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社会心理调节功能
大家好,欢迎来到岚奇哲学,今天我们从马克思的角度来解读《宗教的社会心理调节功能》
至于宗教对于人们的具体用途,我想我们并不陌生,大家或多或少都能列举一二,从宗教的起源来看,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宗教的依赖根据总是超脱于自然,对于宗教的产生我们也能在人们的心理根源中找到具体的依据。
从主流的对于宗教起源的学术研究中,宗教起源于神话/宗教起源于自然崇拜/宗教起源于巫术/宗教起源于人类发明中,我们都可以了解到各时期的人类对于宗教的具体诉求,或者更切实的来说是对“神”对“上帝”对“超自然”的具体诉求。
那么为什么人们对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此的依赖呢?毕竟宗教的产生早在新人时期便有了端倪,因此我们很难忽视宗教对于任何人的影响,乃至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
从历史辩证的角度来看,在历史上已经有过的任何一个人类社会中,自然与集体社会的双重压迫一直都在威胁着人们自身的安全感,使人们生活在对那些强大的异己力量的恐惧之中。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知识匮乏,科学技术并不完善,因此对于来自大自然的“超己”力量,抱有崇高的敬畏和带有“神性”膜拜。总是在“超自然”的现象中乞求着有利于自身生存的夙愿或心灵的安慰。并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而在近现代,在技术座驾的加持下,人们对于自然的掌控能力是以往不可比拟的,我们能很好的解释自然现象的产生以及分析给我们带来的威胁从而避免。但是宗教的因素却从未褪色,依然渗透于现存社会。
而这从心理根源来说,便与现有社会的发展系统息息相关,个人的生存总是离不开群体的协作,而群体生活的体验远超于个体的生活的独立范畴,总是要与人群协作,这之中的妥协/合作/斗争,无一不在体现人类社会中个体的生存危机!
综合以上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危机与不确定性的自然环境中,在无情的大自然面前,我们常常是软弱无力,如今世界虽然已经进入文明时代,但仍有许多不可预料的灾祸会随时随地向人类袭来,火山爆发/洪水泛滥/环境污染/癌症/艾滋病,这些都无时不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这个充满危机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上,人们时时被侵扰,加上现代社会的快速运转和高度竞争给人带来的精神压力使人们更加紧张。正所谓原始人又原始人的烦恼,古代人有古代人的忧虑,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精神压力,而宗教,作为一种心理调适机制,在从原始社会至现代社会的若干种社会形态中,始终执行着它的心理调适功能。
人们总是在现存世界的烦恼/危机/精神压迫/生存挑战中向超脱于现存的一切寻求突破和心理安慰,试图在“神秘主义”的体验中得到一种贯穿内在与外在的完美统一带来的极度安全感与舒适感!
而宗教作为以“神秘主义”为主导的社会组织,则很好的通过信仰/神话或教条/教义集结了一群”精神缺失“的社会群体,因此宗教常常在人类社会中很好的成为精神寄托的神圣领域。
马克思曾经指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它指的是:第一,宗教使人超脱现实,在人们的意识中创造出幻想的世界;第二,宗教使人得到寄托与空想的自我安慰。
当然,我们在了解马克思的这段话时,不能只专注于他的批判性,而忽略了马克思在其中指出的宗教带来的心理调节功能。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们的心态从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功能,并由此使人们在心理/生理/精神和行为达到和谐的状态。
不仅如此,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也会引起生理上的良好调节。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一个经常受到精神折磨/心情苦闷的人,在其生理上的免疫功能会下降,甚至会下降百分之50,这样的人得病率高/寿命短/死亡率当然也高;与此相反,一个心情愉悦/心胸开阔的人,其生理上的免疫功能就会随之提高,从而有益于身体健康,甚至本来身体有病的人,也会由于虔诚的笃信神明而消除病痛。
因此,正是人性中内在的“神秘主义精神”对神明崇敬的情感构成了宗教心理调节功能深刻的内在基础,并因而使宗教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得以发挥作用!
好,那么以上就是有关宗教的社会心理调节功能的相关解读,本期就这样,我们下期再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