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就在生活中丨北京文化论坛

蒙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就在生活中丨北京文化论坛

00:00
04:02

9月15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以文化人:文艺价值与社会生活”平行论坛在北京饭店北京宫召开。本场论坛围绕“文化艺术连接心灵沟通世界”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论坛上,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在该主题中,蒙曼认为,首先需要探讨的是为何传统文化需要走进生活。她给出了三个理由:第一,我们的生活不能只有“穿衣吃饭”,还要找到更为强有力的心灵慰藉和精神支撑。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国人心灵的最大公约数,“因为它是从我们这个民族根脉上成长出来的文化传统,它和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具有最高的吻合度。”第二,走进生活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播途径。比如节令文化,中秋节吃月饼、喝桂花酒、摆兔儿爷、看月亮,大家才有机会一起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第三,在蒙曼看来,文明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持续地向前走,最终形成突出的连续性,而保证文明推陈出新的方式,就是让它一直存在于生活中,真正接受生活的刺激,回应生活的需求。

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到底什么是需要走进生活的?蒙曼认为,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情趣、审美品位、人生情义和生命意义,能够走进当代生活。以生活情趣举例,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相比之下古人的生活乐趣就多了许多。“我们的古人春日临水,秋日登山,一年的生活有着自然的韵律感,这不就是让我们羡慕的地方吗?”再说生命意义。现代人的生命意义大多和成功学捆绑在一起,而成功似乎又永无止境,所以人们常常会沮丧不安。而传统文化给出的答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我们绝不能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包治百病的药方,但是,它至少是思考问题的另一种方式,而且是我们熟悉的、在历史上也验证过的方式,值得我们去反复回味,找到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平衡。”

那在实践中我们又怎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在蒙曼看来,让传统文化贴近人的真实需求,贴近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这比任何方法和技巧都重要。蒙曼以集中体现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北京来举例。比如,北京有北京人遗址、山顶洞人遗址、元大都遗址等,这是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首钢园曾是京西古道南边的起点,后来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工业化,再后来首钢搬迁,首钢园有了冰雪大跳台、科创园,这是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从元朝开始,北京就是大一统国家的首都,这就是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北京坐落在农牧交界处,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反复碰撞、交融,这是它突出的包容性;北京承办两届奥运会,这是它突出的和平性。

“这些都是北京的文化资源。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让资源和创造力都向人的六根需求看齐:眼睛会看城市景观,看舞台演出;耳朵会听城市的声音,听音乐会,也听音频产品;鼻子会嗅城市的味道,也会嗅柜台里的香水;舌头会品尝老字号,也会探索新口味;身体会感触身边发生的一切变化,意念会思虑这其中的善恶美丑。”蒙曼说,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其实就是把资源创造性地调度起来,制造成产品,打造成旅游线路,画成画,唱成歌,做成美食,一点点地回应眼、耳、鼻、舌、身、意的需求,再根据需求不断调整创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