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美军轰炸东京,一夜间超10万人葬身火海,上百万人流离失所

1945年美军轰炸东京,一夜间超10万人葬身火海,上百万人流离失所

00:00
06:05

战争是永远的悲剧,无论对于战败方来说,还是对于战胜方来说都是如此,战争是必然会带来苦痛的。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总会有国家不顾人们共同的期许,肆意挑起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用炮火打开了我国的东北大门,无数东北同胞流离失所。善恶终有报,作为侵略者的日本,在1945年3月至5月期间迎来了两次大型轰炸,这两次轰炸总共造成日本十万百姓葬身火海。这次轰炸是由美国陆军航空队发起的,持续时间有两个月,规模最大的是3月10日和5月25日。显然,这两次轰炸是美国对于珍珠港事件的反击,但日本被这两次轰炸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是因为早在1942年4月18日,美国就曾派出16架轰炸机空袭日本4座大型城市的油库、工程等基础设施。在日本看来美国的报复早就已经结束,但对美国来说,此前的反击不过只是象征性的,在他们看来这给日本造成的损失,远不能解他们的心头之恨。这也就造成日本对于之后的空袭毫无准备。此后,为了增强国家实力,美国政府大力发展军事工程,相继研究出了多种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新型轰炸机。如何让其他国家看到美国新式轰炸机的威力呢?日本无疑是最好的展示“舞台”,一方面当时的日本深陷二战泥潭,无法自拔根本不可能对美国产生多大的威胁,另一方面“珍珠港事件”无疑是美国发兵最好的理由。1944年6月15日和11月24日,美国曾先后两次派出新研发的B-25型轰炸机对日本进行轰炸。此次轰炸计划和之前在欧洲战场上一样都是昼间精确轰炸,轰炸机在近1万米的高空上集结,针对某个工业基地或者工厂进行集中性毁灭性的轰炸。第1次执行任务的是16架 B-25型轰炸机,但是因为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距离过于遥远,轰炸机需要携带足够的燃油,所以战机上弹药携带并不多,因此,此次轰炸效果并不显著。并且欧洲和日本的工业模式并不相同,欧洲大多是大工厂生产的模式,而日本国内却是小作坊生产,大型工厂只负责将小型工厂生产出来的零部件进行组装。第2次轰炸时,只是增加了战机的数量,并没有改变轰炸策略,因此这两次轰炸,并没有对日本产生多大的损害,在遭受轰炸之后,日本的小作坊加紧了火药生产,日本部队拥有足够的弹药支持,及时进行了反击,最后美国反而损失了150多架轰炸机,1000多名机组人员,这让美国加深了对日本的仇恨。美国部队连忙展开了战略调整,将曾经的日间轰炸改为全方面的夜间燃烧弹轰炸。为了保证轰炸效果,美国政府将曾经在德国战场上取得不菲战绩的李梅将军任命为20航空司令部总司令,负责对日轰炸。上任之后,李梅立刻研究了日本国内的情况,发现日本的房屋大多是木板结构,且大多房屋密集,这就意味着一旦着火就可以很快地弥漫开来。他还研究了当地的气候条件,认为日本高空云层密集,过高的高度会影响轰炸精度,他决定采用地毯式的轰炸方法。并且他选择了各方面都更加优异的美国新型战斗机B-29。在正式轰炸之前,美军进行了试验性轰炸,1945年2月23日白天,174架B-29型轰炸机来到东京上空集合,随后抛下凝固汽油弹。虽然是白天进行轰炸,但是此次轰炸相比之前来说,威力要大得多,炮弹所到之处迅速变成了一片火海。在正式火攻之前,李梅让参加火攻的轰炸机拆掉了自卫炮塔,以此减轻轰炸机重量来承载更多的燃烧弹。1945年3月9日傍晚17:34,火攻正式开始,美国轰炸机齐聚日本上空,在凌晨00:15的时候,两架美国导航机投下照明弹,接着轰炸机投下燃烧弹。在之后的两个小时中,美国总共投下2000多吨燃烧弹。整个东京黑夜如同白昼,大火不仅把房屋点燃了,还把庄稼点燃了。为了逃命,人们跑到了山洞里、湖水里,但都无济于事,到处都是燃烧的火焰,到处都是人们的惨叫。之后美国又发动了一系列燃烧弹轰炸,近50万日本百姓死亡,800多万人流离失所。在之后的一段时间还有不少人死于肺结核以及饥荒,整个东京几乎瘫痪。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