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当今时代,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全息影像、5G通信等新技术在深刻影响着影视文化发展格局,激烈重塑着行业的内涵与外延。在影视文化产业的日新月异、风云变幻中,9月20日,首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成都启幕。
当天下午,作为论坛的主体活动之一,以“传统与现代:全球语境下的视像未来”为题目的平行论坛,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在论坛的下半场,以“传统叙事的当代表达”为主题的行业探讨开始,来自影视行业的专家学者、导演、编剧等从业人员汇集,在论坛中交流思想、分享观点、碰撞智慧。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
“电影创作,应该面向实践、面向观众、面向创作。”论坛中,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首先说道,电影美学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解决与观众的关系问题。他表示,在电影发展的100多年时间中,形成了经典的叙事模式,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介入,电影的格局也会发生很多改变。但就算如此,影视的内容创作核心依然应该是如何面对观众,让观众能够达到情感和审美的共鸣。“未来电影不管如何发展,它的核心还是要面对观众、打动观众,与观众一起去体会想象的新世界。”
而在著名电影制片人、监制、编剧方励看来,他更关心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模式如何被信息技术所改变。他表示,当谈到“当代表达”这样的主题时,他相信电影等影视创作的内容,仍永远会是人的内容、人的故事。但同时需要看清的是,在短视频等传播模式的冲击下,当代的表达还是会产生改变。因为在数字时代之下,观众的眼球已经被互联网、被影像所‘训练’,不仅要求更快速的叙事节奏,和极高饱和度的色彩。“现在的表达跟传统相比,最大的差别就是时间节奏,我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抓住观众。”
作为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梁明也来到了活动现场,他就以自身所处的创作时代为例,说到了对于“传统叙事的当代表达”的理解。他表示,包含张艺谋在内的中国第五代导演,就是在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视觉上的追求。
“我觉得我们还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用我们的世界语言来表达对于剧本的感动,对人性的热爱。我认为电影应该表达的,是人类的真善美。”
来自新加坡的导演陈哲艺,不仅曾获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其执导的电影《燃冬》也在不久前上映。他说起自己的创作经历,留学英国多年的他,却被评价作品中有浓厚的东方传统美学味道。他也在好奇,在当下短视频的冲击下,观众能否有耐性在电影院中看完一部文艺片。“我觉得未来技术发展也会注意到这件事情,让更多喜欢艺术、热爱电影的创作者找到受众。”
国际市场和纪录片节评委保罗·刘易斯
曾加拿大探索频道的总裁,国际市场和纪录片节评委保罗·刘易斯是一名致力于推动纪录片行业发展的加拿大纪录片人,他也参与了很多国际合拍的纪录片项目。他说到,国际的合拍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其让人们发现精彩而新鲜的故事,挖掘行业新人,找到新的合作伙伴。而他也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来到了中国,来到了成都,并开始了解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和文化。“我5年前来到成都,在博物馆等场地,了解到了当地一些非常了不起的文化。所以在国际上进行合拍,这会为各地的观众带来非常丰富的内容。”
本文图据活动主办方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