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秋分节气!暑期消退,秋意渐浓,这些上海时令昆虫的鸣声,你都听过吗?

【节气】秋分节气!暑期消退,秋意渐浓,这些上海时令昆虫的鸣声,你都听过吗?

00:00
10:26

秋分节气!暑期消退,秋意渐浓,这些上海时令昆虫的鸣声,你都听过吗?

今天是秋分节气。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之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我们所处的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从此之后,昼夜温差加大,整体气温就开始逐日下降了。所谓“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秋分节气,上海有什么时令昆虫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秋分三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秋分三候,是“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

初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这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二候蛰虫坯户。“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闻声识秋虫:

若要说秋天的自然万物,“秋虫”称得上是代表。

1923年,当时身居上海、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叶圣陶,就因为听不到秋虫的声音,写了一篇散文《没有秋虫的地方》。

这当然不是讲城市生物多样性状况不好,而是时年29岁的他把记忆里的乡野秋虫声音,比做“鸣曲”,通过赞美秋虫声,表达不甘冷漠沉寂的生活,期盼冲向生活的激流。

而100年后的今天,这里已全然不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里说,面向2035的上海是“在家附近就有一片绿肺,跑累了坐在草地上看看鸟儿发发呆就可以彻底地放松下来”的。

上海野外常见有哪些鸣虫?让我们一起仔细看看吧!

1.优雅蝈螽

更早几个星期,上海一些巷弄的小店门口,悬挂的笼子里装的就是它,远远就能听见它清脆的鸣声,俗语称“蝈蝈”,上海话发音像“叫哥哥”。

蝈蝈是直翅目螽(zhōng)斯科的大型鸣虫,本是中国北方常见,后因成为观赏种类,也出现于南方。

它身体相比其他螽斯更粗壮,腹部膨大,翅膀较短。雄性蝈蝈会鸣叫,依靠的是翅膀间“齿锉交叠”结构的摩擦,就像小提琴弓在弦上交替摩擦振动而发出声音。

《诗经·国风·七月》中这样说:“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suō)鸡振羽。”诗中的斯螽(或螽斯),就是蝈蝈。作为鸣虫之首的蝈蝈,它们的活跃时期,是在夏天到初秋这段时间。

2.宽翅纺织娘

也叫“日本纺织娘”,前翅宽阔,形似扁豆荚。身体有绿色型也有褐色型。鸣声抑扬顿挫,高低交错循环,每次可连续反复鸣叫十几分钟,城市绿化带中也常能听到。

除了上面提到的宽翅纺织娘、优雅蝈螽,上海区域共分布着31种直翅目螽斯科物种(依《上海昆虫名录2022版》),如日本条螽、鼻优草螽等。

而随着秋天一步步走向深处,蝈蝈和纺织娘等螽斯类鸣虫都渐次退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开始登场了。

3.迷卡斗蟋

蟋蟀是直翅目蟋蟀科昆虫的统称,上海地区分布有34种。口语统称蟋蟀或蛐蛐,上海话念“财积”。

迷卡斗蟋是因其雄性好斗的“性格”,常被人们捕捉饲养取乐,也可能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种蟋蟀类鸣虫。

雄性体长约为16mm,体黄褐色至黑褐色为主,头顶后部具明显纹路。

夜晚,雄性迷卡斗蟋会发出响亮的、长节奏的鸣声,听起来类似“句,句,句”。这声音是对同性的警告:这是我的地盘,不要来侵扰。

当雄性察觉到雌性靠近后,会换一种“乐曲”鸣叫,展开对异性的求偶。

4.多伊棺头蟋

俗称“棺材头”,上海部分地区亦称“棺材板”。体长约20mm,外形类似迷卡斗蟋,但颜面明显倾斜,并向两侧扩展凸起——这长相,怪不得被叫成那个名字。

它的鸣声低沉,是小段“咯咯咯咯咯咯”停顿后往复。

5.黄脸油葫芦

俗称为“油葫芦”,是上海最大的直翅目蟋蟀科昆虫,可能也是上海鸣虫音效中最为宛转悠扬的,深受鸣虫爱好者喜爱。它的身体长约24mm,颜面包括眼上方黄色,外形特点是从背面看,头部复眼内有橙色的“八字形”纹路。

鸣声为小段颤抖的“咻,溜,溜,溜,溜,溜”声,犹如油灌入葫芦瓶内的声音。

在上海,如果有爱好者们仔细找的话,能听到几十种鸣虫的叫声。秋日的夜因为这些小昆虫而倍添活力,原本漆黑寂静的夜因为它们的鸣声而变得鲜活起来。


本期节目由上海发布出品。

栏目支持: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编辑:王一帆、朱骏悦、叁陆柒

沪语改写、主播:张秉涓   

推荐:丁迪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