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意识形态下,纳粹德国主导的欧洲秩序从建立到崩溃的全过程
精华笔记
一、德国民众对种族主义的反思与抵抗
1.战争后期,德军在战场上接连失利。
2.德国民众对种族主义的反感与内疚
2.1 盟军空袭,动摇德国民心,德国民众产生幻灭感:汉堡大轰炸。
2.2 大多数德国民众对犹太人同情:
个案:辛德勒拯救犹太工人。
个案:在国际上对对大屠杀的公开。
3. 抵抗运动与刺杀希特勒
3.1 德国各派别的抵抗活动:“白玫瑰”组织。
3.2 德国抵抗组织走向联合,最终制造了刺杀希特勒的活动。
二、纳粹极端统治加强——加强意识形态控制
1. 民众对宣传的厌恶,戈培尔宣传目标的调整。
2. 个案:电影业
2.1 电影受到欢迎,利用新闻短片做宣传。
2.2 反犹电影《犹太人苏斯》的成功及后续作品的失败。
2.3 电影转向打消破灭感的娱乐题材。
三、德国极端统治加强——加强欧洲新经济秩序
1. 欧洲“经济合作”的新秩序
1.1 德国巨大的经济压力,GDP的75%用于战争;但战争中德国也获得了补充,一部分来自于对东欧财富的直接掠夺,一部分得益于控制了西欧发达区。
1.2 戈林要求加强欧洲合作,打造囊括所有欧洲国家的经济体;欧洲经济合作的四大政策(操控货币汇率、片面进口、高举债务、通货膨胀)。
实质:德国扩张的工具;目的:支持战争,服务于德国的经济利益。
1.3 德国不能直接控制沦陷区的企业;对策:通过“占领成本”将企业收购到德国手中。
2. 施佩尔的经济管理体制合理化改革
2.1 体制合理化:通过改善生产方式、优化经营结构,来提高生产效率。
2.2 技术领域:潜艇生产结构的优化。
2.3 生产规划:对武器经济的集中与简化(生产集中,品种简化)。
3. 德国的经济政策效果不佳
3.1 欧洲经济合作实际上是深层掠夺,施佩尔合理化改革带来军备生产能力提升。
3.2 德国军备生产依然与盟军差距很大。
原因一:以德国利益为核心,对占领区的破坏大于建设。
原因二:指令性经济,对市场的扭曲。
原因三:对外籍工人的压迫。
4. 对外籍工人和集中营劳动力的压迫
4.1 工人的巨大缺口,强制性征募外籍工人,苏联战俘用于战时经济。
4.2 外籍工人生存环境恶劣:波兰、苏联劳工居住环境极差。
4.3 这种对外籍工人的歧视,不仅源于经济压迫,还因为种族主义;不仅东欧人受到歧视,西欧人也不能避免(法国工人工资低于德国工人)。
4.4 外籍工人、廉价劳动力缺乏积极性,效果有限:法国工人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战争末期德国新式武器的开发。
四、对纳粹种族主义的抛弃与反思
1. 民众对纳粹种族主义的抛弃
1.1 不再信任与支持纳:路易斯对希特勒的诅咒。
1.2 民众思想发生根本转变:人们对种族主义残酷一面更为了解。
2. 去纳粹化
2.1 纽伦堡国际审判,22名战犯大都受到惩罚。
2.2去纳粹化:马施曼走出纳粹意识形态。
书 名:战时的第三帝国
作 者:[英]理查德·埃文斯
主 讲 人:刘史君
主讲人简介:资深出版编辑,历史研究者
策 划 编 辑:郑涵 王雨
总 编 辑:赵雅楠
不当人看待……好熟悉
反过来看日本真是死不悔改
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