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集〈乡党篇10.24-10.27〉生活琐事见风格

第102集〈乡党篇10.24-10.27〉生活琐事见风格

00:00
11:10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生活琐事见风格。


我们要介绍《论语乡党篇》的第24252627这四章。


先看第24章,原文是:寝不尸(shī),居不客。


意思是:睡觉的姿势不拘谨僵卧,平时也不像作客那样跪坐着。


这很简单的六个字,我们今天也不容易想像了。尸:就是我们讲尸位素餐的尸,古代在祭祀的时候,以小孩代替祖先坐在台上,称为尸,尸必须保持端正的姿势。这里是指睡觉的时候,姿势拘谨僵卧。在古代,最好是所谓的吉祥而卧,就是右边靠床而卧,这是古代可能是比较健康的一种睡觉方式。


居不客,客就是客人。古代并没有今天的椅子,所以你在坐的时候,一般称作跪坐,上半身是直立的,这样比较累,所以你平时不用像作客那样跪坐着,是这个意思。


接着看到〈乡党篇〉第25章,原文是:

见齐(zī)(cuī)者,虽狎(xiá)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意思是: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或是平日熟识的,也一定改变态度。看见戴礼帽的与瞎眼的,虽然常常碰面,也一定显出关切的神色。坐在车上时,看见穿丧服的,即使是贩夫走卒,他也身向前倾,手扶横木,以示心意。作客时,有特别丰盛的菜肴,一定端正神色,起来向主人致意。遇到急雷狂风,一定改变态度。


这一段的前一半,已经看过了,在《论语子罕篇9.10》说得更详细些,他看到穿丧服的,看到戴礼帽的跟瞎眼的,看到这些人,都会特别显示关切、尊重,或是问候的神情。


接着看到什么?

孔子坐在车上时,看见穿丧服的,即使是贩夫走卒,他也身向前倾,手扶横木,以示心意。这是我们可以想像孔子对一般人的尊重。


另外,提到一点比较有趣的是有盛馔,必变色而作

去朋友家作客,看到满桌的菜肴非常的丰盛,就知道一定有特别的事情,可能要请托孔子帮忙,或是请孔子出主意给意见了,他就一定起来向主人致意,表示承他的好意。


最后这一句,特别值得注意,就是迅雷风烈必变


迅雷风烈:就是急雷跟狂风,等于是自然界的现象。天象有变化,忽然之间,急的雷打下来,风吹得很大,孔子一定变,变代表改变态度,改变态度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在于说,随时要警惕。因为你再怎么样认为自己有天命在身,也不能够开玩笑,自然界灾难来的时候,是没有什么分别的。


山崩、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等,这些状况出现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要设法自救啊!所以,你对天命的了解,对自己生命的、深刻的认识是一回事,但是做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自然界的各种状况,所谓的天灾,还是很难预料的。所以这个时候,你就要特别留意了,必须改变态度、有所警惕、准备逃生,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孔子在这一方面,跟我们平常人本来就没有差别啊!


但是,这里比较有趣的一点是什么呢?

就是南宋的朱熹,在注解《论语》的时候,到了这一章,他忽然之间改变口吻,他说:孔子一定改变他的容色,这是为什么呢?所以敬天之怒,就是孔子尊敬上天的愤怒。


这实在是有一点夸张了,为什么?因为朱熹在其他的所有的地方,孔子谈到天的时候,他都说:天,就是理。理就是理性的理,就是一种原理原则,他就从来没有把认真的去看待说,可能有它的意志。在孔子心目中,天有天命。他不太注意这些。


在这里,孔子完全没有提到天,他只是迅雷风烈必变。朱熹就忽然加一句孔子是敬天之怒,这时候天忽然之间会愤怒了。这是朱熹的注解不一致的地方,我们要设法避免,这只是一种人的求生本能的表现。


接着再看〈乡党篇〉的第26章,原文是: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意思是︰

上车时,一定端正站好,再抓住扶手带跨上去。在车中,不向内回顾,不急速说话,不用手指点。


本章所说的是,孔子乘车的方式。

我们讲食衣住行,跟现在生活脱节最远的是衣饰,就是服装方面。其次,大概就是行动了,坐车;古代是乘坐马车,所以他乘马车的时候,都有他的规矩。


重要的是,在后面提到三个,为什么?

你在车子里面,车在行进中,你向内回顾,急速说话,用手指点,别人可能不见得听得清楚,或弄得明白,到底什么意思?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你就好好的让车往前走,达到你的要去的目标就好了。你有什么话,等车到了之后再说,所以这就是从容不迫的一种情况。


最后,我们看〈乡党篇〉的第27章,原文是: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gǒng)之,三狊(jú)而作。


意思是︰

人的脸色稍有变化,山鸡就飞起来,在空中盘旋之后再聚在一起。孔子说︰山岭上的这些母山鸡啊,懂得时宜,懂得时宜!子路向他们拱拱手,牠们振几下翅膀又飞走了。


这一章在说什么呢?

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偶尔经过山区,有些山,你要去越过它,那这个时候,山上有很多山鸡,人的脸色稍有变化,牠就飞起来了。为什么?因为这些动物,牠也会察颜观色,同时他也感觉到,这些人所发出来的气场,是不是要对付牠们,要猎杀他们,非常敏感的。这是生物的求生本能嘛,牠飞起来之后,发现没什么事,在空中盘旋之后又飞下来聚在一起。


孔子看到山鸡的这种表现,就说:山岭上的这些母山鸡啊,懂得时宜,懂得时宜!”“这个字,孔子非常重视,我们也特别强调,是指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事实上,这些山鸡,牠只是出于本能,知道该警惕就警惕,该放松就放松。


比较难解的是,前面说的山梁雌雉

山梁,以前我们认为是:是不是山谷中的桥梁啊?事实上,山谷不见得都有桥梁。山梁,在山区里面的人,都称这是山梁,事实上就是山岭,山岭上。雉:分雌雄,你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母山鸡,牠们应该在山岭上,而跟那个山上是否有桥梁,没什么关系。


所以,孔子称赞的这些山岭上的母山鸡啊,懂得时宜!子路向他们拱拱手,子路这个人是非常豪爽的人,觉得这些山鸡也值得尊重,就拱拱手。但你一拱拱手,这些母山鸡就警惕起来,为什么?牠不知道你手中是不是暗藏什么武器,牠也不懂得人类拱手作礼是什么意思。


三狊(jú)而作,这个字,上面是个,下面是个;等于是张开翅膀的意思。所以我们把它翻译成为:牠们振几下翅膀又飞走了,这很符合实际的情况。


原文写作,嗅觉的,跟这个没什么关系,应该是(jú)

这一来,我们把〈乡党篇〉全部介绍完了。我相信,你听完之后,对于孔子平常的食衣住行方面、斋戒、交友、君臣相处这些,都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尤其在前面,在朝廷上的表现,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下一集开始,我们又进入到一般的《论语》的内容,有各种对话,会作进一步的讨论。


这一集的主题就谈到这里。


下一集的主题是:四科十哲高材生。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张文泉zwq

    夫子和弟子走在山谷里看到雉起飞落下的感叹,还有迅雷风烈必变,和被称为圣之时者,都感觉到内在的一些联系。乡党篇真好,仿佛看到夫子面对现实的真实场景,让人跳脱些崇拜对理性的约束。也想起老师讲过的为道为学甚至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学到今天才明白,虽然感叹,但并不矛盾,感叹也是生命美好的一部分啊!

  • J之大盗

    *孔子,丧祝—达地旨;五十而知天命—知天意;《论语》—尽人事,修成万世先师。 *养过猫狗,它们不止通人性还能辨人意,不会说话的小天使,万物皆有灵!谢谢老师

  • 听友240997361

    24章,睡觉要守住魂,要不就是一具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