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我们说英国在克伦威尔死后,斯图亚特王室之所以能推翻共和体制,迅速复辟,走回了君主体制,这里面的原因极多,不过我认为重要的,只是下面几点。
一、查理二世的“花”和王后的“忍”
首先就是所谓的英吉利共和国,实际上它就不是共和,它只是在克伦威尔一个人统治下的独裁政府,甚至比查理一世在世的时候都要独裁。英格兰的贵族们推翻查理一世,目的是让脑袋上的紧箍咒松一些,自己这些人获得更大的好处,交更少的税,可是最后都意识到了,克伦威尔这家伙,比国王还狠,什么上议院,下议院,一概不存在了,那还咋维权,谁来保护这些大贵族的利益呢?所以,贵族们是无比怀念有国王的时候。
其次,老百姓也不满意克伦威尔,作为一名清教徒,他在台上的时候,不仅要求大家过简朴的生活,还禁止唱歌看戏,甚至连夫妻之间的事儿都要少做,万一被邻居半夜听到了,去举报你,也是一个大麻烦,所以,老百姓对这个共和,也没啥好感。大家忽然觉得,以前那种有国王的日子,其实也挺好的。
最后一点就是克伦威尔的接班人选的实在不咋地。亲儿子啥样,你自己心里没点儿数吗?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德不配位”,强行把他拉到那个位置,最后对国家,对他个人都只能是悲剧。就算是你一定要这么做,打着共和的幌子搞父死子继,你也应该在你活着的时候,就开始训练继承人,什么军事,政治,人脉等等,不是两手都要硬,是连带两只脚丫子都必须硬。但这些都没有,有史料表明,仅仅是在他死前的一年,儿子才被任命为牛津大学校长,成了国务委员会委员,很可惜,晚了。
无论如何吧,一个时代,或者说英国历史上的一个插曲,结束了,英国重新回到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旋律,上面坐着一个国王,下面是议会。
查理二世坐上国王宝座的两年之后,他结婚了,新娘是葡萄牙的公主凯瑟琳(Catherine of Braganza)。很明显的,这就是一桩政治婚姻,葡萄牙给出的嫁妆是八十万英镑,以及和英国分享它在亚洲的殖民地,这里面就包括了澳门;需要的回报是英国必须支持它彻底从西班牙队出来,您别忘了,前面我们说过,1580年的时候,葡萄牙王室因为绝嗣,导致西班牙趁机吞并了它,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这位凯瑟琳公主的老爹,布拉干萨公爵约翰(John II,8th Duke of Braganza)的领导下,已经基本上取得了胜利,如果英国能支持一下,那么,几乎可以说是百分百没问题了。
英国和葡萄牙两边戴着老花镜,盯着合约看了老半天,确定没毛病,签字画押之后,查理二世就把凯瑟琳抱回了家。这一年是1662年,新郎32,新娘24岁,而这对夫妻在后来23年的婚姻生活里,完全可以各用一个字来概括他们的行为,新郎就是“花”,新娘就是“忍”。
先说新郎的花,查理二世这辈子有多少情妇,历史学家也说不清楚,反正这哥们自从当上国王之后,就坚决地践行一个准则:吃喝玩乐找情妇。其中关系最长久,最让他喜欢的一个情妇叫做芭芭拉·帕尔默(Barbara Palmer)。
首先我们必须澄清一下,国王找情妇这事在17世纪,已经是风靡欧洲,如果哪一个国王没有情妇,那才让大家看笑话,而且情妇们不仅有地位,年金,赏赐,甚至排名第一的,还可以获得一个称号,皇家情妇(Royal mistress)。
这位芭芭拉当然也是,该得到的她一样不少,自己被封为克利夫兰女公爵,丈夫罗杰·帕尔默也被封为卡斯尔梅恩伯爵,当然,大家都知道,这哥们被封爵,不是他为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而是他老婆为国王做出的贡献。
不过你要是说芭芭拉这个情妇当得很好,那也不一定。当时查理二世身边有一名卫士,这名卫士的姐姐是查理二世弟弟詹姆斯的情妇,借着这层关系,他当上了皇宫卫士,小伙子长得也很精神,经常靠着取悦贵妇们来赚外快,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鸭子”。
一来二去,这名卫士就和芭芭拉好上了,据说有一次,还差点被查理二世撞见了两人在床上,卫士的身手自然是不错的,翻窗而出,凌空而去,才逃过一劫。芭芭拉在1672年生下一个女孩,据多数历史学家考证,就是这名卫士的孩子,而且他还从芭芭拉那里得到了大约5000英镑的“保养费”。
有两个原因让我们必须记住这名卫士的名字,他叫约翰·丘吉尔(John Churchill)。第一个原因是他后来成为英国军事史上排名前三的人物,可以说英国的崛起他功不可没;第二个原因是他有一个直系后代,名字叫温斯顿·丘吉尔,是二战期间英国的首相,家喻户晓的人物,我们后面会说到。
对应查理二世的“花”,他媳妇儿凯瑟琳的“忍”也是出了名的,她不仅可以忍受丈夫在外面找情妇,甚至可以让情妇们直接住进宫里,比如说芭芭拉,后来就公然搬进了皇宫,被任命为凯瑟琳的卧房夫人(Lady of the Bedchamber),就住在她隔壁,两者和平共处的日子那可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整整十年。在这期间,芭芭拉不断生出来的孩子都是谁的,凯瑟琳当然知道,但她选择了隐忍。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份隐忍是有回报的,查理二世一生都在保护着自己的老婆,无论是情妇,还是大臣,得罪他可以,得罪王后那是不行的。甚至在凯瑟琳流产了三次之后,很多大臣们以王后是一个生不出继承人的天主教徒为借口,逼迫查理二世离婚的时候,查理二世都站在媳妇儿这一边,决不妥协,杀了我可以,让我离开俺媳妇儿,坚决不从。
我们也不知道这种感情咋形容,但我觉得,你要是说这不是爱,那是不太客观的。
顺便说一句,就是这位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把喝红茶的习惯带到了英国,并很快在英国上层社会流行开来,这当然也是得利于葡萄牙在中国澳门的殖民地,大量的,品质优秀的茶叶从那里源源不断地流入了英国,红茶从此在英国扎根,并形成了独有的,英国下午茶文化,当然,你说我就喜欢绿茶,下午茶是两块玉米面大饼子就绿茶,那也随你。
二、第二次英荷兰战争
1665年,吃喝玩乐了五年之后的查理二世,在议会的支持下,对荷兰举起了屠刀,这里面的根本原因还是钱。
我们说第一次英荷战争之后,虽然荷兰顺从了英国的《航海条例》,不和英国殖民地直接做生意了,但作为一个传统的海上商业国,它在贸易方面的优势还是相当地明显,英国货物和生意无论如何是竞争不过荷兰的,更不用说国际影响力了。
举个例子,当时亚洲的日本,也像今天这样,毕恭毕敬地崇拜一个国家,不过不是美国,也不是英国,它就是荷兰。在17世纪的日本,所有先进的技术和学术,都是荷兰人教他们的,由此还诞生一个词汇,叫做兰学(Rangaku),荷兰人的学问。另外,中国人也都知道,17世纪满人入关,中国改朝换代的时候,荷兰人正在台湾岛上耀武扬威地得瑟,说一句那时候的荷兰垄断了世界贸易,那是不为过的。
这种情况下,英国,尤其是英国王室,对荷兰的财富就相当地眼红,当时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詹姆斯控制着一个叫做皇家非洲公司(Royal African Company)的武装经济体,就一直在海上劫掠荷兰船只。
英国人如此恣意妄为的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在克伦威尔领导的第一次英荷战争中胜利了,俺们国家的一个独裁者都可以干死你们荷兰人,更何况现在王师已返,天命所归,怕你荷兰小样的?
英荷之间的这第二次战争实际上是从遥远的北美洲开始的,1664年的8月27日,四艘英国海军军舰逼近了荷兰在北美洲的殖民地曼哈顿岛(Manhattan)。
曼哈顿在今天那是大大的有名,作为纽约市人口最稠密的一个区,不仅是美国的,也是世界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著名的华尔街上有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旁边53街有几十所百老汇剧院,还有坐落在第一大道上的联合国总部等等,你无论怎么形容它的重要性,都不过分,而且这里也是全美国,甚至全世界最富裕的地方,人均GDP达到了令人恐怖的50万美元。
可是,300多年前,这里只不过是一名叫做彼得·米纽伊特的荷兰人,花了60个荷兰盾买下来的一小块土地而已。
你可能很好奇,放在今天,这60个“铜板”值多少钱呢?这事还真有人仔细计算过,2020年的最后一次精密计算,显示那时候的60荷兰盾,应该是现在的963美元,凑个整,算1000吧,换成人民币就是7000块钱多一点。这个价钱,把纽交所,纳斯达克,联合国总部,百老汇,再加上一个时代广场,打包卖给你,你买不?
我们说当英国四艘军舰开进港口的时候,当时的荷兰总督彼得·史岱文森(Peter Stuyvesant)选择了投降,不投降也没办法,当时荷兰人在曼哈顿岛上建立的城市叫做新阿姆斯特丹(荷兰语:Nieuw Amsterdam),市民一共才两三千人,能打仗的青壮年最多就一两百人,你咋和四艘军舰干?
英国人占领了曼哈顿之后,把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新约克,后来中文翻译为纽约(New York)。之所以叫这么一个名字,是因为国王查理二世某一天在地图上乱写乱画,心血来潮,把这块当时还属于荷兰的地方封给了他的弟弟詹姆斯,而詹姆斯的爵位就是约克公爵,并且还担任着英国的海军大臣,很自然的,那四艘军舰的总指挥尼科尔斯为了拍詹姆斯的马屁,把这块地方起名为新约克,纽约,那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当然,要是尼科尔斯的子孙们不给他烧纸告诉他的话,他绝对想不到他当年命名的纽约,如今在世界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说到这里,其实那位投降的荷兰总督史岱文森也是不应该被忘记的,他为了抵御印第安人,控制奴隶们,领着大家建造了坚固的栅栏围墙,后来英国人把墙推倒,形成了一条街道,名字叫“墙街”,那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华尔街(Wall Street);还有史岱文森曾经带着大家修整了一条运河,后来英国人把运河也给填平了,和旁边另一条街道并起来,起了一个名字叫“宽街”,也就是今天鼎鼎大名的百老汇(Broadway)。实际上,纽约人也真没忘了他,比如说史岱文森高中,史岱文森社区等等,都是纽约比较流行的名字。
言归正传,英国人就这么强占了纽约,当然让荷兰人极为愤怒,他们倒不是可惜这块地盘,也不是心疼那60个荷兰盾,关键是面子上受不了,作为当时世界上最牛掰的经济体,最大的贸易国,海上力量公认的强国,就这么被强暴了,他们很不甘心。于是,两边正式开干,史称“第二次英荷战争”(Second Anglo-Dutch War)。
简短地说,两国打了三年,基本上是不分胜负,都说自己很牛掰,对方啥也不是,但历史学家一致认为,最后是英国人输了,因为在1667年7月双方签署的《布雷达和约》(Treaty of Breda)里,虽然英国人把纽约这个丁点大的地方保留下来了,但却出让了亚洲的东印度群岛和南美洲的苏里南,并且在《航海条例》上对荷兰商船做出了重大让步。
那为啥这一次英国佬就不行了呢?主要是三个原因,第一,荷兰自从第一次英荷战争失败之后,知耻而后勇,海军硬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第二,法国掺和了进来,和荷兰组成了联盟;第三,英国天灾不断,战争的第二年,伦敦就遭遇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火灾,整整烧了四天四夜,经济损失高达1200万英镑,超过了两次对荷兰战争军费的总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厉害的是黑死病卷土重来,仅仅在伦敦地区,就收割了十万个英国佬的性命,那是相当滴悲惨。
三、牛顿和《原理》
和前两年新冠的情况差不多,当黑死病来临的时候,当时伦敦很多商铺、学院就纷纷关门,大家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进行自我隔离,其中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也被迫在1665年把学生们都打发回老家,然后大铁门一锁,宣布无限期放假了。
这些学生里,有一个23岁的小伙子,也回到了距离伦敦200多公里的老家伍尔索普庄园(Woolsthorpe Manor)。在这里,这哥们思索了很多关于数学的问题,也做了很多关于光学、力学和引力学的实验。20年后,1687年7月5日,一个划时代的日子,已经从青年成为中年人的这位剑桥学生,出版了一部划时代的书,名字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拉丁语: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震惊了世界,然后大家一打听,哦,这个学生的名字叫做艾萨克·牛顿(Sir Isaac Newton)。
牛顿是在1643年1月4日出生的,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也是在这一年,遥远的东方,清太宗皇太极死了,野心勃勃的多尔衮成为了摄政王,第二年就攻下了北京,从此开始了长达260多年的农业国巅峰统治,放弃了海洋和科技。
当然,牛顿是不知道这些的,作为一名早产儿,他出生很多天之后才睁开眼睛,用他妈的话说,瘦小得“可以装进一个牛奶杯”。3岁的时候,那个和他名字一模一样的老爹死了,母亲带着他改嫁,随后又给他添了三个弟弟妹妹,后来就是按部就班地上学,孤独,讨厌继父等等各种日常生活。
17岁的时候,他老娘说了,孩子啊,别上学了,回家当农民吧,这才是正常而美好的人生。牛顿虽然对他妈也没啥好感,但还是乖乖回家,准备娶个媳妇儿,当一辈子农民,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幸好,这个“幸好”不仅是对牛顿,也是对全人类的,他当时中学的校长苦口婆心地说服了他母亲,牛顿最后重新回到了学校。否则的话,这个世界上只不过是多了一个或者快乐或者悲惨的农民而已。
回到校园的牛顿成绩一直都是出类拔萃的,但是情商却不行,没啥朋友,更不用说女朋友了。据说这哥们曾经和房东的女儿谈过恋爱,但面对面坐一天,也不知道说啥,不久就失恋了。更悲惨的是,女方一直否认和牛顿有过任何交往,说当年牛顿也只不过是对她“怀有情愫”而已,也是,女为悦己者容,你就知道傻笑,还指望谁能喜欢上你呢?
无论如何,牛顿这一生,再也没有和女人交往过,更没有结婚。单身狗的大把时间,都干啥呢?现在看来,前半生,他献给了科学,后半生,他痴迷于炼金子。
上面说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称就是《原理》,实际上,这本书里的东西,我们现在初中就都学过了,也就是牛顿三大定律,加上一个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他用数学方法证明了的开普勒三大定律。但越是这样简单、基础的理论,越是珍贵,几百年过去了,这些东西还在我们的课本上,是我们必学的东西,这里面的奥妙就是两个字,正确。他们依旧如同磐石一样,扛着整个经典力学的大厦,这样的发现,这样的成就,就怪不得人家叫牛顿了,老牛家的人,那能不牛吗?
那么,如此伟大的牛顿同志,有没有什么缺点呢?或者这样问,一个天才的,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工作者,个人品质上是不是也是完美无缺的呢?这个,我们下集再聊。
读了两千多年发现一个怪现象,西方人为啥辣么喜欢外号?铁锤查理、矮子丕平、血腥玛丽……他们的后人也不出来抗议还有辉格党、托利党、驴党、象党、印象派……全是骂人话,他们都欣然接受换中国人早就翻脸了
曾经是个瘦子 回复 @开瓶拉菲001: 这些词也不都是骂人,而且大多后人也巴不得把先人贬低,因为这些后人上台很多也不硬气,不像中国是严格的嫡传子嗣的系统。
大晚上的快睡着了,被先生的两块玉米面大饼子配绿茶笑醒
请问主播可不可以多讲一下科技发展方面的话题?最好还联系当下的科学成果比如人工智能?推动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人是什么人?我觉得首先还得是科学家,您认为呢?
三丫家的丫 回复 @1x903360m7784: 下集就有了
二把手
三丫家的丫 回复 @疯神演戏:
最近看了关于洪堡和高斯的电影,更是感慨杰出人物智商之高!如果人类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就是打头的那个一,普通人都是后面的零
沙发
三把手
君主换了一波又一波,而牛顿只有一个
三丫家的丫 回复 @1x903360m7784: 世界排名第一的科学家,不是浪得虚名的
荷兰人的优秀品质应该不仅仅表现在务实重商吧?我觉得他们的科技水平应该也很高,要不怎么能造出光刻机啊?
搞了半天丘吉尔的祖辈是英国宫廷贵妇的的马桶刷!私生子的后代!
缪因子 回复 @西庐闲云_fs: 很好奇这些宫廷秘事是怎么让后世人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