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名人大讲堂“李白文化季”的第二场讲座开启。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海滨入川开讲,以《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蜀中读书与干谒》为题,带领到场的观众“梦回唐朝”,为大家还原了李白在四川读书与干谒的时光,追寻“诗仙”的心路历程。在讲座结束后,四名就读于不同大学的传习志愿者继续向海滨教授请教。
海滨教授
第一位志愿者周柯灵向海滨教授提问,是什么原因支撑着李白在仕途接连受阻后,还能够有如此潇洒肆意的人生态度?“大唐王朝的气象和中华文民族的自然山川、人文地理,奠定了李白的文化背景。”在海滨教授看来,虽然李白的事业不断遭遇挫折,但他也没有放弃。“等元气恢复,他又愿意出来尝试。李白的一生大概就是在这样的反复中轮回。”这也是因为大唐开放包容的气度,让各个社会阶层中存在很多可能性。“像李白这样的文人,总是愿意去争取尝试的。”
周柯灵
第二名传习志愿者是来自四川大学的大三学生周玉玲。在听完海滨教授的讲座之后,她有些好奇,李白在巴蜀地区度过了几乎整个青年时代,他天性自由,热爱游山玩水,但为何还是落入俗尘,走上干谒求官的路?
周玉玲
“《李白传》中曾写到,李白‘十岁通诗书’。这句话告诉我们,李白自读书以来,首先读通的就是‘诗书’,即儒家经典。”海滨教授指出,事实上,李白还是一个受到正规儒家教育长大的人,所以他的内心仍旧渴望做出一番事业。但同时,海滨教授还提到,这种事业不是谋求功名利禄,而是希望能够辅佐皇帝,为天下的社稷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人生往前走的每一个阶段,关心的都是江山社稷。所以他越往后走,人生的痛苦越深刻,他需要有其他的慰藉,比如以酒浇愁。”
就读于重庆大学的学生邓情则很好奇,李白启程前往峨眉山的动机究竟是什么?海滨教授介绍,历史上留下来的李白的诗集,大都是用文体、诗体进行分类的,鲜少有利用编年法编撰的文集。“李白的一生变幻莫测,从内容上来说,并不好区分写作时间。”但是他建议,如果能够将李白的诗歌对照着人生经历进行理解,再辅以对峨眉山地理情况的介绍,后人或许就能够猜测,这位大诗人究竟是在何种心态的驱使下,前往峨眉山。
邓情
最后一名传习志愿者王洁则向海滨教授请教,当代年轻人能够从李白的经历中得到哪些启迪。
王洁
“我的老师薛天纬教授曾说过,我们至少可以用七种身份来了解李白。诗人、道士、旅行家、军人、政治家、侠客、酒仙翁,这些在大唐能够尝试的身份,李白都尝试过了。”但对于李白本人来说,他有两个理想特别坚定,一个是成为建功立业的政治家,一个是成为文学家。而后人,正是以文学家的身份认识李白。海滨教授认为,李白对于自己能够成为政治家的认识,或许是他对自己的一种误判。“不论男女老少,我认为都应该清楚自己在哪个方面更合适一些。”
除此之外,海滨教授还讲到,相比李白,苏轼同样才华横溢,却能够建功立业。但在另一边,与李白相比,杜甫的境遇就更加悲惨一些。但这丝毫不影响杜甫对于劳苦大众,对于大唐山河和民生社稷,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怀和关注,也不影响杜甫对自己人生理想的忠诚,“这种执着和追求,都是非常美好的”。
“一方面,我们应该有社会认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自我认知,沿着自己的想法,边走边探索。这一路上,我们有李白,有杜甫,有巴蜀文化,还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我们同行。”海滨教授如是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