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开国中将,1968年自尽,毛主席批示8个字,儿子后来也成中将

他是开国中将,1968年自尽,毛主席批示8个字,儿子后来也成中将

00:00
07:18

十年特殊时期,很多军队干部都受到了波及,一些人不堪受辱选择自杀,开国中将刘培善就是其中之一。

毛泽东得知刘培善自杀的消息后非常震惊,亲自批示了8个字:“不给出路,逼迫自杀。”周总理在震惊之余,着手处理刘培善家人的善后工作。

此后,毛泽东接见了左英,她一边流泪一边反复地说:“一个好好的人,怎么就这么没了呢!”悲伤过后左英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她要让两个儿子继承父亲的遗志。

在左英的悉心教导和培养下,刘晓榕和刘胜兄弟不负众望,先后被授予中将军衔。刘培善父子“一门三杰”的故事,时至今日仍然是一段令人为之动容的佳话。

1912年,刘培善出生在湖南茶陵七地乡,身为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小时候饱尝饥饿和压迫之苦。他只上过两年私塾,就因家里拿不出学费而辍学,此后一直在家种田为生。

1927年,我党地下工作者在茶陵地区创建了农协,刘培善家乡的很多农民,纷纷加入了这个组织。在大家的带动下,他也毫不犹豫地成为了农协的一员。

两年后,红军在茶陵召开宣传会议期间,身为少先队队长的刘培善,积极报名参加了红军,并于同年入党。

至此,刘培善开启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他从湘赣游击大队的一名普通青年干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跟随党的步伐,逐渐在政工和组织工作方面,展现出了优秀的个人能力。

此后,刘培善跟随部队转战于安福、湘赣等地,在湘赣第一支队和独立团开展政工工作,期间,还在南方打了三年游击。

抗战时期,刘培善在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和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从事政工方面的工作。后来,他又升为第一师二旅政委。

解放战争打响后,刘培善在华野七纵身兼军政一把手,此后又被调往华野十纵和三野第十兵团,专司从事军队的政工建设。

建国之后,刘培善跟随部队南下,在第十兵团、福建和福州两大军区,从事政工方面的工作。

身为大军区级别的军队干部,刘培善始终将军队建设和训练放在首位,并时刻紧跟党中央的强军步伐,随时准备投入到新一轮的解放战斗之中。

1955年,全军第一次大授衔时,刘培善作为新四军出身的政工干部,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当时,年仅43岁的刘培善可谓前途无量。

刘培善在福州军区任职期间,始终坚持下基层视察工作的习惯,经常和一线指战员唠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训练情况,并对一些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给予相应的帮助。

基层指战员对刘培善的印象十分深刻,因为只要他一有时间,就会深入营房和战士们同吃同住。闲暇时间,他还和大家一起下象棋、打扑克,一点架子都没有。

在战士们的眼中,刘培善就像一位嘘寒问暖的老大哥,大家从他身上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上级领导的温暖和关怀。

可这一切都在1966年时被彻底扭转了,当时从上至下掀起了一股席卷全国的运动,军队自然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很多军队干部都遭到了批斗,一时间搞得军队内部人心惶惶。

根据军委发布的“支左”决定,当时身为福州军区第二政委的刘培善,1967年奉命前往江西开展工作。

期间,刘培善出于稳定江西地区的社会秩序考虑,坚决支持江西军区的一切决定,这也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个转折点。

因为刘培善的举动,触碰了当地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益,于是他被当做典型进行批斗。同年6月,刘培善在主持江西万人大会时,突然被一伙人强行带走了。

这伙人的目的很明确,他们要将刘培善押回北京,并对他展开进一步的批斗。中途,刘培善借口肚子疼,才在医生的帮助下,给南京军区递了一张纸条,这才被顺利解救。

不过林帅一伙却并未打算放过他,1968年4月刘培善在京学习期间,再度被人扣上了野心家的大帽子,接下来就是无休止地批斗和殴打,这给刘培善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同年5月8日,刘培善在万念俱灰之下,结束了自己年仅56岁的生命。这件事情后来惊动了党中央,毛泽东亲自接见了刘培善的夫人左英,让她一定要挺住,好好培养孩子。

后来,在毛泽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左英一家的生活才得到了妥善安置。而左英身为一名老党员,在悲伤过后勇敢地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

在左英的悉心教导和培养下,她和刘培善的两个儿子先后参军入伍。长子刘晓榕经过多年努力,升为总后勤部的副政委,并于2008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次子刘胜也非常优秀,他在总装备部担任副部长一职,于2011年晋升为中将。至此,刘培善父子三人创造了一门三中将的佳话。

【参考资料】

《热血一生刘培善》宋凤英

《刘培善在福建战斗生活的日子》毛峥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2791582

    一起侃大山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