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系列是一个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的系列,把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新时代的青年文化融为一体,无论是在文化精神还是在戏剧形式上,都是一种创造。”9月27日,“光”系列沉浸式戏剧《星光·1953》媒体见面会在成都举行。现场,主创团队围绕该剧的创作进行分享。
活动现场
《星光·1953》由聂鑫担任总制作人,潘乃奇、伍埕、张寒宇、汪畅、宁方盖、仰大章、王亚琦、任国文、范文照、蒋云鹏、魏珊珊等青年艺术家共同创作,该剧以成都金堂籍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为创作原型,以沉浸式戏剧的艺术形式,展现金堂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资源,赓续精神血脉。
当天上午的媒体见面会,由“光”系列沉浸式戏剧总编剧、总导演潘乃奇主持。她透露,剧中有不少青年演员加入,为了诠释好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通过深度了解人物背景、查阅资料、纪念馆采风等形式,深度挖掘角色人物特点与精神内涵,将抗美援朝精神与当代青年的精神信仰和态度融为一体。
“光”系列沉浸式戏剧总编剧、总导演潘乃奇
“沉浸式戏剧区别于传统的戏剧演绎模式,表演范围并不局限于舞台,《星光·1953》的演员主动打破‘第四堵墙’,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潘乃奇说,“演员与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因此整个表演由演员与观众共同完成。《星光·1953》在戏剧情节上设置了写家书、坑道作战、运送物资等体验者可以直接参与的互动,让红色教育彰显时代特色。”
现场,与会嘉宾还围绕“如何推动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更进一步发展,让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的现实意义与艺术价值相统一”这一议题进行探讨。四川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任红军点赞该剧立足“新”表达,“无论是舞台形式还是内容,都有创新性的新呈现,值得期待。”该剧艺术指导、知名作家、编剧王爰飞表示:“在这样的时间节点,推出这样形式鲜活的作品,有必要,有意义!”
《星光·1953》剧组
知名文艺评论家白浩对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表示肯定:“ 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既有接地气的地方民风民俗、文化符号,也有沉浸式场景体验、人物角色扮演互动的崭新戏剧形式。‘光’系列前面两部作品《微光》《曙光》,已经成功地让我们感受到了主旋律离我们不远,而且通过沉浸式这样一种形式,把主旋律变成了我们每一个观众自己的旋律。”他认为,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在新时代接受语境下,戏剧人要“与时俱进,抓住年青一代人的审美趣味、心理特征,发展出深入民心的新艺术,进而拓宽艺术创造路径,实现主旋律和通俗文艺形式的结合”。
据悉,《星光·1953》将于10月底在金堂县金龙镇首演。该剧总制作人聂鑫相信:“推出这样一部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感的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不仅对广大观众具有教育意义,对于有效活态传承金堂县红色历史文化遗产、开发红色文旅精品和线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提升区域红色文化软实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星光·1953》演员阵容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