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 《c小调夜曲》Op。48之一(夜晚池塘、钢琴)

肖邦 《c小调夜曲》Op。48之一(夜晚池塘、钢琴)

00:00
06:22

关于肖邦创作时的情形,乔治·桑有最生动的记载:"他的创作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是奇迹一样的创作。他丝毫不做什么寻求,并且没有什么预见地就沉溺到创作里去了。他坐到钢琴边上的时候,作品就来到他的心里﹣﹣他的创作是突然而来的,是详尽无遗的,是崇高的。或者是当他散步的时候,歌声在他的脑子里响起来了,于是他赶忙去到乐器旁去把自己的乐思弹一弹。然后,开始了最痛苦和最沉重的劳作。这样劳作我亲自看见过,这是一系列的努力、游移和不能忍耐,要想重新抓住听觉形象一些细节的企图。他在着手写以前,他把完整无瑕地计划出来的东西努力加以分析。当他发现已不能明确地重新找到原来的东西时,他的遗憾心情差不多使他陷进绝望的境地里去了。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哭泣,四处踱来踱去,折毁了羽毛笔,把一个小节重复变换数百次,而且涂掉数百次,到第二天又以十二分的仔细和顽强的精神重新开始。他在一页上花费六个星期。"


c小调夜曲》(作品48号之一)作于1841年,出版于1842年,呈献给罗拉·德尤贝尔小姐,缓板,3段体。这首曲子颇有与众不同之点,它充满了戏剧性的激情。悲剧性、英雄性与动人心弦的抒情性相结合,音乐形象鲜明突出、对比强烈,音乐的发展充满了动力。虽然它的篇幅并不大,但与叙事曲很相近。哈聂卡解说:“这是最高贵的夜曲,构思巨大,有短音乐剧的感觉,在双倍速度处,加强了戏剧性效果。此曲具英雄性,脱离了感伤,让我们看到伟大、男性的肖邦。”


这首是肖邦夜曲中最难演奏的,也是最有英雄气概的夜曲,从第一部分的主旋律音娓娓道来,再到中段连续八度表达的悲愤交加,一直到再现部高音主旋律加三连音伴奏织体,虽说脱离了夜曲的风格,但是也不乏他最擅长的浪漫主义。


"c小调"在肖邦的夜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本曲配图:普桑《暴风雨》

约1651年 

布面油彩画
高:99cm  宽:132cm
鲁昂 鲁昂美术馆


普桑意识到人能在自然中找到与思想和情感相对应的事物。在这幅画中,低沉灰暗的天空下,铺陈着三条水平排列的带状景别,画中人欲躲避暴雨的惊恐身姿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有的害怕地蜷缩在角落里,有的惊骇地跑向右侧躲避闪电:观者能想象出的恐惧都呈现在此。阴沉的天穹逐渐被乌云遮盖,闪电照亮房屋,大雨倾盆而下。普桑描绘出雷电交加、疾风骤雨的自然,捕捉到了与人的情感一样强烈的自然力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