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16:清朝的科举体系是什么样的?三甲出身的张廷玉如何进入翰林院

雍正16:清朝的科举体系是什么样的?三甲出身的张廷玉如何进入翰林院

00:00
13:08

清代,科举入仕是做官的最主要和最正当的途径。我们在前边提到了不少有关科举的名词,可能不大了解这个系统的听众听起来会有点懵,那这一集我们就专门给大家讲讲清朝的科举系统,也为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们以后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做个铺垫。


学界一般认为,科举始于隋代,初步发展于唐代,完善于宋代,明清时代科举入仕已经成为一般人想要做官的首要途径。从事科举,是一个系统化的道路,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首先要参加童子试,也叫童试。这个童试,可以说是正式科举道路的入门槛,只有跨过这道门槛,才算是取得了科考的资格。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学生要首先在自己所在的县里参加考试,就是“县试”,合格之后参加高一级的“府试”,再合格之后,参加省一级的考试就是“院试”。三次考试都合格了,学生就会取得“生员”的资格,生员俗称秀才,做了秀才之后,一方面表示你已经是一个文化人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你可以进入官方的学校体系——县学、州学、府学去读书了。在此之前,一般的学生都是在私塾读书,家里有钱的也会请教书先生来家里教,有的宗族会自己办族学等等,但都属于民间办学,而府、州、县学则是官府所办的专门培育科举人才的学校。大家看,这个科举的门槛是不是还挺高的,一些资质驽钝的学生,想通过前三个考试就要花费不少时间。所以,说是“童子试”,实际上不少参试之人都年龄一大把了。比如大家熟悉的曾国藩,他的父亲曾麟书光童子试就考了17次,直到四十三岁时,才和二十二岁的儿子曾国藩一起考中了秀才。


考中秀才之后就可以进入官办的学校读书,府、州、县学本身在级别上并没有差别,但所录取的生员却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叫廪膳生,简称廪生,就是官府给予膳食补贴的,相当于是成绩优异拿了奖学金的学生;第二等叫增广生,简称增生,原意是扩招的学生,就不给廪膳了;第三等叫附生,可以理解为附读的学生,等级最低。清朝对生员要进行“岁考”,就是每年都进行一次考试,廪膳生如果成绩不合格会被取消奖学金,更差的还有可能被开除学籍,所以当时有“秀才怕岁考”的说法。而秀才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参加高一级的科举考试,就是“乡试”,考中之后就会获得“举人”的功名。在明代,考中举人就有很大的几率做官了,大家都读过“范进中举”的故事哈,当时走科举道路的人,也被叫做从事举子业,就是拿到举人就算成功了。不过,取得举人的功名并不容易。首先,并非所有的秀才都能参加乡试,他们先要参加一个资格考试“科试”,由学政——就是主管一省科举和教育的官员——在全省各地巡回主持,科试合格之人才能参加乡试,没合格的人就得接着考,直到合格。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由于一般都是在秋天考试,所以也称为“秋闱”,各地的主考官都是皇帝亲自选派的,我们在之前讲了,张廷玉就曾被委任为顺天乡试的主考官,这是官员们履历当中的主要政绩之一,也体现出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乡试录取之人称为举人,但其中也分名次,第一名称为“解(jie)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等等。到了清代,由于取得科举功名的人越来越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历越来越不值钱了,考中举人就想当官已经不那么容易了,还得再往上考。


乡试之后的第二年春天,就会举行会试,乡试叫“秋闱”,会试就称为“春闱”。我们常会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看到,考中的举子们相约一起参加来年的春闱,就是这个意思了。会试在京城举行,由中央的礼部主持,皇帝亲自从大学士、尚书等重臣当中挑选出一正三副四位主考官。这个主考官的挑选过程十分严密,先由礼部提名若干候选人,请皇帝具体选定,到正式宣布主考官名单时,所有的候选人都要带上行李到午门去听旨,等圣旨当场宣读完毕之后,被选中的考官就不能再回家了,当即带上行李前往贡院,在他们住的地方贴上封条,考试结束之前考官就不能再与外界相往来了,以示考试的公正和严密性。我们刚才提到的“贡院”,就是举行会试的场所,不论是考官还是考生,进入贡院就称为“入闱”,需要有一定的稽查和隔离措施了,“闱”就是考场的意思,后来入闱这个词衍生为通过选拔进入某一个范围或者圈子,就是从这里来的典故。会试录取之人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之后的一两个月,就会举行“殿试”,就是在皇宫的大殿中举行的考试,清初是在太和殿,乾隆时改为在保和殿举行。殿试名义上的主考官应该是皇帝,因为考中之人由皇帝亲自授予进士的称号,所以进士们也被称为是“天子门生”。但实际上会试的主考官,一般也是皇帝选派的大学士等重臣,但是由于皇帝是名义上的主考官,所以他们就不能叫主考官了,只能叫“读卷官”,就是负责判卷子,判完之后把名列前茅的试卷交给皇帝,由皇帝最终排定名次。刚才我们讲了,殿试之后授予的功名叫“进士”,其中的前三名就是大家熟悉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也被合称为“三鼎甲”。


殿试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不再淘汰人了,就是会试录取的贡士,殿试一般也都录取为进士,但是会根据殿试的成绩对贡士们重新排名,会试的第一名,可能在殿试中排名并不靠前,当然也有会员仍然是状元的,那如果这个人在乡试中也是解元,就称为“连中三元”,这种情况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其实都是很少见的,清朝连中三元也就是那么两三个人,比如钱棨(音起)、陈继昌。能够连中三元,在历史上留下了佳话,但实际上善于考试的人并不一定善于做官,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哈,这也这几个人的名字大家听起来并不熟悉的原因所在。

殿试就是科举考试中级别最高的考试了,宣布殿试名次的仪式叫做“传胪”,是在紫禁城的太和殿举行,国家选拔人才的大典还是特别隆重的,要陈设卤簿仪仗和丹陛大乐,文武百官都要到场,贡士们则穿戴整齐排列在官员的后面,等皇帝落座,王公大臣和贡士们行完三跪九叩的大礼之后,鸿胪寺的官员就开始宣布名次。殿试的名次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个等级。一甲只有三个人,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皇帝会授予三人“进士及第”的称号,那我们之前讲的张廷玉之子张若霭考中探花,就是考中了一甲第三名;然后是二甲若干名,授予“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若干名,授予“同进士出身”。清代二甲和三甲的录取没有一个特别固定的人数,一般二甲和三甲都是几十人到一百多人不等,上一集我们讲到张廷玉说会试大考一般也就录取三百多人,就是三个等级的进士都加在一起的大致人数。虽然一、二、三甲的具体名称有所差异,但三甲之人一般都统称为进士,不过,一、二、三甲的等级对于他们以后的仕途升迁还是很重要的,就是每次升迁时还会论及你的进士是哪一等第几名。我们前边讲到张廷玉将各部院的大小官员的履历都熟记于心,每当皇帝问题起来,他都能把这个人是什么出身,中进士时是什么名次都一一列举出来,供皇帝参考。另外,讲到这里,大家也更明白,张廷玉当初考中进士三甲第152名,其实在进士当中是很靠后的名次了,后来他力求皇帝将自己的儿子从一甲第三名降为二甲第一名,实际上也就降了一个名次而已。儿子的仕途基本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唯一的一点区别就是,一甲的三人可以直接在翰林院任职了,而二甲和三甲的进士还要再进行一次考试,叫朝考,根据考试成绩决定他们的去向。而我们前边讲到张廷玉中进士之后,康熙皇帝由于他是张英的儿子,把一个三甲第152名的进士和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一起安排进了翰林院,这是对张氏父子绝对的抬爱了。

好,这一集,我们就给大家大致梳理了清代的科举体系,并对我们之前所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一些解释,希望大家听后对清代的科场和官场都增加了一些了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东镇沂山

    过去能中进士太难了!

  • 倩倩_t5a

  • 倩倩_t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