景风貌。”李青稞说,“2021年,我院又以‘新天府盛景图’为题启动了油画、版画类的创作,共组织创作了32幅相关题材油画、版画作品,继续为地域文化输入艺术能量。”

刘朴《蜀相》

2023年,成都画院再次接续“新天府盛景图”主题创作工程品牌,以“花重锦官城”开题,围绕历代成都诗词所体现出的成都美学精神,邀请了50位省内外名家再次以国画手卷形式进行创作。

从上古神话的“金乌负日”处,到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从“九天开出一成都”的“既丽且崇”,到“锦城丝管日纷纷”的“喧然名都会”,成都自古就引得文人墨客为她留诗作画。在这次创作工程中,50位画家通过与古代诗人的隔空对话,用今日的丹青妙笔描绘出昔日的天府盛景,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历代诗词的再现,也是带着今日之眼的重观与续写,是站在今天的节点上对天府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李江《锦花笺》

900多年前,长逾七米的《蜀川胜概图》画尽川渝山岳、河流、城池,乾隆亲题“寻丈间有万里之势”。如今,围绕“花重锦官城”,以对历史和现实产生广泛影响的地标式景物、建筑、诗词典故为绘画题材,公众得以在一幅幅新天府时代盛景图中,沉浸于成都文化生活的美学盛宴,阅尽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美术史家、四川省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认为,城市美学形象塑造与文化建设的竞争已成为世界城市竞争的主要内容,对美学价值的认同与追求贯穿于成都打造公园城市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始终,“新天府盛景图”正是人文视角下的城市美学思考。

翁志承《咏法藏寺》

成都,这座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从辉煌的古蜀文明中走来,正以开放包容的艺术气质和人文胸怀,向世界打开未来天府的全新想象。以天府文化铸魂,助力“三城三都”建设,成都画院以展为媒、以艺通心,携此佳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贡献坚实艺术力量。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