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该炸掉”?让西安居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败笔?

“早就该炸掉”?让西安居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败笔?

00:00
09:51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三门峡这座城市因它而兴,而三门峡大坝更让其成为“黄河上漂流的城市”。

毫无疑问,三门峡大坝是一个壮举,它解决了困扰百姓许久的洪涝问题,让百姓安居乐业。但也有人说它是一个巨大的“败笔”。

特别是西安居民就对它的存在痛恨不已,直言:早就该炸掉了!

那么,为什么有人对三门峡大坝讴歌,却有人对它恨之入骨呢?

如今已经当做著名旅游景点的三门峡大坝,它最早又是因何建立的呢?

为解决黄河下游百年水患而建

“黄河的水,黄河的浪,黄河两岸是我的故乡。”

无数诗歌中都在表达对黄河的热爱,而它是我们当之无愧的“母亲河”,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

然而,这条让无数人饱含热泪、爱得深沉的黄河,却又伴随着严重的灾情。

每当汛期到来,山东、河南等地区的无数农田就遭受侵袭,庄稼无一幸免,人们的财产无法得到保证,生活更是陷入巨大的贫困之中。

更可怕的是,黄河涝灾还会无情地剥夺老百姓的生命,对于生活在黄河附近的居民来说,这样的伤害太多。

的确如此,自古以来,黄河的水患就让人们忧心忡忡。

它的治理也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历史中,无数次尝试,但始终没有比较大的好转。

1954年,水利部决定建立一座水库,以起到拦截洪水以及蓄水的作用。

经过我国水利专家与苏联专家的多方探讨与研究,终于定下最终的方案:在三门峡建设水坝。

直到7年以后,三门峡大坝正式建设完成,由此开始发挥它巨大的防洪防涝作用。

实践证明,它的作用的确也是立竿见影的。

河南、山东等地原本水患严重,如今频率大幅度降低,也让其农业生产大有起色。

要知道这些地方可以是农业大省,因为粮食产量的增加,使得全国范围内的温饱问题都跟着大大改善。

保护农田,免受自然灾害,更要保护老百姓的生命!

洪水无情,历史上黄河水患导致危及生命数不胜数,而三门峡大坝建成以后就起到了保护黄河下游居民的作用。

同时,三门峡大坝也配以水库。

这些水库可以在洪涝之际存储水源,等到干旱的时候释放出来灌溉,对于农田的保护作用也就更为全面与突出。

而在制定三门峡大坝的方案时,也是考虑到不仅仅是发挥防洪与蓄水的作用,也可以助力发电。

毕竟人们对于电量的需求是越来越大的,这就会给国家带来一定的负担,而利用水力发电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缓解。

事实证明,三门峡大坝的建设是成功的探索,而它的预期作用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从这些角度来看,它是堪称“壮举”的,是可以为无数百姓造福的。

被人们所忽视的黄河上游问题

那么,这样功能显著,既可以解决水患,又可以保障老百姓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大好工程,为什么还会被一些人所痛恨呢?

其实,这是因为我国当初建立三门峡大坝的时候缺少经验,整体水利水平是比较滞后的。

单单是对下游的水患问题起到很强的改善作用,但上游的泥沙淤积问题就更为严重了。

我们都知道,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在建立三门峡大坝时,由于没有考虑到对上游的洪水进行排泄,就导致上游泥沙堆积。

特别是潼关河床被大幅度地抬高,这就导致以西安为首的地方受到严重的威胁。

而西安的确因为无法排洪,受到极大的损伤,不仅农田颗粒无收,而且生命也受到威胁。

在下游的居民免受自然灾害时,西安的居民们的日常生活却受到了影响,也难怪他们会心生怨怼。

其实,也是因为当时负责主持设计工作的是来自苏联的水利专家伯克夫。

他对于我国黄河流域的地势了解不深,对于黄河的泥沙状况也是多有不解的,因此设计方案就存在很大的弊端。

如果可以考虑到设置排沙设施的话,那么上游的居民也就不会遭受如此大的重创。

而事实上,当初的方案也是有人提出异议的,他就是来自清华大学的教授黄万里。

他认为要增加一些类似排沙洞的设施,否则泥沙堆在上游,隐患更大。

但当时对此了解的人太少,几乎没有人认同与支持这位专家,所以也就导致最后还是根据伯克夫的提案进行。

在为下游防洪、抗洪以及蓄水的同时,也导致上游泥沙不断堆积,渭河河床的河床单单是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就被抬高了4米多!

这样的数据让人听了都觉得害怕。

即便紧急采取的开启水闸泄沙排沙行动,也依然没有对此现象进行改善,设计上的巨大漏洞导致另外一些人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不断进行的优化与改建工作

泥沙淤积问题日益加剧,不得不进行“暴力解决”。

1966年,人们在三门峡的底部放置了大量的炸药,企图用它们来炸出“排沙洞”,让上游的泥沙可以排泄出来。

这个行动虽然简单粗暴,但是确实也是起到很强的改善上游泥沙堆积的作用的,也让三门峡的泄洪能力得以提升。

两年后,人们如法炮制,再次使用了相同的方法,让堆积的泥沙可以往下排出来。

但这样的措施也不可能保证泥沙全部排出来,而对于潼关地区的人们来说也是丝毫不起任何作用的。

于是1969年,国家这一次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势必要对潼关地区的泥沙淤积问题进行一定的改善。

国家为此也是投进去了数千万的资金,又是用了无数炸药,在三门峡底部彻底炸出了巨型的排沙洞,而数量就多达8个。

这一次,上游的泥沙终于可以大规模地排出去了。

这些都是国家在为上游地区的泥沙淤积与洪涝问题所作出的努力,只是多次改建,不断尝试,也是无法从根本上对此问题进行解决的。

这让许多人对三门峡大坝的存在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依靠牺牲上游的农田,来挽救下游地区,这根本就不能算是成功。

三门峡大坝导致上游的不少居民受到影响。

受到损伤的人自然是有权利对此提出异议的,不可否认的是,当初建立三门峡大坝的时候出于种种原因并不完美。

但我们也应该明确的是,本身建立三门峡大坝本身就是考虑到黄河下游严重的水患问题。

实际上建立的成果也是很显著的,既保护了下游的无数农田,又保障居民们的安全,保证了农业生产,甚至是国民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在当时的大背景与大环境之下,它的建立无疑是成功的,我们可以称它为一大壮举。

在人力、物力以及资金都显得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建设成三门峡大坝。

并为备受黄河水患威胁的下游居民提供了保障,让他们可以种粮食,解决温饱问题,促进国家经济的基础进步,这是巨大的成功。

它更是代表我国水利工程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面对喜怒无常的黄河,它可以防洪与蓄水,也可以利用起来发展水电,用途多,作用大,在水利发展事业中,它毫无疑问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如果不是这项伟大的尝试,那么黄河沿岸的子民依然会备受影响,农业发展跟不上,农业经济自然是遭受重创。

这项水利工程无疑也是代表着人们的智慧的,是一次十分勇敢的尝试。

它对于保护国民财产安全与生命健康都大有裨益,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农业与经济的发展,它的贡献不可忽视。

只是对于一些人来说依然是不公平的,这是技术的不足,也是专家们的考虑不全面导致的。

泥沙淤泥更是存在不可预知性的,专家们无法笃定建成大坝以后会有怎样的威胁,的确是有所疏忽的。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学习经验,更是督促我国的水利部学习先进技术,获得更多先进的方案,来因地制宜地去解决我国的水患问题!

结语

三门峡大坝的建设与改进为人们带来了福利,成功的解决了黄河下游居民遇到的水患问题,但同时也让上游的人民备受伤害,因而是需要综合考虑与分析的。

虽然三门峡大坝的设计方案存在不足,专家考虑不周,导致漏洞出现,但它是中国水利事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一项值得大力称赞的水利工程。

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一次次地汲取经验,吸收教训,才会让我们的水利建设更好,也可以让人们享受到它们所带来的福利。

本文由“趣知史馆”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红黑生命色

    知道西安一年下多少雨吗自己去查查别人云亦云了

  • 红黑生命色

    我是半个人在西安呆过五六年但是五六年间不管是同学还是同事邻居聊天都没聊过三门峡的事河南的大坝关陕西什么事陕西还没这么闲得替别人操心

  • 听友452809616

    七月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